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未雨绸缪,提前掌握对方情报(1 / 1)

FBI谈判课 诸葛明 1298 字 29天前

搜集与分析情报是谈判的第一要务,这恰恰也是很多谈判者忽略的一点。在谈判之前,如果能掌握与对方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分析对方的心理需求,展露他的真实意图,我们才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谈判策略。做到对对方信息了如指掌,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谈判中取得先机,占有主动权,而且会提高谈判人员的信心,在谈判中做出更理智的决策。

从心理出发分析对方真正需求

在比利时某画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印度画商带来的三幅画被一个美国商人看中了,三幅画的标价为3000美元。美国商人因为价格偏高不肯购买,但又极为喜欢这三幅画,所以一时间谈判陷入僵局,双方都不肯让步。

在僵持之下,那位印度画商十分生气,怒气冲冲地当着美国商人的面烧掉了其中的一幅字画。美国商人看到心爱的字画被烧掉,心痛不已。看着剩下的两幅字画,美国商人赶忙问只有这两幅了,是不是价钱就少了。印度画商回答两幅画的价钱依然是3000美元。美国商人思考良久,最后拒绝了这个价格。这时,印度商人不慌不忙地又拿起其中一幅字画,将其在美国商人面前烧掉了。当他要在烧掉第三幅字画之前,美国商人赶忙祈求一定要留下第三幅。当他再次询问印度画商最后这幅字画的价格时,得到的结果却是9000美元,是三幅画价格的全部。最后,美国商人不得已只能以三倍的价钱买下这幅字画。

在这个例子中,印度画商之所以敢烧毁前两幅画,是因为他提前了解到美国商人是真心喜欢收藏字画的,知道美国商人的真正需求。所以他烧掉了前两幅,最后那幅字画就物以稀为贵,美国商人肯定不会舍弃的。

在从印度画商与美国商人的谈判过程中,印度画商之所以可以占得先机,是因为他一开始就了解到了对方心理的真正需求。一般在谈判过程中,仅仅通过观察对方获得的情报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谈判前掌握对方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推断对方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打破谈判僵局。

在谈判中能够弄清对方的真正需求,才可以探寻到他的实际需要。人对一种事物的志在必得,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有时还会受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

波顿在商业谈判中是位出色的谈判家,他作为一家大公司的代表去购买一座煤矿。波顿提前做好了谈判前的工作,搜集了矿产拥有者的资料,知道他很想将煤矿给卖出去。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也大概确定了这座煤矿所具有的价值。

本来满怀希望的波顿认为这次谈判会很顺利,没想到却并未如愿。矿主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坚持他所开出的价格,态度十分强硬,几乎没有还价的可能。矿主开出的价格让波顿很是为难,因为公司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波顿更为困惑的是矿主为什么如此坚持,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波顿试着请矿主吃了几顿饭,但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还是一无所获。波顿不想就此放弃,拿出这位矿主的资料仔细研究,终于在资料中发现了端倪。原来这位矿主有个朋友在前不久卖了一座和他差不多的煤矿,价格也是和矿主要求的一样。看到这里,波顿恍然大悟,知道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接着调查了矿主朋友卖出的那座煤矿,把两座煤矿信息都掌握在手。有了这些资料的帮助,波顿对这次的谈判胜券在握。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波顿开门见山问矿主坚持价格是不是受到朋友的影响。矿主大吃一惊,问波顿怎么会有如此说法。波顿简明地说出了他提出的价格和他朋友卖出煤矿的价钱一样,矿主听到后默认了,他认为他的煤矿和朋友的不相上下,价钱肯定也要差不多。波顿拿出两座煤矿的资料给矿主,阐明了两座煤矿的种类不同,他的煤矿虽然不比朋友的小,但煤矿中煤的品质却相差甚远,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没有那么高。

矿主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就不再坚持己见,与波顿最后达成协议。成交的价格既没有超出公司给的预算,也让那位矿主觉得自己没有吃亏,这场谈判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

人的需求和目的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在谈判中看似不可逆转的局面,如果细心观察保持冷静,通过对对方资料的了解,挖掘出其背后的心理需求,会给谈判带来一个豁然开朗的局面。

进行谈判的时候,谈判专家首先会考虑对方的生理需要,因为这与人的本能有关。比如一个人在饥饿的状态下,情绪是不稳定的,而且大脑思考能力会弱化很多。如果满足了对方的一些基本要求,他的警惕性也会放下很多,这样才会使谈判顺利很多。无论谈判方是什么人,谈判专家都要遵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你的谈判对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是罪犯也不例外。比如FBI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面对一些极端的恐怖分子,一般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谈判专家想要工作取得进展,不仅是对他们的信仰有所了解,还要尊重他们的信仰,取得他们的好感和认同。所以,了解人的心理需求,发现其真正动机,对于谈判是大有助益的。

情报搜集也可从兴趣入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并且希望可以得到满足。一旦有人可以帮忙达成愿望,就会对这个人产生特别的好感,会乐于同对方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一来,满足了他人爱好的人,也在其中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所以,在谈判之前,从对方的兴趣爱好入手也是制胜的重要一点。

纽约有家特别有名的面包店,布德就是这家面包店的老板。他认为自己店里的面包做得很成功,但是在这几年里,附近有一家大饭店却从来没有向他们订购过面包。布德为了打破这种状态,每周都会去这家大饭店找总经理约谈。有时为了谈判推销,经常入住在该饭店。但是不论布德怎么做,结果都微乎其微。

布德认真地分析了情况后,不再一味地注重销售和谈判策略,转而研究饭店总经理的兴趣爱好。通过一段时间资料收集与调查,布德发现总经理居然是棒球协会的成员,是个标准的棒球迷。随后,布德就对棒球的有关事物进行了总结分析,包括总经理喜欢的棒球员以及棒球赛的时间。

当布德再次见到总经理的时候,只字不提面包的事情,围绕棒球的话题进行交谈。这一话题引起了总经理的极大兴趣,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邀请布德加入棒球协会。这样与总经理接触了几回以后,饭店的采购部门就给布德打来了电话,让他将面包样品及价格送过去,一起协商探讨合作。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布德使用的各种推销战略都没有成功,最后找到总经理的兴趣点,投其所好,成功拿下了这笔订单。可见,了解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于谈判是多么的重要,在对局面束手无策的时候,有可能带来转折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