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来自哪里,是父母离婚还是父母冲突?(1 / 1)

(一)父母冲突强度比离异对孩子自尊的消极作用更大

我们在前面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离婚会导致儿童青少年自尊水平的降低。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父母冲突比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离婚家庭通常经历过高频率的激烈争吵,甚至相互动手,并且即使还处在完整家庭中,也会存在激烈的争吵和冲突等问题,从而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那么,父母冲突甚至离异,究竟怎样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

将自尊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9。

表4-9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自尊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9所示,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强度进入了回归方程,而冲突频率以及冲突是否解决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只有冲突强度对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且也说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自尊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冲突的强度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自尊,可能是因为父母冲突越严重,他们在干预、调和父母冲突时无力感越强,越会感到恐惧害怕,没有自信,感觉人的价值和尊严随时会被侵犯和伤害,因而自尊比较低。

(二)父母冲突频率越高,儿童青少年的幸福感越低

将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10。

表4-10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10所示,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频率进入了回归方程,而冲突强度与冲突是否解决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只有冲突频率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且也说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冲突的冲突频率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冲突频率越高,儿童的幸福感就越差。这可能是因为,频繁的父母冲突使孩子长时间处在一种消极的氛围中,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从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将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11。

表4-11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11所示,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解决进入了回归方程,而冲突强度和频率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只有冲突解决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表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将消极情绪题目得分反向计分后,计算情绪平均分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12。

表4-12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情绪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12所示,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解决进入了回归方程,而冲突强度和频率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只有冲突解决对情绪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而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且表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情绪的影响是不同的。父母冲突的解决可以负向预测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情绪,说明冲突解决得越好,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情绪越积极。这是因为低效的冲突解决可能使问题恶化,冲突加剧;而高效的冲突解决不仅可以平息父母冲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积极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父母冲突强度越大,儿童青少年的被歧视感越强

将公正感/歧视感分别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13。

表4-13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歧视感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13所示,对于公正感,离异与否以及父母冲突特征均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而对于歧视感,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强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冲突频率以及冲突是否解决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就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且说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冲突强度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歧视感,说明父母冲突强度越大,儿童青少年的歧视感越强。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冲突强度越高,越可能导致离婚或遭到周围邻居的议论,而目前我们的社会对于离婚这一事件还是持否定的态度,因此孩子可能会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受歧视的感觉。

(四)父母冲突强度越大,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

将问题行为作为因变量,将父母是否离异、父母冲突特征的三个维度(频率、强度和是否解决)作为预测变量,以逐步回归的方式做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14。

表4-14 离异和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逐步回归)

如表4-14所示,离异与否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冲突强度进入了回归方程,而冲突频率以及冲突是否解决则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就否定了离异和父母冲突分别独立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假设,并且说明冲突特征的不同维度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冲突强度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说明父母冲突强度越大,儿童的问题行为越多。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父母冲突强度越高,儿童受到的影响越严重,他们越可能会通过不良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父母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他们会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经常暴露于高强度的冲突之下,他们可能会逐渐产生“暴力可以解决一切”的观念,从而导致较多的问题行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