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过岁月静静的河_第一部卷一:28章:山村大年夜(1 / 1)

第二十八章

爆竹声声辞旧岁,彩灯盏盏迎新年。从大年二十九开始,李家湾村里就更热闹了,出门在外的后生们都从外面回来了,个人拉客的小班车一趟接一趟的开进村里,来送从外面回来的人们,成了家的人们拖家带口,大包小裹的提蛋着,热情的上前和看热闹或是等儿女回家站街的村民们打着招呼。

子林用摩托车带着金玲和孩子娘俩回岳母家呆了一天,下午就返回来了,李德贵老俩口、子林一家人、子安和子平一大家子人在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打扫院落的卫生,张挂灯笼,张贴春联,贴完春联就响爆竹,子林娘和金玲在炕上灶火里忙碌着准备过年的饭菜,村里各家各户的烟囱一整天冒着青烟,家家窑里的大锅小锅在油煎火燎的烹炸煎炒涮,煮肉炒菜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村庄,空气中混合着爆竹的硝烟味,大人小孩的说笑和吵闹声,年味满村串着走,大年来了。

过年是一年中最放松开心的日子,大年三十晚上,德贵老俩口和小子们、媳妇孙子一大家子人在窑洞里忙乎着,一大家子人晚上挤在炕上喝酒吃饭,看春晚,捏饺子,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一家子人兴奋的诉说着来年的打算,盘算着怎么也得给小子们张罗媳妇的事,还是娶上媳妇成了家之类的老生常谈话题,只不过随着形势和条件转换有了新要求和标准。

电视里春晚节目热闹说唱很热烈,窗外灯火闪烁,寒风中漆黑的夜空中升腾起嗖嗖啪啪作响的焰花爆竹,闪照打亮了村落上的夜空。看春晚熬夜到子夜凌晨,电视贺年钟声铛铛的响起,电视里和德贵家里欢呼声也是一片欢腾,子林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们挨个问好,伸着双手吵着要压岁钱,大家也互相问了平安,闹腾了好一会儿,夜色中的村里接连响起了音乐和不断地响炮声,烟花照亮了寂静的夜空,子林和金玲怕夜深了熬夜难受,便带着孩子回自己家的窑里去睡觉了,子平跑着去找二野人和二和尚喝酒打牌,子安不爱凑热闹,他像个闺女一样的坐在炕上陪着德贵老俩口熬夜过年,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上面有大人们安在是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多么美好,自己感觉到永远不会终老。村里喧嚣闹腾到凌晨二三点了,熬夜过年夜的人并没有多少能坚持下来,除非是整夜喝酒打牌的人们。村里面开始从热闹慢慢恢复到安静,偶尔有几声烟花爆竹凌空飞起,响着串亮了村里的天空。子安却无困意,过年回家消遣的日子太美了,如童年一样无忧无虑,暂时不用想别的麻烦挠心的事。侧头一看他的父母倦着身子躺在被窝上流着口水打着鼾熟睡了。他定定地盯着父母已经老迈花白的头发和苍老的脸,眼泪悄悄地滑落下来,他掏出一张德贵的烟盒纸摊开捋展,脑海中任由**升腾,思绪飞扬,用油笔写下一首即景小诗,他想准备以后让亚娟和吕霞看看,他也是个有文艺情怀的小青年,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小工人:

过个祥和快乐年

寒霜积雪

浮飞的黄土沫

星落在家乡的窑洞

母亲起劲的和面

揉搓着希望和心愿

父亲叨着烟拌饺子馅

胡萝卜 乱豆腐 豆腐皮 碎虾皮

杂七杂八比肉多

不时有掉落的烟灰搅进去

只有满村跑跳的孩子

招摇着哭闹才穿上的新衣服

衣兜里的鞭炮和糖块混在一起

揣满了年味儿

七姑八姨积攒的闲话儿

让乱串门的孩子放的没了影儿

窑顶烟洞口飘舞着

大锅里水煮油煎的青烟

窗户玻璃贴上鲜红的窗花

连驴棚猪圈树上贴满了春联

村里人过年没有多少钱

响炮也是按钟点盘算

不过有小子的鞭炮儿可以多点

花炮更是不可多见

有不要钱的旺火随便点燃

打工回来的小青年

瞎颠乱串凑在一起耍小钱胡侃

听的没出过远门的乡亲们把头直点

就是父母有点深浅

有能耐也不领个媳妇回来过年

除夕夜才舍的把灯点全

捏饺子等着看春节联欢

庄户人点灯都舍不得

存心让电视一直歇到晚上八点才开演

看完总说这晚会不是给咱演的

怎么一年不如一年好看

爆竹声中起大早

点旺火 烧生饭 响大鞭

撵着孩子上亲戚家拜年

这一天的人家最大方

家家都有随便吃的饺子烧酒和香烟

红糖茶水就糕点

过年人人脸上红满天

老人说就怕过年

过了六十就的按天算

小孩就盼过大年

可以挣点压岁钱

男人们就着酒劲聊大天儿

只有过家的女人精打细算

盘算着开春种地要花的钱

还得给侄男外女找的对象压岁钱―――

他写完反复呤读了几遍,自我感觉有些小得意,便收好烟盒纸摧在裤子口袋里,清醒的大脑反复想着乱七八遭的生活琐事,慢慢地困意袭上身来,一闭眼睡着了。

初一凌晨四点时候,村里的夜空还是漆黑一片的时候,村里面突然好像烧开的开水锅滚着一样沸腾起来,烟花爆竹接连不断地开始炸响着,闪亮着天空,焰花闪亮尖叫升上空中,爆竹轻脆或是闷声在空中炸响,点旺火的柴堆噼噼啪啪地爆响着,飞起的火星和灰沫子随寒风四处乱刮着,扑打着窗户。子安一轱辘翻身就起炕,他娘已经开始在灶火上烧水了,德贵在院子里喂牲口,他嘴上叼着烟卷给毛驴添料加草,给鸡喂食,现在家畜少了,养猪羊已经顾不过来,也不养了,所以他说的六畜兴旺家里只有两畜了。德贵拿着扫帚唰唰地清扫着院子,把几捆干甘草立住,准备起点旺火的柴草堆,等家人齐全了一起点旺火。德贵早早地把院子里的街门打开,等着子林一家子起大早过来,天空中零星飘着小雪花,再来一个好年景,德贵祈盼着。

子林一家子终于过来了,大小人都穿戴一新,很幸福美满的一家子,孩子大声叫喊着“爷爷好、奶奶好、二爹三爹好,”一路小跑进了窑向他们大人们挨着个问好,子安娘一把搂过孙子亲了一大口,随手给了孩子一百元压岁钱。子安给哥哥嫂子问了好,给侄子一百块压岁钱,金铃说你还没成家不能给,子安不依,就这一个侄子怎么能缺礼,多了也给不起。子平一夜没睡觉,眼红红的,他和二和尚、二野人喝酒玩牌玩了一夜,一脸困倦显得很困乏极了。哈唔哈唔的大张着嘴不停地打哈欠。大家都在院子里站着,德贵点着了柴草,火焰升腾,旺火飞窜,火星和灰沫子着随风飘飞着,映红了这一大家子幸福的笑脸。

清晨七点天放大亮时,村里的人们开始做饭拜年,焰花爆竹声渐渐淡下来了,只有偶尔零星响起的几声。子安和子平按乡俗要到村里叔叔大爷舅舅等大辈子亲戚家串门拜年,同时也要感谢人家当年借钱解困的帮助,还份人情,反正他俩从小就习惯这种拜年乡俗了,村里也没多少家自家亲戚,他哥俩走了一遍亲戚家问好,回到家里时,太阳高升起来了,暖暖阳光照着新春的土窑洞,零星小雪落在地上早已消失的无影踪了。

大家又围坐在炕上,每人碗里盛有热气腾腾的饺子,爷仨个喝着酒拉着话,突然子林小子嘴里“嘎砰”一声响,咬出个钢镚子来,大家笑着说数他有福,小家伙却咧嘴哭了起来,他把牙蹦了。这时有村里亲戚家的孩子们过来给德贵老俩口拜年问好,子林、子安、子平哥仨连忙跳下炕来让坐,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德贵说让他哥仨看谁去地里给爷爷奶奶上坟去,子林胃里不舒服,怕地里寒

风大难受,子平困的一夜没睡就想睡觉,子安说他去吧,侄子跳跃着要跟他去地里玩,子安答应了。

村外的田野风干硬也挺大,乱的脸有些疼落着灰土尘。不过小孩子却不在乎这些,子林儿子一路上蹦跳玩耍着。去田间地头上坟的村民们人不少,手里提着奠典亲人的祭品,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思念亲人的心都很沉痛,互相碰见面了并不问好,只是相互点着头。

子安拉着侄子的手上完坟从地头出来,迎面碰上万华叔拉着一头毛驴在一块田地埂垄上迎东方站着,子安和万华叔点了头打了招呼,侄子却脆声声地向万华叔问了声:“爷爷好。”子安急忙捂了下侄子的嘴,万华叔笑着说:“小孩子嘴里有贵言呐,他说好我就好。”他告诉子安初一早晨拉毛驴出来朝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吼叫叫“迎喜神”,祈盼今年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他在口外还有亲人,过年一到这个时候,他心里就难受了,可是现在年纪老了也走不出去了,所以他只能这样祈福着他的亲人岁岁平安。人老多情,落叶归根,子安过这个年才明白了,为什么像他的父母亲人、万华叔和乡亲们对这片黄土地爱的如此深沉。

村里的年过的真是快,并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村委会也没有钱办喜庆的文化活动,以前还组织村民们搞搞“查灯”社火和唱戏、扭秧歌之类的活动,现在却是吃饱喝足就打牌,有的青年人玩的大,输了好多。许多青年人让父母从年前祈盼回来到后来过了年撵着快走,初六七就从外头回来的人开始渐渐地又走了,村里又空寂下来了,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们孩子们在街里空转悠着,看看谁家的孩子还没走了。

子安和子平也盘算着准备回去上班的上班,开工的开工。子华一家子于初六才回老家来拜年,年味渐渐淡了没了,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安静,正月十五这里也没有小时候那样热闹的社火活动了,万华叔的顺口溜也很少听到了,没有年轻人,村里就没有了活力,像断了根的树干枯萎着。

二和尚跑来找子平,说子平能不能陪他去趟定州,他要去倒插门当招女婿,因为他家里父母身体不行,哥哥没胆量挺窝囊,他的事只能他自个张揽,所以他想让子平和他去定州相亲探探招亲事宜的深浅。

子平知道当招女婿是他们村年轻人这些年来出现的新现象,村里人家穷,好多人家有大小子没钱娶不起媳妇,到富裕地方倒插门当招女婿的青年人挺多,有的去了正定、定州一带的农村,有的去了山西侯马、长治一带的农村,村里招出去的这些后生有十多个,这些年来大多在外做招女婿回老家很少,听说去了讲究好多,有人挺受制。二和尚选择这条路能行的通吗?二和尚说他被春莲坑的实在没能力东山再起了,也不想去大同了,看见旧地就伤心。年前有个定州弹棉花的贩子叫张赛英来到他家里,听说了他的遭遇特别同情,建议二和尚去他老家招亲,他村里有不少的适龄女人正招赘选婿呢,二和尚去了肯定能成功,他还会蒸馒头挣钱,那地方一年两季产小麦,挺适合他成家立业的,二和尚让这个走江湖的人说动心了,不过这次他留了个心眼,让子平做伴陪他去,他上不行当了。

子平一个人也没出过远门,二和尚又没有社会经验,他们犯难了,子安说他和他们一起去吧,至他参加工作来没有出过远门,厂子上班也不着急,俩人一听高兴坏了,子安有文化,性子还稳当,出门算个有主意能商量的人,恰好二野人来和他们告辞,说他要回北京继续包大棚种蔬菜,子平说了准备去定州帮二和尚招亲的事,几个人一合计,干脆四个人一起走,二野人从北京下车,他们仨个从北京坐车到定州,再返回大同,子安和子平说,他想借这次出门同子平返到大同去看望素婵,宽慰一下他年少的心,子平高兴地说太应该了,说不定素婵会有新面貌让子安吃惊呢。哥俩商议着收拾好行包东西,告别了爹娘,同二和尚、二野人踏上了去北京、定州的行程之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