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重点,不拘小节(1 / 1)

如果你的局面做大了,在你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你没有必要都花同样的时间与精力去对待。一般来说,事情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如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如一些计划与规划;三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如某些一定要开但没有什么意义的会议;四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如一些不必要的杂事。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对上述的四种事情做了很好的比喻。

有一个木桶,要往里面装下面的四种东西,它们分别是大块的石头、碎石、沙、水。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先装什么呢?如果我们先往桶里装碎石的话,之后就装不下大块的石头了。因此,我们应该先往里面装大石块,然后是碎石,装满后还可以在间隙里装沙,而最后倒水。

由此可以看出,“大石块”是最重要的事情,是所有事情中的重点,只有先做好重要的事情,再去做不重要的事情,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也就是说,做事要分清主次,不拘小节,才能合理利用时间做好事情。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艾维·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他自己虽然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的经营不尽如人意。他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识,而是更多行动。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之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重要的事。”过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过了大约5分钟,艾维·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对这种方法产生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种方法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

后来有人说,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5年之后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一亿美元。

可以说,艾维·利是抓住了企业经营的“大石块”。那么,人的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诸如:你的信仰、理想,你的学识、本领……一定要先把那些重要的“大石块”解决好,然后再一步步地解决人生其他一些问题,切莫被眼前的小沙子遮住视线,那样你的人生“瓶子”将装不进太多的东西,也将毫无价值。

没有瓶中原先的石块,纵使沙子被装满瓶,最后也只是一个平庸的沙罐;没有瓶中原先的石块,纵使清水多到溢出,最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水瓶。但当石块装满空瓶,沙子与清水存在于石块间隙,这一切都将与众不同。

首先,我们要学会发现生命中的大石块。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杨振宁上中学时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很感兴趣,在认识到自己无法成为全才时,他决定钻研物理,最后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正是有了对于自己恰当的认识与定位,才有了今天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成功者和领袖。我们要做的是发现自己的天赋,让自己的生命有石块支撑。

其次,我们要学会选择生命中的大石块。人们为曾国藩家书中的隽永言辞而深受触动:“为官则公正无私,举贤若渴;为将则步步为营,稳中求胜,奇正相佐;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己,不使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他将自己定格为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一位足智多谋的武将,更是一位谦虚儒雅的文臣。曾国藩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缘于他选择对了自己生命中的石块,也许后来沙子与细水有所不妥,但他对清朝的贡献却是不能忽视的。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摆放生命中的大石块。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传奇一生就给我们这样一个例子。面对软件市场潜藏的利润空间,刚考入大学的盖茨放弃了学业,而与他关系要好的另一同学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选择继续修学,后来盖茨成为世界首富,而那个人则默默无闻。正是盖茨正确的选择才有了后来的微软公司。认识自身的优势,把握机遇,将生命中的大石块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由此可知,抓住重点,不拘小节,这对于你成就大事是很关键的。这样你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总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出最恰当的决定,最合理的安排,你的生命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