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是由于他们在门外徘徊太久。说一千道一万,做任何事,敢于开始最为重要。
有这样两位青年,小李与小刘,他们都是有梦想并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同时进了一家集团公司,公司的董事长总是在各种场合强调“员工的创造性是公司的最大财富”。两位年轻人能进入这样的公司,应该能大展宏图、创造非凡业绩了。
然而一年后,进行工作总结时,两个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小刘因为成绩突出受到了高度表扬和奖励,小李却因为业绩平平,受到了批评。
其实,刚进公司时,小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更好一些。因为他脑子比小刘更活,思维更敏捷,学识更广博,但为什么到头来却做得不如小刘好?
人事部的领导,对两位员工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发现:一年来,两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创造性发挥出来,也都很努力。两个人唯一的区别是:小刘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便立即行动起来,即使这一想法的条件不具备,会面对困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而小李,尽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是停留在构思的阶段,或者一与现实结合,遇到条件不具备等情况,他就立刻放弃,改换另一个想法。这样一来,尽管好想法不少,却没有一个付诸实践。
分析这点之后,人事部的领导与小李好好谈了一回心,说:“小李,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应该尽快付诸实践。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啊!”
许多人不成功,只因为他们总在起点上耽搁,在门外徘徊太久。人生是短暂的,要做就得立即做。早一点儿动手,就早一点儿起步,早一点儿往成功迈进。优秀人才给我们的启示是:先做再说!正如俗语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尽早起步,后面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爱默生说得好:“要去某一地点,可以有20条道路,其中有一条是捷径,不过还是立刻踏上其中的一条吧!”许多事情的难度,都由于我们的犹豫和摇摆加大了。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难,只要我们马上去做,就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奇迹。
史东是美国保险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觉得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人是他的妈妈,他的妈妈让他有了一个习惯——遇事立即就做!
从卖报纸的时候起,他就有了这个习惯。后来,他通过保险推销,训练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保险队伍,并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一天,史东听到一个消息:因为经济大萧条,曾经生意兴隆的宾夕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发生了危机,已经停业。该公司属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该公司决定以160万美元将这家保险公司出售。
史东苦思冥想,终于想了一个不花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家保险公司的主意。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妙了,美妙得让他不敢相信。
于是他马上带领自己的律师,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进行谈判。
“我想购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可以,160万元。请问你准备好钱了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借。”
“什么?”对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东说:“你们商业信用公司不是向外贷款吗?我有把握将保险公司经营好,但我得通过向你们贷款来经营。而购买者分工负责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拥有一帮出色的保险推销员,一定能经营好这家保险公司。”
经过调查后,商业信用公司对史东的经营才能很有信心。于是,史东没有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他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国很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只要有好的想法,哪怕它看起来很荒谬,都应该立即付诸实践。说不定奇迹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让我们记住《福布斯》杂志创立者福布斯的名言吧:“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好,立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