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BI接手一起谋杀案:百万富翁德尔森在自己的庄园中遇害了。于是,FBI主管约翰带着特工们火速前往现场调查此案。
经过FBI的深入调查发现,这起谋杀案的最大嫌疑人是德尔森的情人黛拉与司机艾布特。可是,黛拉与艾布特都矢口否认自己是凶手,并声称有不在场的证据。
起初,FBI特工对他们两个人分别进行审问,但是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后来,约翰对他们二人同时进行审问。在审讯的过程中,约翰警长发现他们俩的关系匪浅,并不像是纯粹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因为当艾布特在说有关德尔森的事情时,腹侧会下意识地转向黛拉。
经过FBI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原来艾布特与黛拉经常瞒着德尔森秘密约会,并且艾布特还偷偷转移德尔森的部分资产。面对铁证如山的证据,他们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是他们二人合谋杀害了德尔森。
所谓腹侧,就是指身体的前侧,聚集着眼、嘴、胸等器官。腹侧动作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内心独白”。当人们遇到喜欢的人或事时,腹侧会不由自主地转向对方,这一动作称之为腹侧前置;如果事情进展得不顺或是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时,则会出现姿势转换或是远离的动作,称之为腹侧否决。
案例中的嫌疑人艾布特因为与黛拉有私情,所以在说话时腹侧会不自觉地转向黛拉,这一细微动作被FBI特工主管约翰洞悉,后经深入调查,将他们二人缉拿归案。
腹侧是身体中最为脆弱和柔软的部位,因此,大脑总会对其格外“关照”。在聚会上,当我们与心仪的人热切地聊天时,腹侧会下意识地转向对方,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向对方倾斜,以显示二人的亲密关系。可是,如果在此期间,有其他人突然加入其中,从而破坏交谈,我们则会不由自主地转换姿势或是做出想要离开的动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朝着父母飞奔而来时,父母总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的腹侧转向孩子,并移开一切有可能阻挡孩子的事物,甚至包括自己的双臂,以此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最热情、最温暖的一面;一对情侣在咖啡馆约会,两个人会下意识地将身体的腹侧朝向对方,并且身体向前倾,以此进行更加亲密的视线交流。
可见,腹侧动作是人们的“内心独白”,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当时当地的情绪。同时,也可以由此推断出当事人对某人或某事的喜欢与否。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可以通过腹侧前置和腹侧否决的动作进行推断。
会议室中,市场营销总监正在向其他同事讲述明年的市场推广计划。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听后不禁频频点头,并下意识地向总监展示自己的腹侧,还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身体前倾,靠近对方。
可是,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对此不感兴趣,他们紧紧地约束自己的身体,避免腹侧前置。有些人的身体还不自觉地变换姿势或是做出想要离开的动作。
其实,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是下意识地告诉讲话者“我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或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大脑不仅会对视觉输入做出反应,对于不感兴趣的话语也会做出某种反应。比如,在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辩论环节中,虽然很多观众离那些候选人很远,但当他们的观点不符合观众的想法时,观众就会不自觉地让身体的腹侧远离他们。
不过,腹侧动作也存在特殊的情况。比如,班级里新来了一个转校生,当其他同学在音乐课上欢快地嬉闹着,讨论着各种话题时,那名转校生却表现得很不自在,身体僵硬,做出腹侧否决的动作。其实,他并不是对同学们所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而是初入新环境,让他感觉有些紧张和不适应。
因此,想要准确地了解腹侧动作所反映的真实心理,还要将其放到具体的环境和当时的情境中进行全面解读。
简单来说,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身体的朝向大有玄机,它能够传递出人们的真情实感。比如,几个人在一起交谈时,如果其中一人让自己的身体正对着对方,则表明此人对对方所说的话题比较感兴趣。反之,则会背对他人或者侧转。
肖梁最近正在追求一个女孩,可已经追了一个多月了,依然无果。肖梁不禁向好哥们大倒苦水,不知到底该不该再追下去。好哥们问他:“你每天去见她时,她对你都是怎样的态度呢?”肖梁想了想回答道:“还可以吧,不温不火的,但也没有表现得多讨厌啊!我一直以为有戏呢。”
哥们追问道:“你再想想,她见你时身体一般都是如何面对你的?”肖梁回忆片刻,回答道:“好像每次没说几句话就背对着我!”哥们一听,劝说道:“你还是别追了,再追也是徒劳,人家根本就不喜欢你,而且还有些讨厌你!”
肖梁不解道:“怎么可能啊?”好哥们耐心地对他说:“如果一个人对你有好感或是对你所说的话题感兴趣,对方一般都会将身体正对着你;反之,如果不喜欢你,则会身体背对着你。你追求的女生虽然表面上没有做出讨厌你的表情,但肢体动作已经暴露无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