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是指招聘方通过面谈的方式来考察候选人是否能够承担某项工作的行为。用人单位通过面谈来初步断定应聘者是否可以融入自己的团队,他们会在特定的面试场景中,以面试官和应聘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及观察为手段,对面试人的综合能力进行一次全面评估。面试是现阶段用人单位挑选员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市场需求的促进下,面试衍生出了很多形式,比如提问式、施压式、随意式、情景式、综合式等。这些种类繁多的面试手段和面试场景,使得很多应聘者无法正常发挥出自己本有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导致面试一次次失败。FBI认为,对微表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可以有效地解决应聘者遇到的问题。
人力资源组织的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中,有82%的面试者都会在面试过程中做出一些不自然的微表情动作,而且这些代表着紧张、不安的微表情动作通常是不会被面试者自身察觉到的,却很容易被面试官捕捉到。调查显示,在用人单位中,95%的招聘者都着重考察并观察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如果面试者具备初步的心理抗压能力,那他往往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初步筛选,而如果面试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他就很可能被直接排除。
FBI认为,面试者在面试之前应该先调整自身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自己放松的方法,比如听音乐或者深呼吸,也可以使用冥想、按摩太阳穴或者喝水等方式来使自己放松,为自己加油打气。正常情况下,通过这些简单调整,大多数面试者都可以做到以轻松的心态出现在面试场景中。FBI发现,人类在咀嚼口香糖的时候,脑波会得到增强,而人类的脑波强弱与紧张情绪的产生又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咀嚼口香糖的时候,与压力感呈正比的唾液皮质醇水平会有明显下降,也就说,咀嚼口香糖可以让压力感明显降低。因此,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足以平复心情的话,面试者可以试试嚼口香糖,让自己的情绪处于放松状态。
FBI认为,面试者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观察招聘者的表情变化,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转移自身的注意力,还可以探知面试官的想法,给予对方最恰当的回应。在现实生活中,面试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往往就是应聘者的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应聘者应首先保证自己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包括整洁的衣衫和自然的表情。其次,应聘者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绝对不能做出闭上眼睛说话、用双手紧抓座椅的扶手、身体左右晃动、抖腿耸肩等动作。之所以要杜绝上述微表情动作,是因为这些动作在面试官的眼中都属于面试人心理素质差的外在表现。而且,闭上眼睛会使得面试者无法观察到面试官的微表情,抖腿和耸肩等动作也会增强面试者内心的紧张情绪。所以,上述微表情动作是面试者应该首先杜绝的。
除此之外,面试者还要注意,在面试过程中千万不要做出挠头这个动作,即便自己确实对面试官所提的问题有疑问,或者根本没听懂。因为这种动作,在面试官的眼中代表着面试者不知如何应对,他们会由此认为,面试者在接下来回答的内容中将会有很多临时编造的成分。在面试官陈述某个问题或者针对某个问题提出意见的时候,面试者不能做出嘴角微撇的动作,在面试官的眼中,这种动作代表着面试者在质疑他的观点。如果面试官捕捉到了这个微动作,也就预示着,本次面试基本不会取得成功。
在需要面试者自述或者表述某个问题及意见的时候,面试者千万不要做出抚摸脖子的动作,因为这种动作在面试官的眼中代表着面试者试图掩饰真相,会让面试官觉得面试者当前所讲的内容有水分,这会严重影响面试效果。如果在面试中,面试者需要做出选择或者决定,那一定不要做出轻咬嘴唇的动作,因为,这种动作在面试官眼中往往代表着面试者当前处在焦虑不安、犹豫不定的情绪中,他的选择未必是发自内心的。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面试者还不能做出双肩耸拉下垂和搓手、用手摩擦膝盖等动作,这些动作在面试官的眼中,都意味着面试者的内心处于极度不自信中,他们是不会第一时间考虑录用这样的面试者的。
FBI认为,面试者在面试的时候最好保持微笑,因为微笑不仅可以向面试官传递出面试者很自信这一信息以外,还可以很好地消除面试者自己心中的紧张情绪。其次,在面试中,每当面试官讲话的时候,面试者应该以点头来回应对方,因为在对方讲话的时候,恰当地点头不仅表示自己有认真听,还会让面试官更有谈话欲望。具备这两个因素以后,面试者还要礼貌地注视着面试官眼睛到嘴巴之间的三角区域,并且要很好地把握注视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最后,面试者应该保持正确的坐姿,在坐立的时候,挺直脊背,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腿并拢或微微分开,双手自然垂放在双腿上,切记不要做出诸如抱着臂膀或跷二郎腿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