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决策面前,决策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确切可信的信息可以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只能凭一些片面的,或者说是自己想当然的已知条件,从几个备选方案中挑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得不靠自己的运气了。但是,除了靠天命之外,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任凭命运摆布吗?
先来看一个著名的故事:美女还是老虎。
从前,有个国王发现公主与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私定了终身,十分生气,一怒之下打算杀掉那个青年,以泄自己的心头之愤,也好断了公主的念头。可国王禁不住公主的苦苦哀求,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网开一面,给这个青年一次可能活命的机会:
把青年送进竞技场,竞技场上设置了标有一、二、三、四、五编号的五扇一模一样的门,其中一扇门后卧有一只老虎,另外四扇门后各坐着一个美女。青年必须依次打开这五扇门。
当然,他有一次选择老虎在哪扇门后的机会,除了这扇他认为可能藏有老虎的门不用打开之外,剩下的四扇门他必须都打开。如果青年猜错而误打开了有老虎的那扇门,他就得和那只老虎打一架。打赢了老虎,他就能活命;打输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并且,国王还以自己的尊严保证:老虎一定会在这个青年的意料之外出现。
这个青年当然拿不准老虎到底在哪扇门之后。从五扇门中随机选择一扇,也就是说,他猜对的机会只有20%。可青年转念一想:“国王命令我依次打开这五扇门,如果我顺次打开前四扇门,迎接我的都是倾国倾城的美女而不是面目狰狞的老虎,那么我肯定就知道老虎一定在第五扇门后,这就不算是意料之外了,但国王曾以尊严保证,老虎一定会在我意料之外出现。因此,国王不会将老虎设置在第五扇门之后。”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使青年猜对的概率一下由20%上升到了25%,他当然不会就此罢休,而会乘胜追击,举一反三:“第五扇门排除了,同样的逻辑是不是也适用于第四扇门呢?如果依次打开前三扇门,都没有看到老虎,而刚才又推理得出第五扇门后肯定没有,那就一定在第四扇门后了。既然能被我推理得出,那就说明这又在我的意料之中了。因此,国王也不会将老虎设置在第四扇门之后。”
同理可推,第三扇门、第二扇门和第一扇门之后都不会有老虎,因为它们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最后,这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得出的结论是:“国王只是想考验一下我的智慧,其实五扇门后都没有老虎。”于是,他高高兴兴地打开了第一扇门,里面的美女朝他微微一笑。有了佳人的认可,他信心更足了,唱着歌把手放在了第二扇门的把手上,轻轻一拉,结果真的是出乎他的意料,凶猛的老虎跳了出来……
青年打赢那只老虎了吗?或许他是个武松式的打虎英雄,成功保住性命;或许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英俊小生,命丧老虎口中。但这不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这个青年的逻辑为什么错了?又错在哪儿了?
大部分数学家都认可青年的第一次推断:老虎肯定不在第五扇门后。但一旦认可了这一步,就很难否定后面据此推理得到的结论(第四、三、二、一扇门后都没有老虎)。就是说如果国王说话算数(保证老虎会在意料之外出现),那么他就不能把老虎放在任何一扇门后,因为老虎放在任何一扇门后都在青年的意料之中。
可问题是:一旦青年经过推理得出,五扇门后都没有老虎,那么就可以说老虎出现在任何一扇门之后,又都在这个青年的意料之外了,这样看来,国王还真是金口玉言,说话算数。
但是,我们也很容易推翻这个青年一开始得出的结论,即他依次打开前四扇门,都没有看到老虎,那么,他真的就可以根据国王所说的“老虎一定会在他的意料之外出现”就肯定老虎不在第五扇门后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若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么老虎放进第五扇门之后岂不就成为出人意料的了吗?
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玩文字游戏,它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我们以某些我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已知条件为判断依据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直觉是多么不可靠。我们根据经验、常识和已知条件得出的千真万确、合情合理的结论竟是错误的,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事实怎么会跟自己的推理相悖;第二反应是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推理得出的结论肯定是错的,接着就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如果没有一点儿概率学知识垫底,想弄明白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