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疗效才是硬道理(1 / 1)

复制 新城 1636 字 8个月前

第92节、疗效才是硬道理畅把生产的事情交给赵海军,自己和傅教授投入了医抗癌药物的研究中,医院方面正在用畅舒公司的抗癌一号进行对其它癌症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从医院反馈的结果来看,这种药物对其它的癌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彻底根除。

因为从基因变异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癌症,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发病机理,但反应在基因序列上,还是有些许不同,这些不同就造成了不对症的药物不能彻底根除病灶的现象。

即使是这个结果,对畅舒公司和医院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手术、化疗等一些西医手段,这意味着能延长患者数年的甚至十余年的寿命。

相对以前的治疗手段,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针对白血病的抗癌二号药物的研究进展得比较顺利。

不过,这里说的顺利只是在研究思路和方向上,具体到配方上,大部分药物也是可用的,只是少部分需要调整,并且在剂量上也有所增减。

这项研究,如果没有李畅的变态的模拟仿真功能,即使找到了研究思路,要完全研究出合格的抗癌药物出来,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研制周期,并且还不一定能保证可以研制出来。

如果按照常规的试验方法,要对很多种药物的组合,药物的不同剂量的组合,这种遍历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大,其过程也是惊人的漫长。

李畅现在每天的生活节奏分成了几大块,上午去学校,这个学期选了生物工程系的本科课程的太多地学分,还是要花点时间去图书馆翻书。

对李畅来说,阅读就是翻书。

李畅开始想用一种变态的学习方法。

就是直接扫描图书,然后在大脑里复原图书,做过这种试验之后,李畅哭笑不得地发现,在大脑里,图书的存在形态是微结构,获得的信息只是图书的纸张和墨的信息,也可以把进行模式识别,把文字抽取出来,不过这样做怪累的。

还不如直接翻书来得爽快。

其实,在李畅看来,翻看散发着油墨气息的书本,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如果有力学系那边有赵教授的课就去听听,顺便把以前自学时碰到地问题向他讨教一番。

赵教授一周也就两次课,李畅每次都从赵教授的授课和其后的请教资讯获益良多。

经历了李畅几次魔鬼般的咨询之后,赵教授一见李畅也有点头疼。

因为只要有李畅在,课后的休息特定是取消了,中午节省了午饭钱,因为都是李畅请客吃饭。

可是吃了几次后,赵教授才发现李畅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从那以后,如果赶上中午饭,李畅客气地要请客,赵教授都会逃之夭夭。

跟他在一起吃饭,早晚会被他没完没了地问题弄得没了胃口。

朱珠母亲出院之后,基本上是在家隐居,很少下楼。

她现在是明星人物。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然后就会被一帮子人围上,被一堆的问题包围,最恐怖的是,有人会直接塞给她一个装满人民币的信封,然后问她要主治医生的电话、地址,或者托她的关系找医院的熟人。

经历了几次骚扰之后,她就很少下楼了。

在西部牛仔酒吧,朱珠的日子也不是很轻松,还真的有一些消息灵通地人士。

打听到那个癌症痊愈的患者的女儿是在这家酒吧工作,于是变着法子来接触朱珠,有很多人是来打听消息的真伪。

也有一些人是想找朱珠托关系。

好在李畅没有浮出水面,他们也不知道李畅和朱珠地关系。

所以,朱珠还能对付得了。

对于那些咨询事情真伪的人,朱珠自然实话实说,对于那些托关系的人,朱珠也想办法推辞了,送来的钱一分钱也不敢收。

虽然她知道只要自己开口,李畅铁定会同意的,可是,她不会向李畅开这个口的。

她觉得自己本来就帮不了他什么忙,就更不能给他添麻烦了。

并且,在她强烈的爱恋下伴生着的强烈的自尊也不想让李畅小看了自己。

不过,酒吧的营业额上升了不少。

在陈阳和张艳、赵基那里,朱珠也没有透露这场闹得纷纷扬扬地医疗界的大事的主角是李畅。

陈阳倒是猜到了几分,他对于李畅地本事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不过这个家伙还算是一个嘴严的人,朱珠不说,他也乐得沉默。

他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惹得李畅不高兴。

医院这边,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院长有远见,记者招待会之后,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热潮,马上进行病房的调配,在挤科室资源的情况下,把肿瘤科的病房数目扩大了一倍样,医院也根本招架不住蜂拥而来的病人。

最后,医院不得不贴出告示,只接受胃癌患者,因为目前最有效的、也是唯一治愈的,就是胃癌。

—每天院长都会收到一堆条子,接到无数个电话,亢奋之余,可怜的院长差点得了神经衰弱症,打电话写条子的这些人哪个都得罪不起,虽然这个医院是萧氏家族投资的私人医院,但也是对外营业的,也要面对各级的婆婆。

对于报纸上、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质疑的报道、攻击性的言语,赵海军按照李畅的要求,根本不加理会,也不直接与记者打交代。

赵海军做了一个更绝的事,他招聘了两个沉默寡言、脾气极好的人,用他们来对付蜂拥而来的记者,往往记者问了十个问题,这两个人还是一副沉思状,然后很潇洒地两手一摊,无可奉告四个字是他们对付记者的箴言、法宝。

也是因为畅舒的这种不合作态度,记者对这家公司有了些怨言,下笔之间也恶毒了些。

即使对公司进行正面报道的报社,笔下也很谨慎。

争论得越激烈,传播面就越广,知道的病人就越多,畅舒公司没有花一分广告费用,却造成了一个极好的广告效果,以至于在这件事之后,还有一些广告公司对畅舒公司的这种做法津津乐道,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广告策划,不做广告的广告,效果反而出乎意外的好。

不过,病人才不管这些,病人虽然也关心这种药物是否真的有效,也关心报道和传言的真伪。

但是他们有两种很基本的思路,一个思路是,反正癌症都是绝症,不管有没有效,先去看看,大不了花一点钱,去民间找偏方还要费不少功夫,冒不少风险呢,何况这至少还是正规的三级甲医院,出了什么问题也有负责的地方。

第二个思路是,这家医院和药品制造厂家跟一般的骗子不大一样,要换了其它医院,如果有这种灵丹妙药,广告早就做得铺天盖地了,哪里想这个医院那么低调。

病人对那些宣传如何如何有疗效的药物,如何如何包治百病的营养品早就有了很强的逆反心理,萧氏医院和畅舒公司的这种做法反而提高了在病人中的信誉度。

最让病人信服的是,这个医院控制入院的人数,每次只接受三十例病人,痊愈一个,再补充一个。

跟那些骗子医院的做法大相径庭。

人们的心态都是追涨不追落的,如果医院死乞白赖地要把病人拉进来,病人反而会心生疑虑。

现在发现这个医院的病床千金难求,病人家属反而铆足了劲想把病人安排进去。

这样的结果是催生了另外一个产业,挂号的黄牛党。

肿瘤科负责朱珠母亲治疗的主治医生的专家门诊一周只有两次,每天十个挂号单,每个挂号才十几元,而黑市已经涨到一千元一个,还有价无市。

而号称关系极铁,能安排病床的黄牛党,开出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万元。

随着第二例、第三例胃癌患者的痊愈,以及其它一些癌症患者的状态好转,媒体上的质疑和攻击渐渐减少,这些病人成了医院的义务宣传员。

毕竟,把病症根除才是硬道理,其它说什么都是假的。

如果这个时候还顶风而上,说些不中听的话,估计病人的怒火就会把这家媒体给拆了。

当抗癌二号的成功之日越来越逼近的时候,李畅发现了自己面对着一个更大的问题。

药材不够用了。

在研制抗癌一号的过程中,对药物的要求很高,很多药材必须要在特定的地方出产的才有用,并且有些药材对出产的年代也有要求,这样就大大限制了药材的来源。

毕竟,各个地方医药公司收购的药材也是良不齐,品级相差很大,即使都是同一品级的药材,其实质上的药效也有很大的差别。

虽然之前收购了不少,但是由于只是在研究阶段,收购的种类非常多,但是每种药材收购的数量却不多,并且试验的工作量很大,在试验过程中消耗的药材也不少。

而正式用到临床的药材,随着医院接收的病人越来越多,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如果能有自己的农庄,专门按要求严格种植药材,也许情况会好得多吧,李畅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