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共知识:大家都知道的知识 “鱼乐之辩”背后的故事(1 / 1)

在阿拉伯国家,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

愚蠢的人无知,并且不知道自己无知——远离他;单纯的人无知,但知道自己无知——教育他;迷迷糊糊的人有知,但不知道自己有知——唤醒他;睿智的人有知,并且知道自己有知——追随他。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但他不明白自己何德何能,会被推崇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于是,他到处与所谓的“学富五车”的知识人对话。通过不断与他们对话,苏格拉底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我知道自己无知”。

在《庄子·秋水》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辩论故事。其原文如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把它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拦河堰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这就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就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拦河堰上知道鱼快乐的。”

庄子与惠子辩论的中心是,能否知道他人对某个事实的“知道”情况。庄子认为“能”,惠子则认为“不能”。然而,在他们的辩论过程中,存在着两人都认可的东西,如“子非鱼”“子非我”“我非子”。这些彼此都认可的东西就构成了庄子与惠子辩论的前提。对于这些已被认可的前提,庄子或惠子自己知道,并且知道对方知道,还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这是庄子与惠子之间的公共知识。

这个故事引出了博弈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共知识。

究竟什么是公共知识呢?要弄清什么是公共知识,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知识。

所谓知识,是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对某个事实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我们说某人拥有某种知识,意指某人知道某个事实。“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个事实,这个事实几乎已被所有人熟知,且人们也相信这个事实,于是“太阳从东方升起”构成了人们的知识。因此,知识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因素:

构成“知识”的对象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虚假、不存在的东西不能成为知识。比如在偏僻的农村,愚昧使人们相信人的疾病是由鬼怪引起的,巫婆通过某些迷信活动能够驱除病魔,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当然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误的信念,而不是事实,所以它不构成知识;

某个人若拥有某种知识,就必须知道构成这个知识的事实。对于自然界中存在着的许多事实,我们并不知道,就不能说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知识;

人们要相信他所知道的事实。如果他知道但并不相信某些事实,也不构成他的知识。

知道了“知识”的内涵,我们就不难理解“公共知识”的概念。所谓公共知识,是指某一个群体的知识,也就是构成一个群体的所有人“知道”的事实。

假定一个群体只有甲、乙两个人,两人均知道且相信一件事实P,那么,我们就可以说P是甲、乙的知识。但此时并不能说P就是他们的公共知识,而只有当甲、乙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P,并且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P时,我们才可以说P成了甲、乙之间的公共知识。

如果这个群体是由多人组成的,就不单指任意两个人之间的这样一个双方“知道”某件事实的过程,还指群体当中每个人都知道该群体的其他人知道这个事实,并且其他人也知道其他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知道这个事实……这是一个无穷的“知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