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到澳门大学教育学院讲学,按照澳门大学的规矩,差旅费的报销不能取现金,只能从银行付款。我只好回到北京。今年1月底,支票总算寄来了。春节刚过,高高兴兴到银行取款。一进门就看到两名全副武装的保安,手里拿着警棍,冲着我们两个老人问:“干什么?”我说:“取款。”咨询桌旁本应该有银行咨询员,但却坐着两个不相干的人在聊天。问了旁边的营业员,澳门寄来的支票哪里取款,告诉我们在拐弯7号柜窗。我们刚走进去,另一个保安又虎视眈眈来问我们干什么,我又告诉他取款。到了柜窗,营业员小姐说,澳门寄来的支票不能立即取款,需要填写委托书代办,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45个工作日以后才能领取。这是银行规定,倒也罢了,但委托书必须亲自填写,而且不能涂改。刚巧我又没有戴老花眼镜,支票上的号码又不清楚。我说,姓名等项我自己填,支票号码能不能请你代我填一下。回答说不行。这次只好白跑一趟。
在银行遇到这种情景,心里很不舒服。银行本是为顾客服务的。顾客到银行,无论是取款还是存款,都是你的客户,应该客气对待,现在却把客人当敌人。当然,现在抢劫银行的事时有发生,加强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但总应该内紧外松,不必那样时时如临大敌。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服务态度问题。我在国外多次进出银行,都没有遇到我国银行这种情况。在香港我一进银行,就有营业员来引导,问你是取款还是存款,是取港币还是取外币,然后引导你去排队。在日本,银行的服务态度更是无可挑剔。有一次我拿着十几万日元去兑换美元,营业员详细地问我要现金还是旅行支票,帮我填好表格,恭恭敬敬地把钱送到我手里。在日本,走到什么公共机构,老人都有人照顾。到邮局寄信,寄资料,营业员都会帮你填表,真正尝到了顾客是上帝的味道。
现代世界各国企事业管理都在强调人性化,管理扁平化。就拿银行来说,传统银行是收票、验票、会计、出纳分工很清楚,取一次款要排几次队。现代银行则是扁平化了,一个业务员是多面手,顾客只要面对一个业务员就可以把事情办妥。就像日本有些银行,业务员不是坐在柜窗后面,而是走到顾客中,办事非常方便舒适。
与外国对比,我国的服务行业从制度上、管理理念上、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观念上离现代化还有多远?
[1] 2006年2月5日写于北京求是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