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如果所有父母都有能力承担起教育自己孩子的职责,并且完全教会他们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那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过去,孩子几乎完全在家庭里接受训练。工匠会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教会他从祖辈的实践中传承下来的技艺。然而,现在的文化对我们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需要由学校来减轻父母的重担和继续父母未完成的教育工作。社会融合对年轻人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是在家庭教育中无法达到的。
在美国,学校并没有经历过欧洲已完成的发展阶段,但我们还是能在学校里看见权威式传统的遗迹。在欧洲教育史上,最初,只有王子和贵族子弟可以接受正规教育,只有他们是有价值的社会成员,而其他人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要想着在社会地位上能够有所上升。随后,被认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范围有所扩大。宗教机构接管了教育,有一部分被选中的人可以学习神学、艺术、科学和接受职业训练。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旧式的教育形式已变得很不合时宜。努力扩大教育范围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城镇学校里的教师常常是当地的补鞋匠或裁缝。
他们手提着一根木棍,教学效果非常不好。以前,只有宗教学校和大学才教授艺术和科学,甚至连国王也不学习读写。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在工人也需要学习读书写字、计算和画图,我们所知的公立学校便成立了。
然而,这些学校是根据政府的需求成立的,当时的政府需要的是有学识的顺民,培训他们为上层阶级利益服务,并能当兵作战。学校的课程也是为了适应这一目的而设置的。我仍记得,在奥地利,有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让底层阶级接受的教育是为了使他们顺从,从而完成与其地位相应的任务。然而,这种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自由的思想开始萌芽,工人阶级日益壮大,要求也越来越多。公立学校做了一些调整,以适应这些需求,而现在,教育的普遍理念是:教会儿童独立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文学、艺术和科学,长大后能分享全人类文明,并为之做出贡献。我们不再只希望教会孩子养家糊口或在工厂找到一份工作。我们需要的是能为人类共同利益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