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隔阂(1 / 1)

宿世冤家 燕飞扬88 1200 字 1个月前

吴岫云最近这两日,有些惘然若失。殷岚忽然开始疏远她了。

她没有料想到,先前给殷岚和仇白之间做红娘的行为。在殷岚眼里,简直就是乱点鸳鸯谱。

在殷岚心里,从来都是觉得自己平凡到了极点。她和才貌双全的仇白之间,简直隔着一道银河。不说能走到一处,就是能说上几句话,对殷岚来说,都是幻想。

她不喜欢做白日梦。那样只会显得自己很可笑,也很可怜。

因为殷岚清楚得知道,她没有像别的千金小姐一样,有着出众的容貌。

她的脸,是带着一点婴儿肥的满月脸型。眼睛的形状过于细长。鼻头则很圆实,嘴唇也有些略厚。这些平庸的五官,凑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平淡无奇的面容。

她的身形,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身量未足,显得也不是特别得玲珑有致。

如果用吴岫云的审美来看。殷岚的容貌绝对算不上丑,甚至可以说是清秀端正。

但是这时的人,显然更喜欢长相艳丽的女子。上至皇宫里的杨丽妃,李家二奶奶邓丹若,下至红芍那样的丫鬟,环娘那样的伶人。美得越有侵略性,就越有人追捧。

所以,殷岚自小就对自己的容貌不太自信。

只是,自古以来,哪个少女不怀春?殷岚就算对自己再不自信,也会不由自主地恋慕长相英俊的男子。

而仇白出现的时机,实在太巧了。

十四五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对突然进入她生活圈的英俊男子,总会产生好奇,甚至好感。

然而她还保持着一惯来的清醒。在她看来,她和仇白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也不应该走到一起。

仇白那么好,值得更好的女子做他的伴侣。

吴岫云的贸然举动,打破了殷岚心里的平衡。

原本她可以毫无负担地默默景仰爱慕仇白。但是现在,她只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她的爱慕,显然已经对仇白造成了困扰。

这不是殷岚想要的结果。

她也知道,吴岫云这样做,是出于好意。但是她不喜欢。而她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就是疏远吴岫云。

这直接导致吴岫云很受伤。她很珍惜殷岚这个朋友。给殷岚和仇白牵线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对方好。

但是显然,她好心办了坏事。殷岚虽然看上去十分温柔敦厚,但也是有脾气,有态度的。

吴岫云转过这个弯,十分诚恳地向殷岚道了歉。可殷岚很不领情。丝毫没有要和缓二人关系的意思。

这样的局面。是曲清悠所乐见的。

造微斋统共就六个人。但是其中三位女史,分明自成一派,不大与她们几个官家小姐啰嗦。

剩下她们三个,姓吴的处处与她过不去,那殷小姐,偏又和姓吴的形影不离。可恨她在这造微斋,竟成了孤家寡人。

如今看着她们两个起了嫌隙,曲清悠如何不得意?甚至当时心里就起了拉拢的心思。“殷小姐,听说蒙兀国要派使者来我们大煜,恭贺圣上千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殷岚停下笔,转头望了曲清悠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这些都是朝廷事务,咱们不相干的,何必费心打听?”

曲清悠面皮一僵,勉强笑道:“我只不过好奇,白问一句罢了。再者,你祖父不是鸿胪寺卿吗?蒙兀使节的事,在你们家也不算什么机密……”

殷岚眉头一皱道:“我祖父在家里,从来不与我们小辈议论朝政。曲小姐问错人了。”

曲清悠自讨了个没趣,咬着唇把书翻得“哗哗”直响。引得对面几个女史暗暗摇头。

正在这时,有个尖细的嗓音在门口响起道:“昌邑郡王到~靖江郡王到~”

造微斋的几个人,都赶紧起身离席参拜。

吴岫云和他们打过交道,知道昌邑郡王对自己有成见,所以心里的那根弦,自他们进门以后,便一直绷着。

两位郡王在屋里的榻上落座以后,便和和气气地请她们几位也回座。

那几个女史,从前在宫里就见过两位郡王。且她们也是伺候过公主宫妃的老人。所以这时,也不见她们有多紧张。应答得都还算得体。

年龄最长的上官女史,以前掌管过元后礼仪。元后过世以后,便一直在尚宫局,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录。

虽则她现在的职位不如以前风光,但论资历,两位郡王也不好怠慢了她去。所以,他们问话的时候,大抵是由上官女史来作答的。

“不知几位女史,工作得可还习惯?各人手上的书,进展得如何了?”昌邑郡王和蔼地问道。

上官女史在座位上欠身答道:“回殿下的话。这里诸物俱备,贱妾们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至于着书的事,也都一刻不曾懈怠。二位殿下只管放心。”

昌邑郡王点头笑道:“那就好。”

说着又看向曲清悠几个,温声道:“你们几位都是鲁国公主引荐来的闺秀。才学上自不必说了,定是那万里挑一的隽秀。只是你们都是闺阁里的弱质,如今要日日坐班,倒是委屈你们了。”

这话说得十分冠冕动听。

可惜殷岚是个讷言的,并不善于说这些应酬话。而吴岫云对他心怀戒备,打定主意要在他面前低调些。

所以只有曲清悠接了他的话茬,笑道:“贱妾们哪里有殿下说得这般娇贵。这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和家里也没什么区别。”说完却手指掩着口,轻咳了一声。

昌邑郡王立时蹙眉关切道:“曲小姐身上不爽利吗?怎么我听得你方才咳了一声?”

曲清悠满面羞色道:“多谢殿下关心。贱妾只是觉得喉间有些发痒,并无别的不适。”

昌邑郡王哪里肯放过这个献殷勤的好机会。忙一脸担忧道:“要不要叫个太医来看看。近日天气寒冷,莫不是伤风了?”

曲清悠慌忙摆手道:“不用不用。这点小病,何劳太医专程跑一趟。”

说着又咬了下嘴唇,满脸愧色道:“殿下如此关心贱妾们的身体,可否请翰林院,替造微斋准备些火盆。毕竟这几位姑姑,和两位姐妹都身子单薄。经不住这外面的寒风。”

昌邑郡王的眼睛在其他几个人身上睃了一圈,见果然是曲清悠坐得离门口最近。相反,李家那新媳妇,反而坐在最里面。

于是不由说道:“曲小姐处处为别人着想,真是难能可贵。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知会翰林院。不能再让曲小姐受这寒风之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