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待哗,后发制人(1 / 1)

大智若愚术 萧胜平 480 字 2个月前

以静待哗,后发制人,是一种很高明的大智若愚术,意思是说,以自己的安定、镇静应付对手的喧哗或浮躁不安,从而获得胜利。

夫妻之间的争吵,有时小吵,有时大吵;有明吵,还有暗吵。小吵就是相互斗嘴,从此发生一些口角,这种争吵一般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大吵就是双方都动了真格的,持续的时间长,涉及的问题多,非要争个你输我赢不可。这种争吵一般要由他人出面相劝才能解决。暗吵就是夫妻俩关起门来吵,不大愿意让人知晓,当有外人来时,双方就会自动中止争吵。明吵则相反,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争吵,这种争吵一般是要把矛盾公开化,是争吵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当然,不少夫妻在争吵时各种形式是同时或交替出现的。不管怎样,夫妇争吵总不是一件好事,它会给夫妻生活带来许多烦恼,甚至是不幸的祸根。因此,能够避免争吵,保持自始至终的和谐与合作当然是一件幸事;但在争吵不可避免时以理智、冷静而恰当的态度处之,并及时减少或消除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取得和谐,却不失为一种艺术。

“以静待哗”这种大智若愚术,也可用于对付无赖小人。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农民牵着一匹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小酒店去用餐,这时一个商人骑着一匹马过来,也将马往同样一棵树上拴。农民见了忙说:“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我的马还没有驯服,它会踢死你的马的。”但那商人不听,拴上马后也进了小酒店。

一会儿,他们昕到马可怕的嘶叫声,两人急忙跑出来一看,商人的马已被踢死了。商人拽住农民就去见县官,要农民赔马。县官向农民提出了许多问题,可问了半天,农民装作没听见似的,一字不答。

县官转而对商人说:“他是个哑巴,叫我怎么判?”商人惊奇地说:“我刚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话呢。”县官接着问商人:“他刚才说了什么?”商人把刚才拴马时农民对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官听后将惊堂木一拍,说:“这样看来是你无理了,因为他事先曾警告过你。因此,现在他是不应该赔偿你马的。”

这时农民也开了口,他告诉县官,之所以不回答问话,是想让商人自己把事情的所有经过讲清楚,这样,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谁是谁非吗?

山此可见,在日常交际中,遇到自身难以说清是非的问题时,不如也像这位农民一样,以静待哗,后发制人。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客人自觉味和,宁静自觉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