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注重细节同样可以成就伟大人生。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只有在“独善其身”后,才可能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相信“一屋不扫”的陈蕃,纵然胸怀“当扫天下”的大志,也难成就“扫天下”的大事。只有乐于做小事,善于做小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小事做起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雷锋同志是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榜样。雷锋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惊天地的壮举,也没有泣鬼神的英雄行为,但是在他平凡而短暂的人生中却塑造了伟大的雷锋精神。这是他日常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集中体现。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注重细节,其实就是一种生活作风。
一个生活极其邋遢的人,即使他在某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一定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尊重。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这种魅力并不是来自他的外表或学历,而是靠他平时涵养的积累。注重生活小节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具体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应聘,面试的时候外面等了很多人,叫到谁,谁就去经理办公室。其他应试者都是直接推门而入,叫到这个年轻人时,他在门口敲门问道:“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可以后,年轻人才进去了。几天后,这家公司通知年轻人去上班。
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和这位经理熟了,就问经理看中了他什么优点。经理回答说:“说老实话,你哪一点都不比别人强,我看中你的是你进我房间的时候敲了门。敲门说明你很懂礼貌、有修养,有修养的人不能说在公司一定有大作为,至少不会给公司惹麻烦。”
也许就是这么一个机会,能让这个年轻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自己的事业。
一个人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和反映他的道德风貌,不注重生活小节的人,往往会无意之中给别人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在《经典杂文》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母亲打电话给儿子。儿子接到电话就问:“有事吗?”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母亲有些伤感,反问道:“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你不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还一定要因为什么事吗?”儿子张口结舌,怔怔地握着话筒,后悔了。儿子就这么不经意的一句回答,却伤了母亲的心。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城市的犄角旮旯和背街小巷里见到过这样一些话“请不要乱倒垃圾”“不可随处小便”,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不太注重生活小节的,相信这也是对那些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人提的醒。所以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规范自己,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
小节,字典上解释为“与原则无关的琐碎的事情”。但小节并非小事儿,一些不文明的习性乃至一些有损大局的事情,常常是由小节引起的。小节,把握不好就会身受其害。
只要稍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个别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等,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已影响和破坏了他人的生活环境。
有人把不拘小节当成为自身开脱的“万金油”,只要做了有损他人利益或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的事,就把错误归咎于“不拘小节”。小节不慎贻误人生。古往今来,因小节导致失节的事并不鲜见。有个寓言故事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偷拿了邻居家一根针被告官,法官在量刑时却定了与一个偷牛贼同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偷了区区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抢着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