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纲_五、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充实和调整(1 / 1)

五、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充实和调整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为对应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总纲用九个自然段分别阐述,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个自然段,调整和充实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自然段。

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同时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整到党章总纲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之中。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充实这方面的内容,使经济建设的表述更为集中,有利于全党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握和贯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落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这样的充实和修改,有利于更好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自然段,表述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这样的增写,既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有利于全党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

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需要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需要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需要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党的基本路线包含两个基本点,而不是一个基本点;一个是改革开放,另一个是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不能任意加减,也不应简单并列,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1)四项基本原则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则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根本途径。四项基本原则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则主要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制度是稳定的,具体制度是可变的,改革就是通过调整具体制度,使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得到更好的实现和逐步完善。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本,为改革开放提供健康发展的保证;改

革开放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充实,它依据时代的要求,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没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因此,改革开放必须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得到充实和更好地贯彻和落实。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个基本点坚持得好不好,结合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开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离开中国的客观实际,抽象地谈论坚持两个基本点及其相互关系,就会陷入主观随意性。

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意“左”右两种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混乱。“左”的表现主要是否定改革开放,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甚至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从两个极端割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特别是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左”的倾向;同时,无论警惕右还是防止“左”,都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准绳,决不能以“左”反右或者以右反“左”,从一种错误倾向走到另一种错误倾向。

(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章规定: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2.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5.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