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时候,有人自恃才高,结果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想要成就一番辉煌伟业,就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傲物,无所顾忌。
别学杨修小聪明,莫招灾祸才安宁
做人要注意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要注意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免让你显得比别人聪明;更不要炫耀自己显赫的权势,这样只会为自己树立一大批敌人;尤其不要声势逼人,功高震主,引起上司内心深处的猜疑和不安。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过,杨修一向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不但使曹操渐渐生出反感,而且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修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修好后带人来参观。曹操觉得很满意,只是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等曹操走后,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点。”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便说:“你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正是一个‘阔’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宽了,必须改小。”众人听了,都说有道理。于是,修园人按照杨修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心生嫉妒。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感到进退两难,但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上,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大将夏侯惇走进帐来,向曹操询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
夏侯惇出帐后,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士兵把此事报告了夏侯惇,他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
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心里已经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惇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撤军做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
很快有人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对杨修的恃才之举有厌恶之心,立刻命人以蛊惑军心为由推出斩首。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杨修的确很聪明,聪明到能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这样的人算真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因为曹操不喜欢他,这点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
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知道他的全部心思。杨修的聪明,在大智者看来只是小聪明大愚蠢。杨修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表面的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的过分外露,他小聪明的无节制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只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而且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
真正灵活的人深知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愚蠢。耍小聪明出尽风头,到头来只能更招人厌。
总体来说,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种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种是自己把事情办坏而难成大事。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一个欲成大事的人若耍小聪明,就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成就一番辉煌伟业,一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傲物,无所顾忌;二要虚怀若谷,千万不要出不必要的风头,不要耍小聪明。
当众人皆醉,你要装醉
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对待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能做到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轻易使用,要貌似平常,让人家不眼红你,最终达到成大事的目的。
箕子佯狂就是运用此计的一个典型。
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痴傻。一次,纣王作长夜之饮,喝得酩酊大醉,连年月日也忘记了,便问左右的人。大家因畏惧纣王凶残,不愿惹祸上身,都跟着说不知道。于是,纣王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听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奇怪的问题,想了一下,也说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问箕子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
箕子回答说:“纣王是天子,他终日沉迷酒色,连年月日都搞不清了,这说明殷朝快要亡国了。纣王身边的人因害怕纣王凶残无道都说不知道的事情,唯独我说知道,那我的性命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也假装酒醉说弄不清啊!”
当世人皆醉而一人独醒时,这人将会永远孤独。更何况,高处不胜寒,举世皆醉又怎能容得下不醉之异端?点点滴滴的历史智慧告诉我们,聪明与糊涂是相对的。不少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从政的过程中,在职场浮沉的过程中,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退藏于密;只知自我显示,不知韬光养晦。
有人大智若愚,同样也有人大愚若智,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夸成功,反而会成就大事,这就是大智若愚。那些盲目自傲、不宽容、耍小聪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人在任何方面都难成大事,这便是大愚若智。深藏不露,大智若愚,一可防权势显赫者害贤之心,二可防同道之人嫉妒之心,三可防小人忌恨破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