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BI特工马尔斯与同事前往涉嫌枪击案的一名嫌疑人家中,依照惯例询问一些问题。到达疑犯家门口后,给他们开门的是嫌疑人的父亲,而那名嫌疑人则窝坐在沙发里。
当那名嫌疑人在客厅中听到来客是联邦特工时,他不自觉地正襟危坐到沙发一侧。待马尔斯与其他同事在沙发上坐定后,他发现那名嫌疑人双腿紧靠在一起,内心似乎在隐藏着什么。
马尔斯发现他的这一动作后,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及案件的相关问题,而是以轻松的话题与其闲聊着。渐渐地,他们之间有了互动,那名嫌疑人的双腿也不自觉地打开。可是,当马尔斯转向枪击案的问题时,他张开的双腿再次紧闭。
这些动作都被马尔斯尽收眼底,他知道不能“强攻”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只能采取温和的询问方式。同时,在嫌疑人父亲的帮助下。那名嫌疑人终于供认不讳:他只是枪击案中负责购买枪支的人,并没有参与枪击。另外,他也为FBI特工提供了线索,交代了那些罪犯的名字。
FBI心理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双腿紧靠在一起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动作,它能够直观地反映人们的内心活动。当有人做出这一动作时,表明此人内心也如同紧闭的大门,死死防守自己的“心灵之门”,以抵挡那些让自己感到紧张不安的信息。
案例中的嫌疑人在听闻FBI特工前来时,通过双腿紧闭来隐藏自己紧张不安的内心。当特工与其聊轻松的话题时,他的双腿逐渐打开,但一提及有关案件问题,他的双腿又不由自主地紧闭起来。FBI特工正是读懂了这一微动作传递的潜在信息,找到打开他“心门”的钥匙,最终,案情有了新的进展。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总是会看到有人做出这一动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到一家大公司面试时,面对着诸多的面试官,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因此坐在椅子上时会下意识地双腿紧靠在一起;患者独自一人前去医院就诊时,内心不禁有些紧张或恐慌,坐在候诊室的椅子上,双腿也会不由自主地紧靠在一起。
由此可见,当人们双腿紧靠在一起时,是内心紧张不安的表现。不过,如果是女性做出这一动作,则是一种防御心理的体现。尤其是面对不喜欢的男性时,通常会借助双腿紧靠来表达对他们的抵触情绪。
同学聚会上,几个男生都围坐在“班花”艳艳身边,并有意地找她攀谈。艳艳知道这些男生都有女朋友了,面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艳艳不禁有些厌烦,双腿紧闭,表情很冷漠。
此时,艳艳在学生时代比较喜欢的一个男生到来了,而且她知道他前一阵儿已经与女友分手了。这时的艳艳虽然双腿紧靠,但面色略带羞怯,本想主动上前去打招呼,但又有些矜持和难为情。
双腿叉开这一动作,经常在军人、执法人员身上看到。FBI心理专家分析,这是一种“捍卫领地”的行为。当人感到心烦意乱、压力或威胁时,都会做出这一动作,以此强调自己的“领地”。每个人都会由于个人原因或是文化环境的影响而有宣示自己领地的需要。当感到有人侵犯自己的领地时,大脑就会变得非常警觉,双腿就会不自觉地叉开,以彰显自己的威慑力,保护自己的“领地”。
一天,李涛与朋友到电子商场买东西。起初,只有他们两个人乘坐电梯。可到了5楼,突然有七八个人进了电梯。顿时,电梯显得非常拥挤,还有人靠到了李涛的肩膀上。此时,李涛不由自主地叉开双腿,以此捍卫自己的“领地”。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双腿叉开的动作表达其他的“诉求”呢?在此,我们就与FBI心理专家一起探究下:
双腿叉开并且双手叉腰
FBI心理专家分析,当做出这一动作时,表明此人正处于愤怒的情绪中,即将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吵大战”。对此,FBI心理专家建议,当看到他人做出这一动作时,尽量远离或是不与其发生争吵,以免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周末,妻子在家收拾房间,而丈夫不仅不帮忙,还在书房里打游戏。妻子见此非常生气,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喋喋不休地说道:“你能不能别玩游戏了,周末在家也不帮我收拾一下房间,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妻子越说越气,声音也不由得高了起来,双腿叉开且双手叉腰。丈夫瞧见妻子这架势,知道她怒火中烧,情绪将要爆发出来。于是他立刻从书房里走出来,安慰妻子说:“都是我的错,别生气!接下来你什么也别做了,你只管吩咐,我来做。”
双脚插开且双手叠放在胸前
FBI心理专家分析,做出这一动作的人是在树立一种权威形象,同时,双手叠放在胸前,这种心理特征就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当我们看到他人做出这一动作时,如无必要,不要轻易去挑战对方的权威,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高中军训,几名男生由于调皮,总是被罚站军姿或是做俯卧撑。这让几名男生很不服气,其中一人对教官说:“为什么总是罚我们?有本事你和我们单挑,看谁做得多。”教官双腿叉开,并且双手抱在胸前说:“你确定?”其他几个男生也“义气”相挺道:“确定!”
教官接着说道:“可以是可以,如果我胜出,你们以后再不听指挥,可别怪我不客气!”几个男生“大义凛然”道:“没问题。”
结果,不管是比俯卧撑还是站军姿,都是教官胜出。后来,几个男生乖乖地听教官指挥,不再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