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大学毕业了,很幸运被一家中等规模的证券公司录用,十分兴奋。然而,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对于新人,公司安排的实际工作并不多,倒是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像发报纸、复印、发传真、文件整理,等等。
同来的新人们觉得要他们大学生做杂活,未免有些丢脸,又觉得不受重视,不免满腹牢骚,便经常找借口推脱。林芳心里也觉得有些委屈,回家就和母亲说起这个事。身为职业女性的母亲笑了笑,说:“小事不做,焉能做大事。须知,由细微处方见真品性。”
于是林芳不再和大家一起发牢骚,见到别人不愿意做的琐事,她便接过来做,一下子就忙碌了起来,有时甚至要加班加点。其他新人笑她傻,说有时间多休息休息不好吗?有些人说她爱表现,冷言冷语讥讽她。不管别人怎么说,林芳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林芳一点一滴的工作,部门主管都看在眼里,便开始逐渐选择一些专业的工作给她。
公司的老员工也喜欢这个手脚麻利、不挑三拣四的“傻女孩”,平时也颇乐意将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传授给她,并将公司里人际关系上的微妙之处向林芳点拨。逐渐地,林芳在工作上越来越顺手,在人际交往的分寸上也把握得越来越好。
有了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又有了那么好的工作成绩,在讨论新人转正的问题时,林芳自然成了第一批转正的新人,并且被安排到了她最向往的岗位,成功地踏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在你过去的工作中,有没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过每一件小事?要知道,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许就改变了你人生的命运。
台湾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也是注重把握细节而成就自己辉煌事业的典型。
早年因贫困失学的王永庆,16岁时靠仅有的200元钱在台湾的嘉义开了家米店,当时嘉义已有米店30多家,竞争非常激烈。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王永庆在背米挨家挨户地推销过程中,从提高服务质量上找到了切入点。他发现其他米店都是将碾好的米直接出售,由于当时技术落后,米碾压后多晾晒在马路上,掺杂了不少的砂粒、石子,他在不提高价格的前提下,不怕麻烦将砂粒、石子整净后再出售,这样就减少了客户淘米时的麻烦,而受到客户喜爱。同时,他又首推了送货上门服务,并在送米时详细记下每户有几口人,甚至每个人的饭量有多大,据此推算客户下次买米的时间,而后提前一两天,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中,并将旧米倒出,放在新米之上,以免日久过期。
凭着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在嘉义的大米销售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一跃成为最大的经销商,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即便是在以后的木材经营和塑胶生产中,成为企业老总的王永庆,在检查企业生产营销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对每个生产和管理环节进行细致了解与观察,从点滴的小事中节能降耗,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从而使他的事业走向辉煌。
所以说,在工作中,我们只有重视每一个细节,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才能使自己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使自己对工作的流程更熟悉,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经验更丰富;在学习中,只有认真读好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认真解读每个生字、难字,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更渊博,见识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