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正确认知“性”(1 / 1)

儿童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很多家长碰到性教育问题时总是有些欲言又止、不得要领。在传统教育中,家长总是视“性”如洪水猛兽,不许孩子提起更不许孩子接近。这样的做法往往会给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与异性朋友之间的亲密行为是不提倡的、羞耻的,性行为是要受到抑制、惩罚的。同时,家长越是限制孩子,孩子就越是好奇,反而有可能会犯下不该犯的错误。

周恩来说过,“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到了青春发育期,随着**的发育,形态上、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原来没有的现象,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变化,会要求得到有关知识。这个问题是不该回避的,试图回避,不但会使之神秘化,有时还有不良的后果。

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性教育开始得比较早,过去我们国家对此通常有着一些误解,会比较敏感地以为这是性行为的开放。其实,在这些国家,更多的是性知识的开放,伴随与此,人们的行为会更加的卫生、文明和健康。

其实,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越早越好。家长可以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讨论性及性器官的基本常识,让孩子知道大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告诉孩子性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健康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它们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我们有责任好好对待它们,保护它们。总之,通过大人的语气、眼神和表情,要让孩子察觉到成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有一位叫胡萍的母亲,她在一本育儿书里讲述了她教给儿子性知识的经过,很值得家长们学习:

记得我的儿子两岁多的时候,一天,我和家人正在看中央六台播放的一部美国电影,画面出现了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这个镜头延续了较长的时间。儿子在旁边玩耍,突然他指着这个画面问我:“妈妈,他们在干什么?”我一下愣住了,第一次做母亲,没有这样的准备,张着嘴却回答不出儿子的问题。这时,坐在我旁边的父亲回答道:“让你亲个够!”儿子似乎听懂了,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那个时候最喜欢听“妹妹坐船头”这首歌,歌词里那一句“让你亲个够”已被儿子记熟了。

父亲坦然的态度和机智的回答让我开始思考,当传媒中有爱情和性的描写时应该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认为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人类有爱,也有爱的表达方式,男人与女人相爱是这个世界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对儿子采取开放政策,儿子从小就喜欢和我一起欣赏一些中外佳片,特别是中央台的《佳片有约》,每个周六晚上都是我们一家欣赏佳片的美好时光。在儿子6岁前,我们一起看电影的时候,每当有一些描写男女**的画面时,我会很自然地和他一起看,不会调换频道。7岁后遇到这样的画面出现时,我会主动和他进行交流,告诉他:当成年的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了爱情,他们就需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这种情感,比如他们会接吻、拥抱、身体亲密接触等,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很幸福。我想给孩子传递这样的观念:人类有爱情,相爱的男女之间有肌肤之亲,这种情感的交流能够给相爱的人带来幸福的感觉,这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对于描写爱情的电影画面,我认为孩子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他也可以不看,这一切由孩子自己的内心来做决定,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由家长来替代或操纵。我不愿意儿子在和我一起欣赏奥斯卡获奖影片时,为了迎合我,突然装模作样地用手蒙住眼睛,大叫一声“少儿不宜”,眼睛却从指缝间偷偷地往外看,那就不是真实的他了。

是啊,每一位做家长的必须认真对待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性教育问题上更是责无旁贷。孩子从小跟随家长长大,彼此身体肌肤接触的频率也最多,在这过程中,家长应逐步地让孩子了解男女的身体生理结构,以慢慢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于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家长应以“就性论性”的适当方式予以答疑解惑。反之,如果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做家长的正儿八经地予以责怪或辱骂,那只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好奇心,结果好坏与否就难以预料了。

家长在以自然方式跟孩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同时要提醒注意自己的言行和隐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教导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别、如何保护自己,这当中包括:不在大庭广众下做出脱衣裤等不雅行为;保护自己,不让陌生人随便触摸自己的身体;“**”的利弊以及如何避免等等。

总之,家长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家长要以自然、正常的态度,教导孩子正确的性观念,使孩子的人生有个健康、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