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爆发性格:积蓄自己成大事的力量(1 / 1)

人生三力: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

将自己最弱的部分转化为最强的优势,这对我们任何人都是非常需要、而且应该具备的一大性格特点。请你大声地重复这句话,并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绝对是真实的,你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积极的思想能使一个人将自己的弱点视为一种挑战的机会。你可以将弱点转为最强的部分。这种转化的过程有点类似焊接金属一样,如果有一片金属破裂,经过焊接后,它反而比原来的金属更坚固。这是因为高度的热力使金属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更为严密的缘故。

对于你来讲,你想克服的弱点是什么?恐惧、生气、伤感、失望、沮丧、酗酒,还是女人?无论是什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它绝对不能永远打败你。记住了这一事实,你就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化为最强。

任何人只要愿意控制自己的弱点,愿意接受积极思想,都能做到这一点。信仰可以大大改变人的生活,新思想可以把旧的坏思想排挤出去。只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心的变化”实际是指意识的变化。

自我贬低很容易使人自卑,并且自弃。我对此深有体会。

为什么许多人会深陷于自卑情绪中而痛苦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性格中最常见的弱点之一便是他们并“不想要成功”。沿着这条思路发展下去,他们认为成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要保持成功的地位,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他们便故意或者无意地强调自己的弱点,显示出不如他人的样子。

事实上,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优点和弱点。问题是,你所强调的是自己的优点还是弱点?你靠什么来生存下去?如果着重在弱点方面,你将会愈来愈弱。如果你强调的是优点,你将会愈来愈坚强和自信。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易懂。

但是,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弱点与自我想象的弱点混为一谈。学习如何接受自我是克服弱点的第一步。大多数有自卑感的人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自我身上,也就是将目光放在弱点上。对不重要的事也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以为每个人都在注意这些事,其实并不是如此。

许多人经常找出自己性格上的小缺点,自认为这就是缺点,然后又费尽心机,使自己相信,“因为这个弱点,所以不能成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功、快乐和坚强。所以你必须决定,你打算要突出哪一方面,这一决定权在于你。一旦你选择突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卑的性格便会消失,一种强而有力的能力便会取代你的缺陷及弱点。这就是性格原理!

《后汉书》中说:“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有大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你才能看轻自己所重的,看重天下所轻的。曾国藩以为人生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忧天下”两大精神。

曾国藩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也就是说要志当存远。曾国藩的高远志向,就是要匡时救世,澄清天下,成为国家的藩篱。

曾国藩朝考一等,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置身词林,抱有澄清天下之志,因改名国藩,为国家藩篱之意。

读书做官,升官发财,在当时几乎弥漫在所有读书人的心目中,牢不可破,可是曾国藩是一个例外。

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年龄不过三十多岁,他便发誓不发财。道光二十九年,他致书九弟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从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章明鉴临,予不食言。

曾国藩一生发誓不发财,几十年节俭自守,不逾越一寸一分。因此他虽官至总督,每日吃饭,以一荤为主,有客始略增之。时人号为“一品宰相”,布袍鞋袜,均由夫人媳妇为之。他30岁时,曾制一件缎马褂,唯遇新年及庆贺时着之,藏之30年,不再另制,他曾说:“古语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以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

怎样才能树立一种“民胞物与”、“内圣外王”的君子之志呢?曾国藩认为君子应广其识,他说,“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并说:井底之蛙,所窥几何,而自以为绝伦之学;辽东之豕,所异几何,而自以为盖世之勋。此皆识浅而易以自足者也。的确,做一个井底之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但对强者来说,则要站在一定的人生高度去打量天下,立志有所大作为。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六弟在一次考试中受到挫折,于是就抱怨自己时乖命蹇,牢骚满腹,曾国藩知晓后对他立志之小感到很可笑,以为六弟所忧虑的事情太不值得一提了!劝告他人生境界各有不同,何必以科名为胜败定评!六弟收到信后果然振作起来,不再循人故辙,而另辟人生蹊径。人生不可毁志,志是成功之动力!

忍受艰苦,终会有立得住的一天

人生的险关到底有几重,第一重就是不误入陷阱,第二重就是走出错误。凡是不以此为戒者,都无法挺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成大事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坚持不懈,他们可能会有感到疲倦的时候,但是总能想着坚持、坚持再坚持,挺一下就能渡过难关。事实也正是这样,不坚持,不忍耐,怎么能战胜大小困难?可惜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被困难阻挡在成大事者的大门之外。

可以说,坚韧是解决一切困难的钥匙,试问诸事百业,有哪一种可以不经坚韧的努力而获成功呢?

获取成功性格有三种类型:一是盼望获取成功性格;二是等待获取成功性格;三是继续获取成功性格。曾国藩经历过这三种获取成功性格的类型,带着成就霸业的理想,走出湘江土地,最后成为一代重臣。这难道不是获取成功性格吗?要想一下获取成功性格,太困难了,只有分几步走,分几次做才能胸中有数,获取成功性格。

曾国藩信奉“运气”,同时认为“运气”不是凭空而来的。他还承认成功与否,天意占很大成分,但又认为人谋仍起很大作用。

一次,曾国藩在深入探讨朱熹有大成就所经历的艰辛过程之后,深有感触地说道:“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在曾国藩看来,只有经过火炼的才是好金子,只有经过大波折、大磨难得来的成功才可以持久。

中国有句成语——居安思危,实际是讲泰极否来,盛衰可以循环往复的道理。因此,把握顺境,不安于顺境,在安稳中忧虑危险会随时到来,使人保持警惧状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总是顺境,同时也不可能总是逆境,长时间的逆境会让人看不到希望,而放弃努力,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成为环境的附庸;如果顺境长了,也会滋长好逸恶劳、安于现状的习气。在此,曾国藩提出了“守骏莫如跛”的观点,他说:东坡“守骏莫如跛”五字,凡技皆当知之,若一味骏快奔放,必有颠踬之时。一向贪美名,必有大污辱之事。余以“求阙”名斋,即求自有缺陷不满之处,亦“守骏莫如跛”之意也。因此曾国藩特别主张,在艰苦难耐之时须在“积劳”二字上着力。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曾国荃的湘军在对天京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围困之后,好不容易在十一月初五日晚上用地道轰陷太平军坚守的天京城墙十余丈,但却被太平军将士奋力抢堵,使湘军伤亡三百多人,使天京的攻克更感到遥遥无期,面对如此不顺之境遇,什么人都会丧失信心,倍感焦躁,何况曾国荃更是一个凡事受不得挫折急于求成之人,而在这时,曾国藩却写信给他的弟弟,告诫说: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权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此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者即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算十分公道,然而不可恃也。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不求顺境,其实就是指如何对待运气不来时的逆境,而逆境中的坚忍耐力则是人们成功的一个必备素质。在曾国藩看来,“运气不来,徒然怄气”是无用的。帮人则委曲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独立则劳心苦力,尚未必果能自立。如真能受委屈,能吃辛苦,则家庭亦未始不可处也。也就是,在逆境中,如果支撑得住,终会有立得住的一天,有柳暗花明的未来。

在最困难之时,更要顽强自助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若是心中产生自怨自艾的想法,将会招致严重的挫折感。这就是极度脆弱的性格!极度脆弱的性格会长久地深植在我们身上,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上表现出来。一旦你的脑海中,充满失败的感觉后,你的外在行为将会表现得和你的想法一致,而且愈陷愈深。由此,我们开始变得更加脆弱!

这种情况会持续且愈变愈糟,除非你的脆弱性格能消除。以销售员为例,当他处于长期的业务低潮后,若是能创下一笔惊人的销售业绩,则在他心中长久以来的低落情绪,将可戏剧性地一扫而空。

自我肯定能诱发光明积极、活泼开朗的性格而渐渐奠定信心的基石,有了自信为基础等于向成为英雄豪杰的目标迈开一大步,因此而成功立业的类型真是细数不尽。

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他认为:一个人获取成功性格要靠能力和智力,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三大法宝——立志、忍耐和明心。

咸丰五年(1855),自从罗泽南等离开江西以后,曾国藩在江西的处境更是一天比一天坏。在这种危急时刻,曾国藩认为首先要“自救”,那就是加强自身建设,苦练自身的硬功。在内湖水师缺乏一位得力的统领,几位军官都是平平之才的情况下,曾国藩只好让李元度兼辖水师事。

曾国藩不断地给李元度写信,教他如何带勇、如何列阵打仗。在8月28日的信函中,曾国藩写道:兹特有数事叮嘱,千万不能忘记:

第一,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主计,但能使我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

第二,哨探严明。离贼既近,时时做敌来扑营之想。敌来之路、应敌之路、埋伏之路、胜伏追击之路,一一探明,切勿孟浪。

第三,禀报详实。不可专好吉祥话,遇有小事不如意,辄讳言之。

第四,痛陈客气。未经敌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之人也是如此,如果有了一些阅历,便自然觉得我军处处都是漏洞无一可恃,也就不轻言战了。

写了这些,曾国藩仍然不放心。他想起上年写的《水师得胜歌》在军中影响很好,既通俗又实用,便再花几天的功夫,写出了一首《陆军得胜歌》。歌中讲到了湘军陆师在扎营、打仗、行军、法纪、装备和训练等六个方面所应注意的事项。

尽管曾国藩如此苦口婆心,但李元度仍然不能将他的陆师部队训练成能战敢战之师。曾国藩吃不香、睡不熟,他预感总有一天会出大事。

在陆师方面,湘军在江西的两支主力,统领也都不很出色。周凤山马马虎虎,只能说还算过得去。至于李元度,简直是一个书呆子,而且不可教。曾国藩花在他身上的心血最多,他也让曾国藩最不放心。因此,曾国藩在自救的同时,还必须求救。

曾国藩首先写信给湖北的胡林翼和罗泽南,请求罗泽南率部重回江西救援,以解他及其驻江西湘军的坐困之危。同胡林翼函商,则是打算将彭玉麟调到江西来充内湖水师统领。胡林翼知道彭玉麟与杨载福矛盾甚深,尽管经过别人的苦心调解,但仍不能尽释前嫌,也正愁如何安置他,所以便非常痛快地同意了曾国藩的要求。可这个彭玉麟是个极重乡情、特重孝道的人,他提出在去江西之前要先回一趟湖南衡阳老家省亲,这样来回折腾,直到1856年初才赶到江西南康,曾国藩总算是身边有了一位可以依赖的水师将领。

但湘军在江西樟树镇很快遭到太平军袭击而大败。樟树镇位于吉安与南昌之间,是赣南重镇,南昌南路的重要屏障。1856年2月,周凤山风闻石达开率部来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全部营盘竟在一天之内丢失无遗,大量的官弁和勇丁溃向南昌。

曾国藩闻讯之下,惊骇不已。从南康乘坐一艘小舟,急速赶到南昌,收拾残局。他过去曾立下一条规矩,凡是溃散的勇丁,一律不准重新招募入营,而这一次他看太平军来势凶猛,而自己手下又再无可战之军,回湖南重新招募更是远水不解近渴,最后只得违背定制,将溃勇重新招集起来,编组成军。然而,他决定将统领革职,另委贡虎臣和毕金科为统领。

在这个时候,曾国藩一面写奏折请求咸丰帝同意将从自己身边调走的罗泽南、刘蓉的善战之师重新调回江西,但却遭到了咸丰帝的拒绝。同时还一面分别写信给胡林翼和罗泽南,希望他们能够同情他的处境,救人于危难之中。

罗泽南回信曾国藩,谈了自己的想法,表示一旦武汉攻克,即率部东下,与曾国藩等会师于九江。

胡林翼也不愿意罗泽南离开湖北。他在给清廷奏折中表示,武汉即将攻克,希望罗泽南一军再在湖北停留十天半月,保证到时候就一定可以占领武昌。因此十天半月之后,他就派出得力部队东下救援江西。

但不久罗泽南战死,太平军在江西节节进军,曾国藩更加困难重重。当年5月,曾国华等从武昌出发,经湖北威宁、蒲圻、崇阳入江西义宁,于8月抵达瑞州城下。

同时,曾国藩的另一个弟弟曾国荃,也在骆秉璋和左宗棠等人的授意之下,募勇2000人,配以樟树镇败将周凤山回湖南所募道州勇2000,合共4000人,组成一军,由湖南东攻江西吉安,称之为吉字营。

这样,到1856年9月,湖南、湖北两省先后组织了三支部队共计一万三千余人援赣。这些湘军部队的到来,使奄奄一息的曾国藩又抓住了几根救命稻草。

心力憔瘁的曾国藩看见太平军从江西战场上大量撤出,一开始感到迷惑不解。但很快,他派到天京城中的密探就发来了消息,将天京内讧的情况告诉了他。

求救、自救,天机终于使曾国藩渡过了大灾难。

这一过程给我们成功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一是在艰难时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的抱怨是无用的;二是在困难时刻重要的还是要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办法,哪些是自己能办的,哪些是需借助他人的,在此前提下去努力经营,或可有“山穷水复”的一日,至于天机则是不可企及的。

曾国藩的一生是成功的,因为他有自己获取成功性格的意愿,并靠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惊世的伟大成功者。在他的一生中,处处留下了关于获取成功性格的忠告,假如把他的忠告概括为一句话,即为:一个人获取成功性格要靠能力和智力,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三大法宝——立志、忍耐和民心。

遇到危难,不能畏缩,为什么呢?世上有多少人都被危险吓倒,越不过这道关。实际上,身处危难,才能更加迸发获取成功性格的欲望和**,更加考验一个人挑战危难的硬功。曾国藩获取成功性格的硬功在于:磨砺身心,顽强自助。

咬牙待机,寻找崛起之路

自暴自弃即是自毁的一种方式。这种人的性格是:为自己的不求上进找借口!处在逆境中,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逆境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逆境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弃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

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失败,容易令人心情黯然,自暴自弃,然而有人却说:“这算不了什么!”仍旧继续奋斗。但是一般人,往往要为失败寻找种种理由自欺欺人。

秉持这种态度而死不认错的人,处世为人必难以心怀善念。因为周围人们的反应,会影响他脆弱的心,以致陷入恶性漩涡,不能自拔。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失败本是人生旅途中难免的事,不要惧怕失败,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只要尽了力,便问心无愧。另一方面,探寻失败的原因,也要用光明磊落的态度,别人才会对你的作风有所谅解。

你将发现,借口很好地向你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能不断进取,而有的人却原地踏步。你也将发现,借口千姿百态,其中最糟糕的莫过以健康、智力、年龄和运气等为借口,越是成功的人,越极少寻找借口。而那些停滞不前的人却总有无限的借口可寻。平庸的人总能很快地自我辩解为什么他没有或不能成功。

研究成功者的生活,你将发现,所有通常人所找的借口,在这些成功者的生活中**然无存。

曾国藩对待自己的一生,从不马虎,不给自己找借口,一日三省是他的基本功。他告诫自己要想获取成功性格,必须遇到挫折不气馁,要能咬紧牙根,苦苦度日,是为了等待出头之日。

屋漏偏逢连夜雨。曾国藩被削除兵权,在家闲居,感到百无聊赖。偏偏在这时,左宗棠骂他的话又传到了他的耳中,他不禁火冒三丈。作为一个理学家,他最讲究诚信二字,平时总是“诚信”不离口,现在左宗棠骂他不诚无信,真是刺到了他的痛处。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到了晚上,躺在**,他又想,左宗棠说得也有道理,自己的确有做得过分的地方。理亏心虚,无言以对。

从此,曾国藩落下了失眠的毛病。

从此,曾国藩在内心中对左宗棠总有一丝抹不去的怨恨。多少年之后,他还是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生平以诚以信,左季高乃怪罪我欺诈无信,故此心不免耿耿。”

由于心情不好,曾国藩在家中性情暴躁,言语粗鲁。他常因细微小事就大发雷霆,怒斥几位弟媳,谩骂几位弟弟。他与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闹过别扭。曾府上下,大家都怕见到他,也都不愿意见到他,气氛甚是紧张。

江西战场上的湘军,不时有些消息传到曾府来:

1857年9月2日,湘军攻占瑞州。

1858年1月22日,刘长佑等部占领临江府城。

1858年5月19日,李续宾、杨载福等部湘军水陆师攻陷九江城。

1858年6月1日,刘坤一部攻占抚州城。

1858年6月5日,由王开化、张运兰接替王錱指挥的老湘营攻占建昌府。

这些消息并不能使曾国藩高兴起来。相反,却使得他心情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坐立不安。尽管取得这些胜利的湘军部队大多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但现在这些部队所取得的战功已与他无缘。特别是攻打九江城,他曾经为之耗费了极大的心血,但留给人的只是屯兵坚城长期无功的讥讽。现在是胡林翼指挥湘军攻破了这座坚城,李续宾、杨载福等人并因此纷纷升官,他的心里当然不好受。

他还有一个很大的忧虑。据他的估计,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将在一年的时间内结束。到时候,安庆将攻克,南京也会被占领。这可是对清朝的再造之功,一定有一批人可以因此封王侯,扬名史册。以他现在的这种处境,怕是不能分享到这份胜利的果实了。他的心里当然非常着急。在给曾国荃的信中,他写道:近来胡润芝等人皆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我一人素有微抱,此次却殊无长进。愿我弟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则不特为兄补救前失,且可以为我父增光于九泉。曾国藩怀有一颗强烈的入世之心,却处在一种无事可做的出世状态,在自我矛盾之中煎熬度日。命运之神在戏弄着他,他只好咬牙待机,寻找新的崛起之路。

△曾氏忍耐性格之解密(一)

忍耐下去,就会有收获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做事的忍耐性,不急不躁,咬着牙关,大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勇气。这一点是曾国藩性格的一大特点。的确,人生中不可能一看风顺,当你的人生目标受阻的时候,必须相信“忍耐下去,就会有收获”这句话,因为忍耐、忍耐,再忍耐,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忍耐一下的努力之中。不妨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日本的名人市村清池在青年时代担任富国人寿熊本分公司的推销员,每天到处奔波拜访,可是连一张合约都没签成。因为保险在当时是很不受欢迎的一种行业。

在68天之间,他一件契约也没签成,保险业又没有固定薪水,只有少数的车马费,就算他想节约一点过日子,仍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到了最后,已经心灰意冷的市村清池就同太太商量准备连夜赶回东京,不再继续拉保险了。此时他的妻子却含泪对他说:“一个星期,只要再努力一个星期看看,如果真不行的话……”

第二天,他又重新鼓起精神到某位校长家拜访,这次终于成功了。后来他曾描述当时的情形说:“我在按铃之际所以提不起勇气的原因是,已经来过七、八次了,对方觉得很不耐烦,这次再打扰人家一定没有好脸色看。哪知对方那个时候已准备投保了,可以说只差一张契约还没签而已。假如在那一刻我就这样过门不入,我想那张契约也就签不到了。”

在签了那张契约之后,又接二连三有不少契约接踵而来,而且投保的人也和以前完全不同,都是主动表示愿意投保,许多人的自愿投保给他带来无比的勇气与精神,在一月内他的业绩就一跃而成为富国人寿的佼佼者。

也许你不比别人聪明,也许你有某种缺陷,但你却不一定不如别人成功,只要你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忍耐。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两只青蛙觅食中,不小心掉进了路边一只牛奶罐里,牛奶罐里还有为数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

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全完了,这么高的一只牛奶罐啊,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只青蛙在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时,并没有一任自己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够跳出去。它每时每刻都在鼓起勇气,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奋起、跳跃——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每一次的搏击与奋斗里。

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发现脚下黏稠的牛奶变得坚实起来。原来,它的反复践踏和跳动,已经把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不懈地奋斗和挣扎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它从牛奶罐里轻盈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绿色的池塘里,而那一只沉没的青蛙就那样留在了那块奶酪里,它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机会逃离险境。“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原则不仅对别人很有用,当然对你也很有用。

决心获得成功的人都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断地努力得来的。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进攻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的顾客造成的。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的。

忍耐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最好的戒烟方法就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有许多人用这种方法戒烟,成功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下一个小时抽烟而已。当这个小时结束时,只需把他的决心改在下一小时就行了。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轻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除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受受不了。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实现任何目标都必须忍耐下去。对于那些初级经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是“使自己向前跨一步”的好机会。推销员每促成一笔交易,就为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积累了条件。

教授的每一次演讲,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名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根基与雄厚的实力。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是由一块块独立的石块砌成的,石块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曾氏求强性格之解密(二)

忍耐最需要打起精神曾国藩以忍耐著称,遇到难事总是用坚忍的心态去应对,这是因为他拒绝过一种得过且过的日子。在他看来,世上伟大的事业,绝非那些做事“得过且过”的人所能完成的,只有那些意志坚决、不辞辛苦、十分热心的人才能完成这些事业。一个有生气、有计划、有远大目光的人,一定会不辞任何劳苦,聚精会神地向前迈进。他们从来不会想到“得过且过”这些话。

有许多颓废的人,总是得过且过的性格在蔓延,他们常常对他人说:“得过且过吧!”“只要不饿肚子就行了!”“只要不被撤职就够了!”这种人无异于承认自己没有生机。他们简直已经脱离了世人的生活,至于“进步”和“成功”那更是想也不必想了。

打起精神来!它虽然未必能够使你立刻有所收获,或得到物质上的安慰,但它能够充实你的生活,使你获得无限的乐趣,这是千真万确的。

你无论做什么事,不打起精神来就绝不会有所进步。你必须全神贯注,竭尽所有的精力和脑力去完成它,务必使你的能力每天都有的进步,因为我们每天从事的工作都可以训练和发展我们的才能。一个人如能打定如此坚决的主意,那他的收获一定不会仅够“填饱肚子”的。

试想,一个画家想完成一幅名作,但他一提起笔来就心不在焉,有气无力地东涂一笔,西抹一下,他会成功吗?一位大诗人,想写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诗;一个名作家,想写一本名震天下的杰作;一个科学家,想研究出一个有利于人类的高深学理,如果他们整日无精打采地草草从事,这些愿望会成为现实吗?

雷纳斯·格利雷先生说,做事若想达到最优境地,就得有远大的眼光和热诚的心志。一个有生气、有计划、有远大目光的人,一定会不辞任何劳苦,聚精会神地向前迈进。他们从来不会想到“得过且过”这些话。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崭新的,每天都在有计划地进步,他们只知向前跨,不管自己是走了一寸还是一尺,最重要的是不断取得进步,他们无时不在处心积虑地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唯恐成为一个仅能填饱肚子的人。

大音乐家奥里·布尔与他的提琴的故事,实在是一般工作者最好的榜样。这位名震全球的音乐家一演奏起他的曲目,听众们就会惊叹不已。可是他们不知道他所下的苦心。当他还只有8岁时,常常深夜起床,拿出一只红色小提琴,奏起他日思夜慕的歌曲。直到长大成人,从没离开过它。他奏出那优美婉转的歌声,真不知倾倒了多少听众,使他们像被飓风吹动的草木一般,跟着乐声舞动起来;又不知使多少听众受到了极大的感化,养成优美的性格。它的声音好像微风送出的一阵阵花香,使无数听众忘了一切烦恼辛劳,如登仙境。

布尔是怎样成功的?有谁曾想到从小父亲就反对他学提琴,贫穷与疾病也紧紧地压迫他。正因为他有热诚和专心,所以终能打破一切障碍,闻名世界。我们随时都可以碰到这样的人:他们似乎专门在等待人家去强迫自己工作。他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广博才识与能力,毫无所知;他们一点也没估计过自己身体里究竟藏着多少才智与力量,遇到任何事,只知拿出一小部分力量来敷衍。他们似乎情愿永远守在空谷,不肯攀登山巅;他们不愿张开眼来,把广大而宏伟的宇宙看个清楚。

任何人如果遇事不肯振作精神、不用热诚态度、不使出全身能力、不觉悟到长此以往将前途可悲,那他绝不会有什么成就。

有许多人好像生来就非依靠别人不可。他们情愿忍受任何环境的束缚,不知反抗。他们到了自己非做主不可时,却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毫无自信心,任何事都得请别人来帮忙、来决定。他们连想一想“让自己做主试试看”的勇气也没有,他们从不知怎样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糟蹋自己的本领,遇到必须负责的事情时,就连忙退避三舍,恨不得立刻有人出来指示他、帮助他、护佑他。

在那些偷闲苟安,怠惰愚蠢的人的眼里,世上一切好的位置、有出息的事业都已宣告客满。是的,这种怠惰成性的人,随便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他们的立足之地。社会上各处急切需要的,是那些肯领头、敢于奋斗、有主见的人。一个大有前途,随处可以立足的人,应该有思想、能判断、善独创、刻苦耐劳。那些专门埋怨没有机会或命运不济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成功。

只有懦弱无能的人,才一天到晚埋怨没有事情可做。那些自信靠自己的力量必能获得适当位置的人,从不跑到人家面前诉苦,只会自己埋头苦干。

有些青年常会这样想:“我不预备做一个头等人,只要做一个次等人就够了。我也不妄想获得一个头等的、薪资高的位置,只要有一个次等的位置就很称心了。”这种人真不是一个见识高超的人。其实他们要做次等人,真是容易得很,只要故意不拿出头等人所需要的能力就行了。可是他们必须知道,现在社会上最令人感到人满为患而像滞销的劣货一般搁浅的,大都是怀着这种心理的次等人!

当然,你既然得不到头等位置,就只得找一个次等的位置将就一下了。可是,我想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许可,你当然希望穿最好的衣服,吃上好的食物。即使你舍不得穿戴,舍不得吃,至少你的心里是喜欢高级的。

次等的人正如次等物品一样,除非别人得不到头等的,才不得不用次等货来将就一下。可是用人者却大都希望找到头等的人。

一个人唯有自己用奋斗——不辞艰苦的奋斗谋到的位置,才算得上光荣,才能获得人家的信任和钦佩。如果你现在的位置并非亲自经过苦干而谋到的,那你做起事来一定会大感乏味。如果你现在有高于他人之上的位置,但完全是靠父亲的面子得来的,如果没有亲友的帮助,你在这个高位上一定会感到生疏难做,再也提不起兴趣。因为一个不是按部就班谋得的位置,决非浅陋的学识、粗浮的才干而能胜任的。你势必到处碰壁,那时你仍愿意在这种位置上干下去吗?!

这简直是一幕悲剧:一个富商把他的孩子安插在自己开设或合伙开设的一家商店里。他毫无本领,但位置却高人一等。在他底下干事的员工,差不多都比他努力,而且经验丰富。试想,这位富商的儿子如果稍具见识,他将会怎样想呢?他一定会感到羞惭而没脸见人。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所占据的位置,实在应该由一位经过多年奋斗、资格老、能力强的人来担任,可是现在他单靠着家世,不劳而获。只要他一旦明白过来,一定就会觉得自己太没有自尊心,太没脸挺起胸膛走在他人面前了。

请记住:当你信得过自己的头脑,确有资格胜任你所愿做的位置时;你确信自己一谋到那个位置,一定能够胜任愉快、能够有所建树时,就不要再灰心,不要再怕苦,不要再暴躁,不要再埋怨自己升得太慢了。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干下去,你应该像评判员对于竞赛者那样严格地注视着自己,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合格于你所期待的人才行。你必须知道,一个不是靠自己埋头苦干,不是用自己的功绩垒起的位置,永远是没有意思、没有价值的,也是难以保住的。当然,得过且过的人也会这样,因为这“次一等”、“休息一下”等都是成大事的性格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