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司马昭来了(1 / 1)

皇帝病危了,一语成谶。可能是忧虑过多,可能是公事劳累,可能是小病积累,也可能是急病而发。

甘奇还在路上,最慌张的莫过于富弼与文彦博,人总会生病的,咳嗽而已,赵曙年富力强的,咳着咳着总是能好的,富弼与文彦博这般年纪了,谁年轻时候没咳嗽过?

谁能想到赵曙这般年纪,能咳着咳着要咳没了?

御医围着团团转,大臣们在大殿里一个个也在团团转,新皇帝这才登基多久啊?仁宗皇帝可是当了四十二年皇帝,新皇帝四年都还不到呢,这谁能预料到?

难道又要有新皇帝登基了?才刚刚站稳的脚跟,又要松动了?

这个问题,才是朝堂上的人真正担忧的问题。

富弼与文彦博自然也面临这个问题,赵仲针此时正在皇帝病榻之前伺候着,十八岁的小伙,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面临这个问题。

赵曙拉着赵仲针的手,语重心长慢慢叮嘱着:“皇儿啊,朕近来总想到一件事,皇家的女儿嫁出去了,却多不知人伦长幼,多飞扬跋扈,这事情朕每每想起,总觉得心有不安,本来准备抽空把此事说一说,立一些规矩,若是朕此番熬不过去,你一定要把此事着了。”

你说这皇帝,到得这种时候了,还操心这些小事。兴许赵曙心中还有期望,觉得自己说不定真的能病愈如初,还没有到托付江山社稷的时候。

赵仲针是连连点头:“嗯嗯,儿臣知晓的,父皇可万万不能说什么丧气话,疾病而已,人生总能遇上,父皇肯定过几日就会好转。”

“皇儿孝顺……”赵曙的眼泪,忍不住就流。这么一个人,真不是个坏人,奈何偏偏当了皇帝。若是不穿这一身龙袍,赵曙绝对是一个特别好的父亲长辈,特别好的邻里乡亲。

赵曙又慢慢说起一些事情,有的没的,要对赵宗汉好,要对大姑姑好,要对家人好,要对母亲好……

赵仲针不免也是泪流满面去安慰自己的父亲。

不知多久,赵仲针从病榻旁出来了,才出门,就被富弼与文彦博找上了。

三人进了偏厅落座,富弼问道:“颍王殿下,陛下可好?”

赵仲针摇摇头:“咳血越来越多,二位贤相,你们一定要想想办法,多找一些郎中来看看,救救父皇。”

富弼点着头:“老臣早已派人到处寻访名医,一定能治好陛下的疾病。”

赵仲针点着,略表欣慰。

文彦博开始说正事了:“倒也不知甘相公到哪里了,陛下说要托付许多事情与他,希望他能快点回来。”

赵仲针点点头:“是啊,这家国之事,离不开甘先生,若是甘先生一直留在京中帮衬,以甘先生之才,大事小事必然都妥妥当当,父皇当也能减轻许多公事忙碌,也能少一些忧虑,说不定这病就真的好了。”

小伙子似乎还对朝堂上的事情了解得不透彻,而且心思也简单了些。

文彦博与富弼此番找赵仲针,就是要了解赵仲针对甘奇的态度,听得赵仲针这么一说,两人已然皱眉。

富弼忍不住开口:“只可惜甘相乃是外戚驸马,朝中总是有人诟病此事……”

富弼说得是一脸的惋惜。

赵仲针闻言大大咧咧说道:“朝政之事,关系重大,自然是能者居之,甘先生可是状元及第,岂是一般外戚可比?甘先生这般大才,就当重用。近来我一直在家中苦读甘先生之大作,每读一本,皆是获益良多,醍醐灌顶。而今这朝堂,无人可比甘先生之才。”

赵仲针是一通夸,也如他心中所想,甘奇在他心中,那就是无人能及之才。

两个老头心中是翻江倒海,这还了得?

富弼点头一语:“嗯,甘相公之才,那自然是古今罕见。”

“二位贤相可还有事?”赵仲针问了一语。

富弼摆摆手:“无事无事,就是问问陛下情况。”

“那我就去了,父皇要见几位妹妹,我得赶紧去寻。”赵仲针是有差事才出来的。

赵仲针走了,富弼与文彦博两个对视几眼,默默无言。

过得片刻,文彦博才道:“倒也不知甘奇给颍王灌了什么迷魂汤……”

“事有不妙啊……”富弼惆怅一语。

文彦博想了一想:“有些事情得抓紧。”

富弼点点头,可不得抓紧吗?趁着赵曙还不糊涂,有些事得先做了,不然等到这位颍王殿下登基,那还了得?

得办,一刻都不能拖,两人立马去请见。

病榻上的皇帝自然得见两位宰相,两位宰相先问了问皇帝的身体状况,然后安慰皇帝一番。

赵曙倒是主动问了一句:“甘道坚到何处了?”

富弼答道:“还未收到最新的奏疏,兴许入了河东。”

“唉……甘道坚啊甘道坚……”赵曙叹息一语,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陛下,为保汴梁稳定,不若直接把他贬谪荆湖,免得他回来,又闹得汴梁人言鼎沸……”说这种直白话的,永远是文彦博。起初一方面就是为了压制汴梁城那些甚嚣尘上的各种言论,才出此下策,闹出一个皇帝病危,而今皇帝真的病危了,甘奇回来岂不是一个大麻烦?

赵曙想了想,说道:“若是这般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把甘道坚给贬了,岂不更是人言鼎沸?”

文彦博又道:“陛下,抗旨不遵,岂不就是罪名?”

赵曙有气无力摆摆手:“说不通啊,朕还是想见见他,让他回来吧,朕见见他,问问他。”

富弼也急了:“陛下,当为国计,为子孙计啊!”

“而今甘道坚在军中威望无两,在民间名声如日中天,还有那些年轻士子受他鼓动,对他马首是瞻。篡国之事,如司马懿,老而不死,历经几朝,子孙几代,就算那司马懿没有篡夺之心,但是架不住司马昭有路人皆知之心,架不住那司马懿的后代终究一朝……”文彦博已然把话说成这样了。

有道理吗?有道理!

赵曙却也有自己的道理:“好人坏人,善人恶人,终究要有一个评说。朕若是把他就这么贬了,世人皆会同情与他,反倒让他威望更甚。得想办法,你们得想办法,让他变成坏人恶人,让人心站在朕这一边。”

赵曙说的更有道理,这种事情,若是放在秦汉雄主,便是心思一坚,说把甘奇一刀砍了,绝无二话,今日就开始准备,只等甘奇入京的那一刻便是死期。可偏偏是这大宋,是英宗赵曙与状元甘奇。

与士大夫交易出来的皇权,掣肘太多。

乃至这个时候,连文彦博与富弼这般的人,都没有想过真把甘奇一刀宰了,还在想着如何把甘奇贬出去,贬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文彦博与富弼,也是士大夫,士大夫与士大夫,游戏规则就是这样的。

想办法,富弼与文彦博两人都在沉思,办法办法,天长日久的办法有许多,临时立马解决问题的办法,哪里有那么多?

特别是甘奇携大功而回,又不是打了败仗回来。

难上加难!

此时小太监李宪奔了进来,禀道:“陛下,永嘉公主临盆了,产了一子!”

这么好的消息,赵曙只是抬抬手,示意李宪出去。李宪本是带着一些喜悦而来,也期待皇帝可能听到自己妹妹生了个儿子,也会有些喜悦,哪里想到是这种反应,唯有悻悻而出。

甘奇生了个儿子,还是赵曙亲封的国公爷。这是一个又好又坏的消息。权势这种东西,最怕有继承,就像文彦博所言,司马懿没有篡曹魏,但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究还是篡了曹魏成了两晋。

文彦博百无禁忌:“陛下,司马昭可来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就是司马懿的儿子,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爸爸,是司马昭真正开始动手杀曹家皇帝的。

甘奇,沽名钓誉的事情,也许做得太过了,闹得这汴梁动辄士子沸腾、百姓议论纷纷。甘奇老是靠这种手段解决问题,总是把自己的人设做得太过完美。如今还在军中威望日高,被人如此疑虑,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甘奇自找的。

哪个皇帝能不忌惮有这么一个一呼百应的臣子?哪个皇帝能不忌惮一个能力如此出众还一呼百应的臣子?

历朝历代,那些官员,要么能力出众,便也不免私德有亏。要么德行出众,便也不免能力不足。要么能力德行都出众,但是不懂军事,不与军汉为伍。

可偏偏出了个甘道坚,啥啥都是他的了,这叫一个病榻之上的皇帝如何安心?

但是甘奇若不这样做,许多时候他又难以化险为夷,他一个汴梁城外的泼皮破落户,又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崛起?

万事万物,终究都是双刃剑。这大宋朝是与士大夫交易出来的皇权,但是这大宋朝,似乎真的容不下一家独大的门阀士族。而甘奇已然有一家独大的门阀趋势。

赵曙侧躺着,目光有些失神。

贬?圈禁?杀了?

赵曙挥挥手:“二位且出去吧,让朕想一想。”

想什么?终究还是病情问题,能熬过去,就不必做那被后世千年诟病的事情了,不必急着做什么坏人。

若是真的熬不过去了……

赵曙犹豫,犹豫不决。

若是真的熬不过去了……

再说,再说……

兴许想办法杀了吧?

赵曙躺在床上,还在犹豫。

赵仲针回来了,他兴冲冲进来禀报,说他几个妹妹都来了,就在门外等候召见。

赵曙摆了摆手,说道:“我儿,近前来。”

我儿,赵曙这话是他内心的写照。

赵仲针连忙近前,跪在榻旁:“父皇请说,儿臣听着呢。”

“你觉得甘道坚如何?”赵曙问着。

“父皇,甘先生自然是国之栋梁,其才其能,可称八斗。曹子建不过得天下才之八斗,甘先生不仅得天下才之八斗,还得天下能之八斗。”赵仲针显然不明深意,他还卖弄着自己的见解能力,把才与能分开来说。

“你会用他吗?”赵曙又问。

“父皇,您又是听谁说了什么,外戚驸马又如何?甘先生没当驸马之前,那可是实打实的状元及第。”赵仲针聪明,他可不会去说自己当皇帝了要怎么样,他真愿自己的父亲能熬过此遭。

“你用得好他吗?”赵曙又问。

“父皇这问得,儿臣哪里想过这些,不过尊师重道,便是应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甘先生与咱们乃是一家人,小姑姑也最是疼我。”赵仲针完全理会错了方向。

赵曙摇摇头:“我儿啊,你还小,太年轻。”

“嗯,父皇说得在理,儿臣最近是真觉得自己见识浅薄,就拿天下田赋之事来说,真了解了其中,便是朔夜难安。也可知父皇是何等殚精竭虑。”赵仲针是个好小伙,思进取,能自知。

“罢了,你不懂就不懂吧,有些事情也不该你来做,若是真要做了,这骂名也不该你背。”赵曙如此说着,云里雾里。

“父皇一心为国操劳,都积劳成疾了,哪里还有什么骂名,百姓只会记着父皇的好。”

“罢了,你出去吧,把你妹妹们都叫进来,朕要托付他们一些话语。”赵曙说着。就如他刚才所言,若果真要做那些背骂名的事情,不必带上儿子,让儿子做个千古流芳的皇帝吧……

总有一日,赵曙相信,这个儿子会懂得这一切。

那到底做还是不做呢?赵曙此时心中依旧没有定夺。

富弼与文彦博两人如油锅上熬煮一般,皇帝犹豫,他两才是真难受,文彦博已经把话说成那样了,皇帝依旧还在犹豫。

日子过着,皇帝病危,甘奇家门却人来人往,无数人听得消息,带着礼物上门拜见,要为甘奇喜得贵子而庆贺。

哪怕赵宗兰专门派人挡在门口,一个人都不见,依旧挡不住那些送礼之人,许多人甚至在门口放下礼物就跑。百姓哪里懂得那些?如今谁都知道甘相公立下大功而回,又与皇家沾亲带故,当初还是皇帝登基的重要支持者,此番再归,必然更是平步青云。

不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就算是普通一个道坚书院的学子,此时也该送上贺礼来拜,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礼节了。更何况其中还有无数钻营之人,小官小吏的,甚至外地官员,哪个不想来攀附一下?

赵宗兰刚生孩子,还在月子中,就开始操持这些事情,每一份礼物,只要留了落款,都派人原封不动送回去,赵宗兰是知道其中问题的。

奈何东西还是太多,人手不够不说,还有一些人名都不留。家中之物,早已堆积如山。

富弼文彦博,又走在入宫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