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厌恶(1 / 1)

FBI微表情 许大鹏 1117 字 29天前

厌恶,通常是指行为人反感的样子。在心理学研究中,引起厌恶情绪的本源因素,是人们对腐烂食物所产生的本能排斥。心理学家保罗·罗金认为,厌恶归根到底是肮脏或者恶心的东西给人造成的一种口腔感觉。而在现实生活中,厌恶情绪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多方面的含义。人们不仅会因为一些感官刺激产生厌恶情绪,也会被一些社会、他人因素而刺激,引起厌恶情绪。

FBI研究发现,在所有具备负面刺激的情绪中,厌恶情绪是属于程度相对较轻的情绪反应,它不会像恐惧、悲伤、愤怒这些情绪一样,引发一些性质严重的负面后果,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厌恶还具备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厌恶情绪会让我们远离恶心的东西,这就保证了人们不会去吃腐烂的食物,从而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FBI研究发现,厌恶情绪与人的本能以及认知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在婴儿刚刚出生时,由于自身并不具备认知能力,只能凭借感觉器官来识别外界刺激。此时,婴儿通常都是在感觉到了刺激信息之后,才分辨出刺激源是否是自己厌恶的东西。比如说,假如我们给婴儿喂各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当婴儿品尝到的是乳汁或者其他带有甜味的饮品时,他们不会产生厌恶情绪。即便这些饮品是有毒的,他们也会喝下去;但是,如果他尝到的是带有酸涩味道的柠檬水或者带有苦味的药水,他就会立刻表现出一脸厌恶的表情,并把头转开,拒绝食用这类食物。对于婴儿来说,酸味和苦味可能意味着食物已变质或者有毒,所以他们才会对这些食物产生厌恶感,并拒绝吃下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事物的性质及其相关的意义和后果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因此,厌恶情绪也随着这种认知的增强而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化。FBI通过实验证明,在四万多幅各类不同的照片中,人们更厌恶那些让他们认为可能会对自身构成威胁的物品或环境。比如,人们普遍讨厌各类皮肤病的照片,以及一些充斥着血腥、阴暗因素的照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体验,比如都讨厌老鼠、蟑螂、垃圾、粪便,都对医院太平间、火葬场等与死亡有关的场所持有厌恶排斥态度。

FBI认为,判定引起厌恶的刺激信息是否有效,与社会文化和教育方向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如果行为人的性格很张扬,假设他生活在一个崇尚和鼓励个性发展的社会,那他一定不会成为引起他人厌恶情绪的刺激源。但如果他不幸生活在一个保守而且等级森严的社会,那他很容易就会引发周围其他人对他的厌恶情绪。FBI还发现,产生厌恶情绪的人,都会对引发厌恶情绪的刺激源做出两种评价,第一是否定;第二是认为它低级(低级是指虽然可恶但不会对当事人构成威胁)。

FBI发现,人类极度的厌恶表情是呕吐,而这也是厌恶表情的根本特征,是人体的一种本能行为。而饱满的厌恶表情则通常表现为:紧闭双唇(不吃),继而紧闭双眼(不看),皱起双眉(反感),皱起鼻子(不闻)等。在饱满厌恶表情产生的同时,人们会严格控制一切负面信息进入自己的身体中。FBI在通过对比不同程度的厌恶表情之后,总结出了厌恶表情的微表情特征:上唇有提升的动作,鼻翼随之提升,鼻翼两侧出现沟纹。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观察到了对方的面孔上出现这种面部微表情动作,我们就可以判定,他对当前正在观察或者思考的事物产生了厌恶情绪。

FBI研究发现,随着刺激源力度大小的不同,人们的厌恶表情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导致了人们会经常做出一些厌恶的延伸表情。比如,中等程度的厌恶会让行为人做出轻蔑的面部表情,在这个时候,刺激源在行为人心目中还没有产生威胁感,而且行为人对刺激源持有否定态度,这种否定带有自上而下的蔑视感。虽然对刺激源有否定、排斥,但此时的行为人尚处于一种放松状态,他不认为会需要很多能力来应付这个刺激源。

如果刺激源程度很弱,那么这种轻蔑就会转变为不屑,而不屑是完全性的轻视,这表明,行为人不仅仅看不起刺激源,甚至连排斥刺激源的力气都不愿花费。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行为人甚至都懒得看刺激源一眼。这种厌恶的衍生表情很容易和笑容联系在一起,以冷笑或者讥笑的形式来表达行为人非常轻松的否定之情。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个和你实力悬殊很大的人(可以是你自认为的)做出挑衅你的举动,而你则认为自己有瞬间秒杀对方的能力,因此,你自然就会产生不屑情绪,做出冷笑的表情。如果对方的表情是严肃认真的,那么我们可能维持冷笑。但如果对方尝试做出一些愚蠢滑稽的动作来试图激怒我们,我们的表情就会由冷笑转变为讥笑。

FBI认为,厌恶情绪除了可以使我们远离恶心的东西之外,还会让我们不对自己感到讨厌的人以及事情做出妥协。但是,在大多数的社会教育中,儿童们都是被嘱咐避免和那些生理上有严重缺陷、看起来让人恶心的人接触的。实际上,这种文化是很不好的,如果我们以厌恶情绪对待那些有身体缺陷的人,势必会让这些人遭遇到更加不公平的待遇。当有些极端者将有身体缺陷的人视为异类来看待时,这种厌恶情绪很容易会引发一些恶性事件。

FBI称,虽然现阶段并没有发现厌恶情绪会引起其他严重后果的事实依据,但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厌恶情绪,并使其不断升级的话,很容易就会引发其他后果严重的情绪出现,比如愤怒。与此同时,盲目的厌恶反感还会干扰到我们的主观判断能力,而失去主观判断能力的人是很容易“栽跟头”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合理管理厌恶情绪,把厌恶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厌恶情绪的积极功能,而不会让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