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这枚劣币驱除良币(1 / 1)

明朝嘉靖时,朝廷为了维护铜币的地位,曾发行了一批高质量的铜币,结果却使得盗铸更甚。原来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铜币质量远低于这些新币,盗铸有重利可图。铸币者还往往磨取官币的铜屑以铸钱,导致官币逐渐减轻,同私铸的劣币一样;而且新币会被人收集到一起,熔化后按照较低的质量标准重铸,私铸者从中获利。

虽然,嘉靖颁布法律,严厉打击了这些盗铸者,可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量质量低劣的伪钱依然很快占领了市场,并引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朝廷花费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和很大的财力才收回这些劣币,从而继续发行足量的官币。

虽然盗铸者是非法的,嘉靖的处罚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貌似弱小、处于劣势的人们要立于强者中,可以运用这种劣币驱除良币的方式。弱者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强者的牺牲品。只要弱者善于去发现并利用强者的短处,一样可以将强者变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武器。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挑动强者对决

在自己处于强者的夹击中,明知枪手1和枪手2的枪法都比自己准,都会把自己置于死地的时候,你可以找个理由让枪手1和枪手2先对决。那么,即使不能同归于尽,幸存的另一方也会伤痕累累,此时,你可坐收渔翁之利。

有一次,森林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灾害,只剩下了一只狐狸和两只狼,一只黑狼和一只白狼。当然,弱小的狐狸对于凶残的狼来说,无疑不是对手。两只狼凶相毕露,要吃掉这只狐狸。

狐狸九死一生,当然不甘心落得如此下场。它突然灵机一动,说道:“你们两个都想吃我,可是我又瘦又小,不会让你们两个都吃饱的。倒不如这样吧,你们两个打架,谁赢了,谁就是英雄!我在树上刻上它的名字,让后世的动物都臣服于它。当然,我也心甘情愿被它吃掉。这样,你们之中的强者也可以饱餐一顿。”

急于择食的狼早已饿得晕头转向,它们听到不仅可以当大王,而且可以独享美味,没有仔细分辨狐狸的话便不由分说地打了起来。这时,眼看白狼就要赢了,狐狸上去就咬了白狼一口,黑狼反败为胜。此时,它们已经足足打了两天。最终,黑狼赢了并对狐狸说:“我可以吃你了吧。”但是,黑狼已经累得气喘吁吁,连吃狐狸的力气都没有了,反而被狐狸上去一下打死了。狐狸吃掉了两只狼,不但度过了饥荒,而且还有力气去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领地。

狐狸本来是弱者,但是,它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出力最少,收获最大,这就是弱者的生存之道。

2.先退后进,挖空对方资源

商战中,这种劣币驱除良币的过程模式也很常见。当你打不过强者时,可以先抽身而退,像挖地道一样暗度陈仓。把对方的资源挖空,对方就没有了再翻身的机会。

有三家绸布店,在销售淡季时,其中两家都率先挂出“舍本大甩卖”的招牌,一时两家都顾客盈门。

第三家位置偏僻,即使打起价格战,也不一定是前两家的对手。于是,老板此时心生一计。他放出风来说自己已赔得太多了,再不能支持了,索性先关了店面,不去和另外两家争生意了。这一下,另两家更是不惜血本把价钱大降特降。果然他们的生意出奇地好,很多人都是成捆成捆地买,不多日,竟然断货了。老板多方筹措也买不到丝绸。这下,扑了个空的顾客反而埋怨他们不守信用。

这时,第三家店面却生意兴隆。原来,此前在前两家店面购买丝绸的许多顾客都是第三家店面的老板雇去的。当然,那些货物也都以便宜的价格到了第三家店面,目的就是为了把前两家的店掏空。

就这样,前两家店面,一家倒闭,一家成了第三家的分店。强者们落了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弱者却从中得了大利。

三方或多方制衡的情况无处不在。此时,聪明的过程者能看透其中的利害关系和互相联系之处,先抽身退出,在对方不注意时挖空他们的资源。那么,弱者终究是会胜利的。

3.假设上司是好人

在职场中,有些老板是英明的,有些老板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公正英明。因此,弱势员工的利益就处处受到威胁。而且,如果你是私企的中层领导,那么,你不仅需要和老板较量,还需要和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等较量。因为这些人倚仗和老板的血缘关系,有时会横行霸道。如果他们威胁到了你和部门的利益,那么,你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是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还是软弱让步?那样的话,你的下属会怎么看待你呢?

可是,如果你的抵抗方式不恰当,尽管鱼死网破但还是你损失最大。此时,就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自己这个处于劣势位置的人来驱除实力更强大的人。

海瑞在浙江淳安当知县的时期,正是严嵩权倾朝野的时期。浙江总督胡宗宪本身是严嵩的同党。胡宗宪仗着有后台,到处敲诈勒索,他的儿子都横行霸道。

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因为受到了普通客人般的招待,这位平时养尊处优的胡公子大动肝火,认为是海瑞指使手下人有意怠慢他,不但掀翻了饭桌,而且还让随从把招待他的人捆绑起来,吊在梁上。

海瑞接到报告后,觉得事情非同小可,非管不可。但是,鸡蛋怎么来碰石头呢?海瑞思考片刻,有了主意。他镇静地对差人说:“胡总督可是个清廉的大臣,也没听说他的儿子骄横霸道。现在来的那个公子一定是坏人冒充的。”于是,海瑞带人把胡公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

一开始,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誓死反抗,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早已将有人冒充胡公子、非法吊打差役的报告上报胡宗宪。此刻的胡宗宪明知儿子吃了大亏,也不敢声张。那样,全天下都知道他有个管教不严的混账儿子了。因此,打落门牙也只好往肚里咽。

海瑞之所以能战胜胡宗宪和他的儿子,就是因为他知道胡宗宪要保护自己的面子和清廉的名声,因此才为胡宗宪设计了一个两难选择:承认是自己的儿子,损伤自己的威严;不承认是自己的儿子,伤害了儿子的利益。对于胡宪宗来说,毕竟清廉的名声最重要,既然儿子的利益已经受到损害,也就假戏真做。因此,海瑞的目的达到了。

由此可见,要想胜出,一定要找到那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点,这样才能控制对方。当然,这种方法只能点到为止,否则,过犹不及。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当你处于劣势时,不妨好好学习一些和强者对抗的方法。那样,不但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且还可以享受现成的资源,快速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