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次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它对经济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加快世界各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步伐。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领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引发并将继续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革命。世界各国都试图抓住这次实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机会,把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关系到本国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予以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其中,很多国家、地区实施的教育信息化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不仅推动了本国、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为进一步拓宽我国教育信息化视角,借鉴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成功经验和教训,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2013-2014)”正式启动,项目包括三个子课题:《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国际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2013-2014)》和“ICT in Education in Global Context:Emerging Trends Report(2013-2014)”。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为三个子课题之一,该报告遴选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启示和借鉴意义的1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智利、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亚、南非等。报告以概述的形式、专题的方式分析世界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涵盖地区广泛,包括欧洲、亚太、北美、南美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涉及内容多样,既包含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举措,如制定政策、开展行动计划、进行信息化研究等,也涵盖教育信息化的其他参与主体——国际组织、IT企业、学术组织等对教育信息化的贡献。在深入分析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第一章介绍该项目研究的目标及范围、研究的国际背景、研究的框架及内容、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研究的结论五方面。第二章从世界五大区域欧盟、亚太、北美、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介绍各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背景或进展、教育信息化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信息化成果评估或信息化教学创新等内容。第三章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智利为例,从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投资与评估几个维度分析这五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第四章典型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涵盖美国的“连接教育”(ConnectED)、韩国的“智慧教育”(**ART Education)、日本的“未来学校推进项目”(Future School Promotion Project)、澳大利亚的“数字教育革命”(Digital Education Revolution)、欧盟的“数字化议程”(Digital Agenda for Europe)等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第五章对美国、欧盟地区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及教育信息化重大研究计划进行梳理,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作为范例,分别介绍其推动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计划的运作机制等。第六章聚焦发生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堂形态的创新与变革三个方面对这些案例进行剖析。第七章重点关注国际组织及IT企业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介绍其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动态及对教育信息化的贡献。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力求搜集最全资料、整理最新进展、得出有效结论,从而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该报告力求表达准确、内容翔实,增加图片、表格,试图在符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易读性、可视化,方便读者理解和阅读。报告适合于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者、教育信息化建设者以及教育技术和信息科学领域研究者,同时也可用作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参考教材。

在编写本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更好,但囿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报告中难免会有瑕疵,衷心希望读者能谅解。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黄荣怀教授为本报告提供持续的构思和指导,张进宝具体指导本报告的写作,张晓英、赵建华、吴砥、秦征、朱文利、余胜泉、Jon K Price(美国)、张燕江、沈春华、Kinshuk(加拿大)、顾小清、尚俊杰、曾海军为本报告的完成也提供了许多帮助,蒋红艳、胡永斌、段金菊、程薇、孔晶、赵春、曹培杰、肖海明、贾楠、王荣、朱莎、刘兆青、袁芬、李春萌等人为本报告的顺利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2013)项目组

201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