第三章
子林来到刀具厂找子安聊天休息。傍晚时分,张庭海和石磊下班回宿舍来,子安邀请他俩一同陪哥哥一起吃个饭,他俩愉快的答应了。四人来到厂区门口的一个小饭馆里,要了鸡脖子、兔头等熟肉食做下酒菜,一人一个小扁二锅头边吃边海聊,自然而然,张庭海以他海量的信息善于汇总分析、判断解说而占居了主导话语。
在小酒的启引下,张庭海侃侃而谈,慢慢地子林、子安哥俩和石磊成了他的听众了。他告诉了子林县领导、各机关和乡镇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提拔过程以及其复杂的人际脉络,可把子林听得惊诧极了,他就是一本组织人事的活字典呀,他只是一个工人,并不是组工干部呀,怎么他能博闻强记这些与他本无关系的事呢,确实值得深思。当然,每个人的兴趣点和生活乐趣不同,但是过分的关注社会人际脉络的人并不多,除了在官场上的人有此必备,而张庭海却为此津津乐道,不知道他是在研究社会学还是在琢磨公共关系学,但感觉此人的心术不同于常人。
张庭海见子林听得沉吟不语,似乎觉得自己有点张扬过度了,便自我解嘲的说:“这些都是听说的,我人缘好,没办法,他们硬告的,我大小念过高中就能记住了,只能听听,不能当真,也就是说说而已。”子林只好称赞他的记忆水平着实太厉害了。
第二天,子安把子林送到汽车站,把一大包给家里大小人买的东西让子林捎回去,子林看到弟弟们都这般心思牵挂在老家里,心里欣慰极了。
子安返回到厂区时,就见亚娟在厂区门口推着自行车在等他,脸色挺凝重的,他凑过去问亚娟:“公主,大清早的不上班,是不是想哥哥了?”
亚娟擂了子安的一下胸口,有点忧郁的说:“别叫我公主,我讨厌这个称呼。现在不想和你开玩笑了,告诉你一件事,昨晚我爸和我谈话了,他让我和你商量一下,趁咱们现在还年轻,要抓紧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建议让咱俩参加今年春季成人考试,准备让我去市电大脱产读财会电算化专业呢,他说我的单位混不下去了,等读上两年电大毕业再找单位呢,他初步和他同学,就是咱县的广电局长陈局长说定了,毕业让我去县广电局上班呢,我爸他谈的很正式,不是随便说说的,你说咋办呀?”
啊?子安一下子愣住了,这个情况他从来没有想过,继续上大专是好事,可脱产学习谁来供他呢?再怎么也不能拖累老家里的亲人了,他条件暂时不行的,总不能让亚娟家里来负担吧,自己现在连名分也没有,怎么让人家来供书呢,怎么会冒出这种荒唐的想法来了,他只好尴尬地笑着说:“好事呀,你爸考虑的对着呢,想得挺长远的,你应该按你爸说走,我暂时还不能脱产,单位离不开呀。”
“我想和你双双飞,这样我不累,不过离考试还有段时间,我先复习准备参加考试吧,你也别耽搁了,抓好预习高中课程,听说成人高考不难的,咱们有基础,应该没问题,就这样说定了,你准备吧,我先上班了,走了啊。”纯真的亚娟并没有完全理解子安此时复杂的心情,跨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
亚娟说的事着实让子安犯了难,一整天的没精打彩的,干活老上不了心,只好调休了。
……
子林回到家里,他看着睡的香甜的女儿,心里幸福极了,竟然有了一点儿也不想上班的意思,只想日夜陪伴在妻儿身边。他儿子小虎也十岁了,正上中心小学四年级
,这小子顽皮,学习成绩时好时坏,现在家里有了小妹妹,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竟然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上来了,每天放学一回家,就放下书包先跑到炕上看看熟睡的小妹妹老半天,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开灯做作业,金玲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是在这山村里的窑洞生活,生活中却是丈夫和儿女这些最挚爱的人在陪伴着她度岁月春秋,亲人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呵!
院门外突然进来二个人,子林出去一看,竟然是孙子豪来了,他拿着好多的东西,后面还有司机提着白面大米,他一身冷气地钻进窑里,冲炕上的外甥女瞅个不停,顾不上回答子林和金玲的问话,嘴里称赞着说道:“这闺女俊的,跟娘跟爹都会跟呀。”
好一会儿,孙子豪才回过身子来,看着金玲说:“我这个当哥的真对不住你呀,关心你太少了,至你嫁过来,很少过来看你,你别计较哥,哥是当差不由人呐,等孩子大了点,行动方便了,我把你们娘几个接到县城好好住上一阵子,让你嫂子带你们好好转转玩玩,你和子林还不老呐,该享受享受就得抓紧时间,要不真老了。”
金玲奇怪的看着孙子豪问:“哥今个是咋了?怎么说起见外的话来了?咱们过年在爹娘家不是一起过几天嘛,你工作忙,妹子不成教你。”
孙子豪告诉子林,他前天和冯世昌书记去市里联系市直帮扶单位,在市委田原副书记的亲自安排下,把全市最大的利税大户卷烟厂定在张家堡乡来定点帮扶,冯世昌书记想搞个公司+基地+农户扶贫模式,这也是冯世昌书记按照孙子豪多次下乡村调研的实情琢磨出来的,但全县全面开花的搞,怕变成单纯的政府行为,还得先找试点干起来,模式成功了再在全县推广。他今天实地下来看看全乡的情况,在杜毅夫和贾亚芳的陪同下选取了几个点看了看,初步选中了子林包的郭家店村和郭家夭村为中心区域的平川地块,拟定了蔬菜、生猪、药材还有烟叶种植项目,重点是烟叶种植为主,这样能直接转销到烟厂,减少中间环节,使农户直接受益。
子林说让农民种植烟叶可是一门新技术,农民们能接受认可不?尤其是这两村的群众基础不一致,推广起来有难度。孙子豪点了点头,认可子林的说法,他说冯世昌书记这个模式值得探索,起码不像海狸鼠养殖那样充满了风险。他让子林尽管恢复到工作状态中来,尽快拿出个详细的农户情况汇总来,以便到时好承接此项目的合作签约。
子林被孙子豪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孙子豪说杜毅夫说他工作上有点分神了,一天老回家,倒是贾亚芳说理解子林中年得女,欣喜之情,可以理解。孙子豪说这对搭档风格不同,倒也契合,冯世昌书记选人用人确实不一般。他建议子林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如果可行,确实能致富一方,值得去尝试,子林郑重的点了点头。
孙子豪说他回了趟爹娘家,结果杜毅夫和贾亚芳跟随的紧,见了孙子豪爹娘殷勤的厉害,害的他们连说心里话的空儿也少了,孙子豪理解基层同志的心情,他也是从乡长书记干起来的,对领导亲属的关照也是希望得到领导的关照嘛。所以他谢绝了杜毅夫和贾亚芳的盛情挽留,说有要事回县,转了个弯跑来金玲家顺便看看妹妹和外甥女。
子林急忙推开锅盖舀水做饭,孙子豪说就简单点,熬点稀粥就行了。那知外面进来了李德贵和赵万华大叔,他们听村里人说在子林家大门口有辆小汽车停着,估计是孙子豪来了,乡领导坐的是212吉普车呀。连老
百姓都关注着干部的座驾是什么,孙子豪感慨的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呀。
考虑到家里人多影响孩子睡觉,他们便又转移到李德贵家炕头上来坐,孙子豪让司机从车后背厢里拿出几条卷烟厂送给他的品尝烟送给了李德贵、万华叔和子林。当新烟一撕开,一股清香马上串入鼻孔里,不由得李德贵深吸了几口香气,万华叔连打了几个喷嚏,连声说:“好烟,好烟呀。”
当李德贵、万华叔告诉孙子豪他们承包了村里的四荒地后,孙子豪连声说是好事,因为他从上级会议和新闻里感觉到国家越来越会重视生态建设,像塞北这样的干旱地区,搞生态恢复是势在必行的。李德贵却忧愁的告诉孙子豪,他们光承包费和平整地钱就花了好几万了,如果加上土壤改良和树苗林木等费用更没钱了,这两年粮食不值钱,负担却是不轻,种地基本上是够吃却没花的,如果加上地膜、子种等费用,总算账甚至还要贴钱,而且这两年村里面好多的人打工都打不出去了,听说现在好多地方的人下岗了,那里也不缺人。
孙子豪认真地点着头,他告诉李德贵、万华叔他们说,现在不光是农村,就连市区和城镇也是一样的,市区好多的企业停产了,像过去曾经辉煌的毛纺厂、机械厂等熟知的老企业也关门了,好多的失业人群去堵政府大门,甚至去菜市场捡菜叶子,日子过得真是栖惶。县财政靠银行贷款和上级借款过日子,现在连干部教师等公教人员的工资发放都困难,目前还拖欠着两个月呢,加上调资政策和人员结构因素,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领导们一天的为四处找钱而发愁呢。
孙子豪说的情况把李德贵和万华叔听得愣住了,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日子难过,粮价低甚至是卖不了粮而缺钱花,可是种点地还有口粮能填饱肚子,可是现在还有那些没地种的城区失业人口整天为温饱而发愁呢。万华叔唏叹着说:“唉,人家要是没底子,说话都不硬气呀。”
孙子豪说:“困难总是有的,在前进的路上总是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所以现在各地提倡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在县里刚开完经济全会,发展就是主题。”
李德贵听得有点糊涂的问:“啥是发展?咋就是发展能把日子过好了?”
子林急忙打住他爹的话语说:“爹,这不是一句二句能解释清楚的,你现在承包荒地就是发展路子。”
李德贵还是不明白,仍旧追问着:“越听越不明白,咋就承包荒地就是发展路子了?现在光是往进砸钱不见回报,我心疼啊,怕是死了也见不上效益,对不起儿孙呀。”
孙子豪急忙劝慰李德贵说:“老叔,你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经历了这么多的社会变化,你看,咱们现在尽管有困难,可是回头看,咱们不是从过去没吃没穿到现在有吃有穿转变了吗?过去就连荒地都是地主家的,听写县志的人说,咱们县过去就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从现在回头看,咱们这个党是了不起的党,历史上还没有能比的上GC党能解决农民问题的党,跟党走是对的,党的历史就是让穷人不断翻身的过程,你看你们现在赶上了好社会好政策,承包地可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呀,老叔,你们遇到的困难我回去让林业和农业土肥部门支持一下,你们也坚持几年,说不定将来是片聚宝盆呢。”
孙子豪不愧是搞宣传工作的,一下子把这俩个老人家说开心了,他们热情地招呼孙子豪赶快吃喝,孙子豪也没想到又在炕头上做了一番这样的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