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
当全国人民还沉浸于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中的时候,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中国教育学学科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开幕了。本次大会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召开的第一次大会,相信将对未来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我谨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
教育学分会是中国教育学会中成立最早的一个分会,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会。也可以说,它是中国教育学会的一个理论基石,我们教育学会的理论队伍都集中在教育学分会里面,集中了我们教育理论界的很多专家、权威。从教育学分会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之后,大家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教育学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这十多年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理论、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很多同志实现了许多重要建树,出了许多成果。
这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恰好是在刚刚召开完十六大以后。十六大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大目标之一就是科教兴国,并对教育画出了一幅非常宏伟的蓝图;不仅提到全民族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方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而且要建立一个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同志们一开始看到这个报告的时候还是“国民教育体系”,后来文件发表的时候就已加上“现代”两个字。报告还讲到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终身教育体系。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前几天,《求是》杂志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叫“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什么叫“学习型社会”,能不能搞点名词解释。我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可以提供一些材料。从整个国家来讲,我们的教育也正在改革当中。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起步,在今后几年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全国推行,这个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发展很不均衡。
另外,十六大也总结了20年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13年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从我们教育战线、教育领域来看,我们教育确实也在20年里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困难也很大。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其他的一切矛盾都是从这儿派生出来的。推进素质教育步履维艰,原因也是资源不足。资源不足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表现在量上,从基础教育来讲,很多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山区、边远地区现在还非常困难,特别是“费改税”以后,农村教育现在困难还很大。这几年初中的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的教育经费问题现在还没真正解决。所以从全国来讲,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不要说从质上,就是从量上还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高等教育扩招以后,仍然不能满足家长和青年的要求,扩招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从质上来讲,优质教育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这里也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我国的教育成绩很大,但是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艰巨任务,困难还是很大的。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出路在哪里?改革的出路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的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的理论,把教育创新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而且提到教育创新是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和人才的基础。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到,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创新,没有一些新的思路,没有一些超常规的发展,那么教育很难完成十六大提出的任务。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要在观念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特别是制度上要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会的讲话中说:“要扫除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思考到底有哪些体制性的障碍需要扫除。这就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我也老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教育资源不足,那么,教育投入的体制要不要改革?要不要有所突破?现在我们从多种渠道集资,特别是民办教育投资,有些同志心里还是疑虑重重。这是不是体制方面的障碍?在管理方面是不是也有体制性的障碍束缚了我们办学的手脚?我觉得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当然,从教育理论上来说,也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教育科学确实正在探索怎么向更科学化发展的道路。最近有很多青年同志发表文章,提出我国教育科学要有一个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方法论上,要有一个新的创造、新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论是指导我们实践的,实践当中提出了许许多多理论的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教育学分会是中国教育学会的一个理论支柱,我们每一次开年会都要请一些专家来做报告,以此来提高我们年会的理论水平。我们的会员很多,除了教育学分会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研究会,而且我们的基层、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的校长、我们学校的老师对中国教育学会寄予很大的期望。今年的年会就收到了500多篇论文,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搞的课题规划虽然没有钱给大家,但是大家的申报非常踊跃。我们“十五”规划也申报了好几百份,我们从中选了200多份,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现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教育改革靠什么?靠研究。提高质量靠什么?靠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如果说前几年教师不大愿意搞科研,对科研不重视的话,那么,这几年教师都愿意搞科研,但就是苦于没有课题的项目,苦于没有理论的指导。一方面,他们要求有项目;另一方面,他们要求有专家下去指导他们。所以,当前教育科研的形势非常好。我们教育学分会是中国教育学会的理论支柱,是一个理论的资源库,其他的分会和研究机构都希望得到我们专家的指导,所以,我们教育学分会特别重要。教育学分会自1992年以来已10年没有进行换届了,已经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学者。他们朝气蓬勃,能够使我们教育学分会将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次会议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换届,也是一次新老更替、继往开来的大会。我希望这次大会开得很好,换届能够胜利成功。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学术讨论会,我也祝这个讨论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对教育理论问题提出许多创新的见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