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历史的真相(1 / 1)

现代奇人续 龙帝冥王 1569 字 8个月前

第三百一十九章 历史的真相山本十七郎很了解肯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光是山本十七郎,恐怕全世界的人都很了解肯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山本十七郎很清楚的记得,在几年前,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主要就是与M国有关。

XXXX年3月20日,M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M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M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

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M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M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

冷战后,M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

M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

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M国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肯林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华夏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

“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肯林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肯林主义”,“先发制人”理论。

“9.11”事件后,M国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

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M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

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M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

它们对M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

在XXXX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

但是,由于M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

这实际是为M国政府勾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M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M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

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M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

M国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

XXXX年夏,M国防部向肯林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为M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9.11”事件后,M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

随着肯林政府以维护M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M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M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M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M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

肯林政府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政府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XXXX年9月发表的《M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肯林本人对推行M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

开战之前,肯林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M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

支持肯林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权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政权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

这充分暴露了布什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XXXX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M政府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

白宫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国务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

据《世界日报》报道,M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

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M国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M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M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

这一事实说明,M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M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M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M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

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M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M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

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M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万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

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

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

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

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肯林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XXXX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

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阿拉伯撤军,由此解决M沙等国因基地组织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M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