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穿着厚厚的皮大衣在户外砍柴。风和太阳正在为谁的本事大的问题争论不休。风的性格急而善变,太阳则慈善温和。他们争论了好久,总不见结果,风愤怒地说:“我无所不能,既可为酷暑带来清凉,也可以给收获带来灾难,我无可战胜,风雨雷电,高山大河都无法阻挡我的脚步。”太阳说:“你之所以能走遍千山万水,最初的动因还不是我?”两个人谁都不服气。这时他们看到了农夫。
风单刀直入地说:“你看到那个农夫了吗?我可以让他脱尽所有的衣服。”太阳不信,风更加愤怒,他只想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威力。只听一声吼叫,万风奔腾,直奔农夫而来。可农夫却把衣服扎得更紧了,嘴里还说:“真怪,天怎么越来越冷了,早知这样,应该多穿点才好。”无论风怎样努力,最终还是不能脱下农夫的衣衫。
太阳微笑着说:“你的方法太过直接了,还是看我的吧。”太阳反其道而行之,它尽可能地发出强光,不一会儿农夫便脱下了皮衣,嘴里还说着:“怪了,天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热。”
上面这则寓言充分说明迂回战术的优势。这种迂回战术被许多成功人士所重视。著名战略家克罗莫斯在《战略术》一书中高度评价了迂回战术。他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国际关系中,迂回战术都明显比直接攻击高出一筹。因为直接攻击只会激怒敌方,从而引起更加强烈的反抗。迂回则不同,它是以间接的,不知不觉的方法使形势转变为有利于自己。在商业竞争中,讨价还价也比直接求购强得多。”
我国战国时期触詟说服赵太后的方法,便是运用迂回说服策略的典范。
触詟深知赵太后深爱长安君,要从正面说服她让爱子到齐国当人质,只会碰钉子。所以他先避开“人质”问题,而从关心太后饮食起居、身体健康这个“侧面”谈起,进而迎合太后身为妇人的爱子之心。接着,以谈自己的儿子的打算来借题发挥,诱发太后对自己“爱子之见”的谈兴,直到太后非要寻根究底,才水到渠成地阐明:爱子,必须让他为国立功,才是真正爱子的根本道理,使赵太后幡然醒悟。
这种“以迂为直”的策略,在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灵活有效的办法。因为它结合明确的目的性与战术的灵活性,避开对方布下的“地雷区”,进攻的路线又带有隐蔽性,并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所以容易在对方戒备不严的情况下,逐步诱使其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发现了中子裂变现象,人们从中预见裂变会产生连锁反应,利用它可以研制出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原子弹。当时,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听说德国想要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心急如焚。他们找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要求他上书罗斯福总统。爱因斯坦立即写信给罗斯福,请他重视核武器的研制,赶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
但是,要实现这一主张,必须说服罗斯福总统。派谁去说服呢?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选中了罗斯福的朋友——国际金融家萨克斯。萨克斯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跟罗斯福会面,并简洁地转述了爱因斯坦的信件内容。可是,罗斯福的反应非常冷淡:“这些东西在外行人耳中听起来真是神乎其神,请转告你的物理学家,我会为他的成功祈祷。不过我觉得,在现阶段,进行这件事似乎还太早……”
萨克斯在离开罗斯福的办公室之前,急中生智,给罗斯福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在上个世纪初,拿破仑凭借他强悍的军队,几乎席卷整个欧洲,但就是打不下英国,因为当时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战舰。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富尔顿来到拿破仑面前,建议他在每艘战舰上加装蒸汽机,这样,在任何恶劣气候的情况下都能横渡英吉利海峡,出奇制胜地登陆作战。但是,拿破仑却对没有帆的船没有信心,于是他对发明家报以一顿冷嘲热讽。”萨克斯说完后,又补充一句说:“历史学家评论这段历史憾事时认为,要是拿破仑当时能够采纳富尔顿的建议,那么19世纪的欧洲历史将要重新写了。”
听完之后,罗斯福总统被打动了,于是他随即在爱因斯坦的信上签署:“此事必须立即付诸行动!”从而揭开了原子弹制造史的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