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潘懋元教授90华诞,我谨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向潘懋元教授致以热烈的祝贺,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从厦门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六十多年来担任过中学老师、小学老师、大学老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潘懋元教授是新中国教育理论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参加了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大学教师进修班,开展教育研究。20世纪60年代为建立中国教育学,被调到中央教科所担任研究员,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结束以后回到厦门大学,专攻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奠基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如果从1893年霍尔(G.S.Hall)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第一次开设高等教育课程算起,至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就更晚。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只注重普通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的研究,很少关注高等教育的研究。潘懋元教授是我国较早地关注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就开始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他认为高等教育有自己的规律,不同于普通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即着手建立高等教育学,并于1978年8月在厦门大学创建了高等教育研究室(后来发展为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院),这是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984年又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潘懋元教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研究范围很广,从历史到现状,从中国到外国,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他对它的界定、内涵、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写了多篇论文,澄清了许多误解,影响很大。
潘懋元教授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决策研究,参加各种高等教育研讨会和论坛,特别是作为专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研制工作。潘懋元教授领导下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深入调查研究,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吸取各国优秀经验,预测教育未来,不仅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科学教育决策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我国开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学科,填补了教育科学领域的空白,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
潘老是我的学长、前辈,也是我们北师大的校友。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在北师大进修的时候,适逢我在苏联学习,未能相识。直到1979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会议上我们才见面。自此以后,我们在教育理论界的会议上经常见面,多次合作。我们共同举办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共同参加高等教育法的研制工作,均为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兼职研究员和咨询委员,等等。特别是我们曾共同担任两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我们在评议组中亲密合作,秉公办事,为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潘老对我特别厚爱,不仅经常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而且聘我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可惜我没有做什么事,有负他的期望。我在与潘老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向他学习了许多东西,他对我的工作也总是给予热情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在我主持编纂《教育大辞典》和《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过程中,他作为顾问,给予我们许多直接的指导。潘老对我来说,正是亦师亦友,我们的友情难以用几句话说得清楚。在此潘老90华诞之吉日,让我对潘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贺,再一次祝愿他健康长寿,学术常青!
201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