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FBI与潜意识(1 / 1)

FBI微表情 许大鹏 1481 字 29天前

潜意识,是指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那些无法被认知或者暂时没被认知到的部分。通俗地讲,这种意识是一种潜在意识,是已经发生、但还没有进入到人们的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潜意识的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他开创并引导了潜意识的研究,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无意识,在其相关心理学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是三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意识层面,但同时,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对此,弗洛伊德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无意识可以比作一个客厅,人类所具备的各种心理冲动是许多独立的个体,一起挤在无意识这个客厅中;和客厅相连的是一间接待室,意识就停留在这个接待室中。而客厅和接待室之间,有一名门卫,这名门卫负责检查人类的各种心理冲动,不被门卫赞同的心理冲动,将会被拒绝进入接待室,只有那些被门卫所接纳的心理冲动,才能进入接待室,也就是前意识系统。一旦这些心理冲动进入了接待室,引起了意识的注意,它就会成为意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类意识中有一些目前尚处于潜伏状态、但未来有可能成为意识的部分,这些被他称为意识。而那些一直被压抑、无法通过正常方式转变成意识的部分,就是无意识。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人类的整个意识系统比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是显意识,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的、也会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这部分内容只占到整座冰山的5%,而剩下的95%则潜藏在水面以下,这部分就是潜意识。即便是像牛顿、尼采、爱因斯坦这类天才人物,一生中对潜意识的开发量也不超过总量的10%。由此可见,潜意识可谓一座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宝藏。

讲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即便潜意识能量巨大,但是和本书的内容又有什么关联呢?这就引出了潜意识的主要作用——收集信息。

潜意识的主要作用就是收集各种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全部储存起来。这之后,潜意识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活动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能使大脑在面对各种未知情况时,依据之前储备好的信息做出应对准备,以此来完善大脑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潜意识类似于我们收放物品的储物间,它储存着我们人类遗传的本能和后天积累的经验,这些知识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当我们面对突发状况,需要用到这些信息时,它们就会及时出现,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

在研究微表情的时候,FBI发现,人们的应激表情动作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是人类传承至今的生物本能,第二是通过后天学习养成的行为习惯。而潜意识就包含了遗传本能和后天经验这两种信息来源。FBI还发现,人类的显意识是具有推理、选择功能的,它会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生活中所必需的或者想要得到的事物,比如住房、伴侣、工作等;而潜意识却不被人们的显意识所控制,它自行管理着人体的生物本能,比如心跳、消化系统、血液循环、正常呼吸等。

FBI发现,人的行为往往受习惯支配,而习惯正是潜意识的产物。当人在学习各项技能时,实际上是在显意识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做重复性动作,一直到这些动作在潜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为止。而这些痕迹一旦形成,就不再被显意识所操控,转而开始服从潜意识的支配。比如,当我们通过一遍遍的练习掌握了某个舞蹈动作,再表演舞蹈的时候,几乎就不需要显意识来提示我们该怎么做了,而是会随着音乐下意识地做出相应的舞姿;再比如跑步或者骑车,当我们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我们也不会再需要显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而是下意识地就做出了该做的动作。

这类研究结果对FBI的帮助是巨大的。试想一下,一个有组织的恐怖团伙在进行某项恐怖活动之前,一定是事先进行了周密的计划甚至多次的恐怖活动演练的,以此保证恐怖袭击计划能得以顺利实施。因此,当他们实际实施恐怖行动的时候,即便再精心地乔装打扮,也不能完全掩盖他们的目的,因为他们的潜意识还是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当他们看到警察或者接受通关时的安全检查的时候,无论他们怎样暗示自己冷静或者压抑自己的情绪故作镇定,都不能消除内在潜意识对自己的影响。所以,他们肯定会下意识地产生逃离或者躲避的反应,而这些下意识的反应或者说微表情,就是FBI判断对方是否可疑的重要依据。以上不仅仅只是推测,事实上,对潜意识的研究也确实曾为FBI打击犯罪及恐怖组织的行动立下过汗马功劳。

在《Lie to Me》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名女教师苏珊在家中被害,嫌犯是她所管理的班级中的16岁学生杰克。市长想让FBI对这起案件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并写成报告,以此来决定是否将杰克终身监禁。但是在与杰克的对话过程中,FBI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杀害自己老师的迹象。而且FBI还观察到,在提到老师的死亡的时候,杰克尽管表现平静,但是他在下意识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微表情,而这种表情是不应该出现在疑凶身上的。所以,FBI怀疑此案另有真凶,他们决定查出这起案件的真相。在调查中,FBI的探员们发现,该校的校长虽然非常配合FBI的审讯工作,并且对女教师的死表示出愤怒和惋惜,还对杰克涉嫌杀人表示痛惜,但与此同时,他下意识地流露出了紧张的微表情。于是,FBI的探员们认定校长一定在隐瞒着什么。

几日后,由于这起案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法院决定对杰克作出判决。无奈之下,FBI的探员们决定试探一下该校长。在校长办公室,FBI的探员在和校长握手问好后,开始先聊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随后,他们出其不意地严厉质问校长,是否杀害了苏珊,并且告知校长,FBI已经掌握了他涉嫌杀人的有力证据。这位校长先是吃了一惊,随后马上表现得十分愤怒,指责这名FBI探员的行为是诬告。而探员在认真观察了校长的表情之后,主动赔礼道歉,并和校长握手告别。在握手的一瞬间,探员感觉到,校长的手温和谈话开始前的那次握手有着明显差别,那时他的手是干燥温暖的,而现在则明显变得冰冷、潮湿。于是这名FBI探员断定,校长一定有着重大作案嫌疑。果然,在随后的调查中,FBI发现这名校长确实就是杀害苏珊的真凶,而他也最终对自己的谋杀行为供认不讳。

在这个案例中,FBI探员之所以能成功确定嫌疑人,就是因为该名校长在面对探员的时候,流露出了“紧张”的面部微表情和“恐惧”的身体微反应。之所以表现出紧张,是因为尽管这名嫌疑人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试图通过伪装出来的悲伤和愤怒掩盖自己的紧张,但是他的潜意识却是不受控制的,所以,他的面部自然闪现出了紧张的微表情,而这个表情恰好被FBI探员捕捉到了。在随后的试探中,变凉和出汗的手掌,则是嫌疑人在被探员说破心事的时候,自然产生的逃离反应的副产品。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当人们在产生逃离欲望的时候,潜意识会调节身体的血液循环,将更多的血液输送到腿部,以便为人们的逃离提供能量。正是因为血液的迅速转移,嫌疑人的手自然就开始变冷,再加上紧张情绪瞬间爆发,导致内分泌出现紊乱,手心就会出现汗迹。所以,FBI探员才由此确定,该名校长一定与苏珊的死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当人们受到刺激时,潜意识会下意识地支配身体做出反应,而这些反应是人类共有的本能反应。如果当事人试图压抑这种本能或者习惯性反应,那么潜意识还是会通过面部微表情或肢体微反应,将当事人的这种内心矛盾状态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