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使人有地球成员的自觉(1 / 1)

创价学会创始人、第一任会长牧口常三郎1903年出版的《人生地理学》,过去我没有读过,池田先生提到以后,我特地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去借阅。图书馆告诉我,1907年的中译本已经作为善本书珍藏,只能在图书馆借阅,不能借出图书馆,但借到了2004年出版的由复旦大学陈莉、易凌峰老师翻译的新版本,书中还有池田先生2002年为英文版写的前言。我读了受益匪浅,这不仅是讲人与环境的地理学,而且是一本人生的百科全书,是一本人生教育学著作。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地球上的山脉大河、海洋陆地,而是处处与人生联系起来,而且还讲到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它还批判了旧式的教育。牧口先生说:“我们周围充满了丰富的事例和信息,但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多的人,特别是教师,忽略了这种基本又意义深远的观察法,而只坚持死记书本知识。”[50]这本书虽然写于一百多年以前,但今天读来仍有亲切感,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读了这本书,我想起了1992年我对福岛大学附小的访问。我曾四次访问福岛县,那里有我的很多朋友。福岛的秀丽风景和文化教育给我留下的印象令我至今难忘。当时,他们的地理课改成了地球课。我问老师有什么区别?他告诉我说,过去地理课只客观地讲授地理现象,现在的地球课则把人作为地球的一员,把人与地球联系起来——人要保护地球。那天,三年级的小朋友还表演了他们自己创作的保护环境的节目,使我印象深刻。据说这是日本文部省特别批准试点的。不知道这项改革有没有推广普及?这所学校在大地震中有没有损坏?我颇为挂念,遥祝他们平安。

池田

非常感谢您还专门借了《人生地理学》,我想牧口先生以及渴望将恩师的哲学向世界推广的户田先生都会感到十分欣慰!

感谢您挂怀依旧在困境中的福岛县孩子们,我再度感受到了顾先生的慈爱之心。据当地的消息,您所担心的福岛大学附属小学在先前的大地震中没有受到很大灾害,去除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也已完成,现在孩子们都在健康地学习。

另外,“地球科”是当时文部省安排的一个实验项目,利用三年时间,尝试将科学、社会科、家庭科合并且重分为“地球科”和“人间科”,将图工、音乐并为“表现科”。这种尝试在三年内就结束了,从2000年开始,全国小学开始逐步施行“综合学习时间”。福岛大学附属小学在“综合学习时间”中的实践,比如通过当地火山吾妻山了解地球机理,其实是把以前“地球科”实验项目的经验利用起来了。

出身于福岛县并为中日友好尽力的诗人草野心平咏道:“想携手时须携手,万倍之力来自万倍之人。朋友啊,快活起来!苦难使我们相连。”[51]

顾先生始终关心着我们,世界人民始终支援着我们,这些都是福岛人民迎来明媚春光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