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文化是什么?(1 / 1)

为了说明学校文化是什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据说已有几百种之多。我认为,张岱年和程宜山先生著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所下的定义最科学、最全面。他们说:“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为什么说这个定义最科学、最全面?因为它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了文化的内容和它的本质特征,既强调人类活动的成果,又强调人类活动的方式。不仅人类的活动成果是文化,人类活动的方式本身也是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人类的活动方式包括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两个方面,是外显活动与内在活动的统一;活动成果也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着物质成果,又包含着精神成果。这就把文化说得很科学、很全面了。人类是由各种民族、种族、集群组成的,因此,文化是各种民族、种族、集群创造的。因此,也可以说,文化是一定民族经过长期的物质活动和实践活动积累起来的为一定民族(或种族或集群)共同认同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生的物质成果和非物质成果,包括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总体。所以,具体文化形态总是民族的,又可以称为民族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又具有时代性。它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积累,同时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

文化包含着多个层面,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二分法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分法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四分法则是在三个层面之后再加上行为习俗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意识。

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和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同样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学校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又称亚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地方是学校文化总是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下,社会文化的任何变化都会迅速地反映到学校文化中来,学校文化总是反映着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不同的地方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群体以教师、学生为主体,因此,学校文化总是有选择地接受、传播、批判社会文化,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学校文化有以下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