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只耳朵听听自己(1 / 1)

理想的交谈是,既了解对方的内容,也可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唯有如此,沟通才算成功。然而,在谈话结束时,可能会发生已大致明白对方所言,却忘记自己说些什么的情形。而这情形要是在聊天时,可不必介意,但如果在谈生意,恐怕将损失不少。

像这样的失败,以新进职员居多,这大概是由于过分紧张,而被对方的话吞没。明明很仔细听讲,也适当地提出问题,但交谈完毕后,竟然发现自己的谈话内容模糊不清。

说起来,这种谈话称不上是圆满。真正圆满的谈话,不仅需要用心听对方说话,还要以一只耳朵听自己的发言内容。

美国有位专门研究语言问题的学者曾表示:“与人交谈时,需先评判自己所说的话,同时需准备另一个自己的头脑。”意思是,在谈话时,自己的脑中另有一个自己,也就是设定另一个自己,然后对这个自己说话。不管怎样,除了需要倾听对方说话外,也须仔细听自己发言,并牢记在心。

有一位讲师,为使演讲内容充实,通常都会设定三种听讲对象:自己、另一个自己、听众。

而演讲主题则围绕在这三种听众身上,结果演讲大都能圆满成功。

有位建筑设计师,他与顾客洽谈时,也都会设定类似的三种情况。

建筑房子当然是按照设计图施工,但外行人根本不了解设计图,所以他就以具体的方式对顾客说明,如“外观是明朗的欧式”“客厅向南、地板是木质”或“厨柜采用高密度板”等。如此说明不仅对方容易理解,也具有说服力。

这么说来,与人交谈时,必须以一只耳朵听对方说话,以另一只耳朵听自己发言,否则很难正确与对方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