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你给予的是孩子最需要的吗(1 / 1)

亲子沟通 刘翔平 1005 字 2天前

当代中国的父母付出很多但收益很少。一方面,他们把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孩子身上,在“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逻辑指导下,努力控制孩子的命运,惶恐地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不惜牺牲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严重妨碍个人生活质量的条件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另一方面,他们却收获不多,最多收获了一个听话的、被动的、不会犯错误的乖孩子,而有些人则刚好相反,收获了逆反的、不感恩、不孝顺的、网络成瘾的、大学毕业不工作啃老的、甚至打骂父母的孩子。父母经常抱怨,我们比父辈更加关爱孩子,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他们不像自己一样知道感恩和孝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孩子的感受说起。

只有在一个人有需要时,你的给予与满足才是有效的。如果没有需要,给予不具有满足的作用,反而令人生厌。还记得小时候吃饭的情形吧,如果你不想吃某种食物时,父母强行喂你,你的感受是什么?要么被动接受,要么挣扎反抗。无论哪种感受都是负面的。

心理学把人的需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理的需要,所谓生理的需要是为了维系生命的延续而产生的基本需要,是生命存活必不可少的需要,这种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比如,人们对空气、食物、水或者住房的需要就属于这类需要。生理需要的目标是身体的健康与舒适。第二个层次是心理的需要,心理的需要也可称为精神的需要,是指一个人成为自我整合、自我接纳、内外统一、能够独立行动、发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的需要,心理需要的目标是心理成长和获得幸福感,即在心理上有活力。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等人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自主的需要,即自由选择行为、选择想法和感受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需要,如果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总是被他人强迫,心理就会忍受极大的痛苦。第二个是能力的需要,当个体吃饱了觉得环境安全之后,就会产生探索环境、实现某一能力的需要,如堆沙人、制造小玩意、做手工等。能力的需要也被称为掌控感,体现了个体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如果孩子做事情经常失败,就无法产生能力需要的满足,他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与悲观的态度,遇到挑战就易逃避。第三个是联结的需要,即被爱、被理解、被倾听和被尊重的需要,也可以称为交往的需要。孩子不喜欢孤独的感觉,希望加入某一团体或者有大人陪伴,这种陪伴不仅能满足安全感,而且也是成长与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果孩子联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孤独与疏离,感受到被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认为无人理解自己,不仅情绪低落,而且缺少活力。如果一个人在上述三个基本的心理需要上均得不到满足,他也许不会生病或死亡,但是精神上一定是不健康的,即无活力的和不幸福的。心理需要整体不满足的常见后果是情绪低落,严重表现则为抑郁症。抑郁症的典型特点是缺少基本活力和兴趣,是心灵的枯萎。

毋庸置疑,当代父母在有效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一般是不存在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比三十多年前增加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如果你去大商场就不难发现,有关儿童的消费品应有尽有,从服装到各类玩具,凡是人们能想到的,就有人生产。如今,很多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经常是六个成年人陪伴一个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甚至是过度的满足。

然而,孩子幸福吗?自由吗?满足了自主、能力和联结的需要吗?笔者的一个朋友,家境富裕,孩子的母亲在银行工作,父亲是公务员,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都退休在家,有不菲的退休金。孩子的物质生活真是极大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家中的玩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自从孩子上学后就变得不幸福了,经常发脾气、哭闹,原因就是被安排得太多了。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课外班,如钢琴、游泳、轮滑、歌唱、英语、奥数,孩子成了一个被安排的机器,有时哭着喊:“我累了,不想去了。”可奶奶仍然逼着他去学,有一天因为被逼迫写作业,孩子急了,对奶奶大喊一声:“你死去吧!”其实,孩子虽然得到了丰富的物质,但他需要的并不只是这些,他更需要的是心理需要的满足。首先,他是不自由的,缺乏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能力和自由,他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放松地按照自己的感受来体验生命,不能去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生活犹如钟表一样机械地度过,没有任何精彩之处。其次,他的感受是没有被理解和被尊重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东西,真实的感受无人理睬和重视,几乎从来没有人倾听他的心声,所以心灵是孤独的。最后,他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堆成山的食品和书籍,但这些不是真正的爱。真爱是来自家长的关心、理解的语言和态度,体现在亲子的互动和游戏中,体现在以孩子兴趣和爱好为中心的关注中,真爱的标准在孩子的心目中,而不是父母的心目中。从孩子的眼神和表情中,父母可以看出孩子心理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