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行湘完全走出阴影,从他被俘那天算起,整整走了十一个年头。 被押解到解放区后,他走进位于河北省武安县黄埔村的解放军第二野战俘训练班。训练班随后迁至石家庄附近井陉河边的一个村子里。新中国成立不久,他走进北京德胜门外一个叫作功德林的庙宇。清朝末年,这座庙宇被改建为一座监狱;民国四年,北京军阀段祺瑞执政期间,司法总长罗文平最终完成了这座监狱的全部建造,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模范监狱。新中国成立以后,功德林直属国家公安部管辖,称作北京战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的首批特赦蒋介石集团战争罪犯大会,就是在功德林大礼堂举行的。法官宣读完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建国十周年而颁布的特赦令后,宣读了获赦人员名单:“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濬泉。”法官最后说:“以上人员,改造十年期满,确已改恶从善,现予释放。从宣布之日起,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
怀揣着特赦证,拥有了公民权,邱行湘就这样走出了人生的阴影,看见了生活的阳光。七天后的那个下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十一名获赦人员,除了来自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那位三十五年前的清末皇帝,便是来自北京战犯管理所的这十位十年前的国民党将军了。周恩来慈眉善目地望着大家,语重心长地讲完事后被获赦人员称为“四训”的爱国主义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以及劳动观点后,便和颜悦色地逐一问起他们的志向来。
爱新觉罗·溥仪说,他想在植物园当园丁,因为他对果树嫁接颇感兴趣;杜聿明说,他想当木匠,功德林的好些桌椅都是他维修的;杨伯涛说,他想当农民,从小在农村长大,犁田插秧收谷割麦,样样在行;邱行湘说,他想当工人,最好是搬运工,肩宽体壮,有使不完的力气……
周恩来笑了:“你们的志向都很好,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非常实际。不过,我还有一个更加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你们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你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要知道,历史并不是胜利者写的,更不是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由正面和背面组成,没有正面就没有背面,反过来,没有背面也就没有正面。这,我想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邱行湘在记录这段讲话时所作的眉批。共产党人的胸襟,让他心悦诚服,共产党人的高远,让他感佩不已,然而,共产党人的创意,倒是让他始料未及的。那是在谈及这批获赦人员的工作安排时,周恩来说他有个想法:在全国政协和各省市政协所辖的各个专委会中,增设一个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文史专员办公室。“你们就在这个办公室工作。”周恩来挥了挥手,“你们的身份是国家干部,你们的职务是文史专员。”
周恩来的承诺不到三个月就兑现了。
1960年春天,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所辖的《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问世。刊登在首页的发刊词这样写道:
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全国政协设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来负责计划、组织和推动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各个历史时期中各种历史资料的撰写和征集工作。历史的主流虽然是清楚的,但是其中许多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许多历史人物的丰富生动的事迹,现有的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都还远远不够完备。因此,迫切需要从各个方面广泛地进行资料的撰写和征集工作。过去在旧社会具有丰富阅历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曾经参与过各次历史事件的老年人们,及时地把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把他们所最熟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秉笔直书地写出来,就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正如毛主席说的,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所以周恩来同志的号召是十分正确、十分及时的。
发刊词用强调的语气说:
我们认为,历史资料不同于历史,前者只是为后者的编写来提供真实详尽的素材。因此,我们不要求作者对他们所提供的资料内容一定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和评价。我们所要求作者的,只是真实和具体的事实,主要在于作者把他亲身经历过的和亲自闻见的史实毫无顾忌地如实地反映出来。对于同一历史事实而所述有出入的,也可以各存其是,不必强求一致。即使某些资料内容同已有的文献记载互有参差,但只要是真实的,是亲身经历过的和亲身闻见的,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上反映历史的某些侧面,从而也是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的……
邱行湘回到南京,每日在江苏省政协文史专员办公室坐定,第一件事情就是阅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上有何基沣的《“七七”事变纪实》,有戈定远的《二十九军和冀察政权》,有邓哲熙的《韩、石叛冯和阎、冯联合反蒋的经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邱行湘不仅详尽知晓了他不曾经历的事件,而且还认真学到了他不曾尝试的写作方法。诚然,这都是他期待中的事前准备。功德林期间,他因为干活卖力赢得过管理所授予的标兵的称号,他希望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捷足先登,占领一个不败的高地。然而,如果说昨天在《人民日报》见到陈赓的文章时他就觉得手痒,那么,今天在《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上见到一篇《蒋介石解决龙云的经过》时,他愈加感到心跳,因为文章的作者不是别人,是与他分手不到三个月的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