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 / 1)

思维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思维操作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目际状态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就是说,问题的解决是从初始状态出发,搜寻恰当的道路,寻找适宜的手段,借助于一系列的中间状态来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比如要解决如下图所示的叫作“河内塔”的问题。在上面的图中,柱子A上面是4个圆盘。这就是问题的目标状态。要求我们把4个圆盘倒到柱子C上,如下面的图所示的那样。这就是问题的目标状态。其间,我们动脑动手的过程,就是中间状态。

解决任何问题都要经历这样三个状态。我们通过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再来体会一下这三个状态。

在一个叫作玛尔国的国土上居住着两种人:说谎者和说真话者,说谎者永远说谎,说真话者永远说真话。假如你是新近上任的驻玛尔国的大使,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地方办的鸡尾酒会。你一边饮着该国酿造的酒,一边跟该国最卓越的三位公民约安、肖恩和彼得交谈。在谈话中,约安谈到肖恩和彼得都是说谎者,而肖恩强烈地否认自己是说谎者,可是,彼得却说肖恩的确是一个说谎者。根据上述三个人的话,你能够断定这三个人之中,谁肯定是说谎者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述假设开始:假定约安是说真话者。那么,肖恩和彼得都是说谎者。可是,肖恩和彼得对同样一件事实的描述却截然相反——肖恩说自己不是说谎者,彼得却说肖恩是说谎者。由于肖恩只能是两种人中的一种,所以必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肖恩和彼得两人之中必有一个说的是真话。据此认定开始的假设是错的。因此得出结论:约安肯定是说谎者,而肖恩和彼得,一个是说真话的,另一个说假话的人。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初始状态是已经给出的问题线索,目标状态则是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结果。由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思考过程便是中间状态。

在解决问题的中间状态,我们一般采取如下的一些思维策略。

一是尝试错误式。就是通过尝试,淘汰错误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是我们通常都会用到的策略。

一是目标分解式。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这样先达到小的目标状态,逐步使整个问题得到解决。

一是直觉顿悟式。就是似乎没有思维的进程,而是突然地直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平时说的灵感来了,就是这样。关于灵感,在开发创造力一章将有较详细的讨论,这里就不谈了。

一是树状搜寻式。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思路如同一颗树一样,我们的思路沿着各个树枝,逐层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这样一来这棵“树”所占的空间似乎不小,而实际上,我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选择了那条最短到路线。

上面几种策略,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综合使用的,比如一边搜索,一边尝试。

由于“树状搜寻式”似乎不太好理解,下面专门结合实例再谈谈。

下图所示,就是一个“树状搜寻式”策略解决问题的实例。A图里面是8个数字,这就是问题的初始状态。要求利用空格移动数字,直到B图的样子,这是问题的目标状态。

由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解决问题的中间过程,也就是我们的思路按照树状线索搜寻的过程,直观地表达出来正如下图所示。不过,事实上我们搜寻的时候,许多思路都会省略,我们会很快就找到那条由初始状态通往目标状态最短的线路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对我们更有重要意义的是,找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便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节的中心内容。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大而言之不外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从客观方面说,也就是从问题的情境因素说,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一是呈现方式。

这个因素就是指问题呈现给我们的知觉方式。呈现的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不同。问题呈现的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也就越容易解决。相反,问题呈现的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越远,问题解决起来也就越困难。

下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问与圆形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具体如下图所示。

大量实验的结果发现:虽然上面两图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但是,被试在解决图a问题时出错多,而在解决图b问题时出错少。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呈现方式的不同。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在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抓住问题的实质,不被呈现方式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是多余信息。

什么叫多余信息?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有是什么影响?我们先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以便理解。

有一个人用60元钱买了一匹马,然后以70元的价钱卖了出去。卖完之后又后悔了,想把马买再回来,但人家要收他80元钱。他的钱不够,于是他找别人借了10元钱,凑足80元把马买了回来。不久,他又把马卖了,卖了90元。要问的是:在这两买两卖中,他赔了多少钱,还是赚了多少钱?请快速回答。

供选择的答案有:

A.没赔没赚

B.赔了10元

C.赚了10元

D.赚了20元

E.赚了30元

在实验中,被试全是大学生,但正确解答此题的不到30%。你答对了吗?

现在,我们把上面的问题换一种方式表述,答案也许就一目了然了。

有一个人用60元钱买了一匹马,以70元卖了出去。然后用80元又买了一匹马,以90元卖了出去。要问的是:在这两买两卖中,他赔了多少钱,还是赚了多少钱?请快速回答。可供选择的答案同上。

实验中,大学生这时候全体都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

现在你已经看清,上面两种说法实质是同样的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第二种说法比第一种说法容易解答呢?第一种说法所以容易造成解答错误,关键是题目的表述中多了“借钱”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说,多余的信息使被试把刺激元素进行了不适当的组织,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

三是功能固着。

什么是功能固着?下面的实验做了很好的说明。

心理学家董克尔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实验室里,要求两组被试用桌上的物品,把3支蜡烛竖直地安置在软木屏上,当蜡烛燃烧时,蜡油不能滴落在地上。桌上有3个用纸板做成的盒子、几根火柴和几枚图钉。解决的方法应该是,用图钉把盒子钉在木屏上,把蜡烛垂直放在盒子上就可以了。但是,在安排这些物体时两组做了不同的布置:对A组,三个盒子分别装有蜡烛、火柴和图钉;对B组,盒子都是空的,放在其它三种物品之间,并不是作为容器用的。结果,在限定的20分钟之内,A组仅有40%被试能解决问题,而B组则有86%能解决。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A组被试看到的盒子里面装了东西,无形中想到盒子是做容器用的,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就不容易想到拿它来当蜡烛台。就是说,是因为功能固着。

心理学家梅厄的双绳问题实验,更能说明功能固着的影响。

实验室里,房顶上悬挂着两根绳子,两根绳子的距离是,人抓住这一根正好抓不住那一根。要求被试想办法把两根绳子抓住。可以利用室内的物品。这些物品中有一把钳子。很明显,正确的办法是把钳子系在一根绳上,让这根绳子做钟摆运动,以便被试握住另一根绳时,可以把它抓住。但是,如果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让被试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而这一活动需要他使用钳子,那么,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被试便不容易想到使用钳子做摆锤这个方法。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使用钳子连接电路,钳子的这个功能在被试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就不容易想到拿它当摆锤。就是说,也是因为功能固着。

你看,这就是功能固着。上面的实验都告诉我们,功能固着对于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功能固着,人常常受物体常见作用的影响,而对其它的作用视而不见。这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干扰。因此,我们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应该灵活机动地来利用现有的条件,防止功能固着来的束缚我们的思路。

其次,从主观方面说,也就是从个人的心理因素说,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是动机状态。

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是明显的,它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弱,影响到整个解决问题的进程。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能促使一个人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积极而顽强地搜索。但是,就动机强度说,不是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动机的强弱与解决问题效率的高低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如下图。

这一曲线表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在一定范围内,动机逐渐增强,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提高。但是,效率并非随着动机增强无限地提高。效率达到一个最高点后,超过最高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又会造成解决问题效率的降低。这是因为动机过强的情况下,会带来情绪过度紧张,过度用脑,从而造成大脑的超限抑制。因此,只有处于中等强度的动机,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对我们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很有启发。

有个同学在心理咨询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是一名就要毕业的中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大考,我真的好紧张。我平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最近的几次考试,我都是倒数的几名,有些学科干脆不及格。一到考试的时候,我就头晕,无论是考试前后,还是考试之中,总想睡觉,不能集中注意,脑子里什么也没有。其实,这些题拿到过后,我会做得很好。就是这样,一听到考试分数,我就会头脑发胀,甚至不想读书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痛苦。您说我该怎么办?

每年中高考之前,常常有不少中学生为考试担心害怕,面临这样的困扰。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由于动机过强而引发的超限抑制所致。就中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看,一般在对待考试的问题上,动机太弱的情况不多,令人忧虑的是动机过高,造成大脑过于疲劳,降低了大脑认知活动的效率。所以,我常常和前来求询的年轻朋友说:对考试要有点平常心。特别是面对较大型的考试,更需要拿出平常心。这样在考场上多少就能“处之泰然”了。如此一来,就会感到复习起来是那样心清气爽,就会感到在小溪边、柳荫下捧读一本书这道风景是那样美丽,就会感到在考场上挥笔疾书简直是过一把瘾。能如此享受一次大考,你还怕什么?

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应该努力把事情做好,但是,我们不能动机过强。

二是思维品质。

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的灵活性这一品质,对于有效地解决问题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下面这个生动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深刻地领会这一点。

一个落魄的商人借了不少债务。债务到期了,一个老债主许愿商人不必还债,也不受惩罚,只要商人肯把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他。商人和女儿不同意又毫无办法。债主建议,他在布袋子里放一个黑石子和一个白石子,商人的女儿要从中抓出一个石子。如果她抓到白的,就可以取消父亲的债务,也使自己获得自由;如果她抓到黑的,她就要许身给债主,债务可以取消;如果她拒绝抓闸的话,商人就要人狱。

万分恐怖和绝望的商人和女儿,此刻只好听天由命。他们走到撒满石子的途中停了下来。债主抓了两颗石子迅速放到布袋里去。但是,这阴谋的一幕被女孩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老家伙所抓的石子两颗都是黑的!

在这非常时刻,女孩该怎么办?揭露?抗争?显然都无济于事。女孩灵机一动,拿出似乎无可奈何地听人摆布的样子。当她一只手伸向布袋里去抓那颗决定命运的石子时,浑身手臂剧烈地颤抖着。当她摸索出一颗石子的瞬间,由于颤抖石子掉在地上和乱石子混在一起,谁也找不出来了。女孩吓坏了,这可怎么办?急切之下,女孩突然说:“哎,有办法了,只要看看袋子里剩下的那颗石子,就可以知道我抓到的是白石子还是黑石子了。”结果是女孩逃过了一场劫难。

女孩靠什么逃过了一场劫难?靠的就是思维的灵活性这一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学对许多科学领域中成功者的思维进行过研究,发现其中贡献最大的,也是思维灵活性最强的人。心理学家高尔顿认为,在解决高级抽象的问题时,最有效的办法,是使自己的思想自由自在地奔驰。我们应该随时随地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关于这一点,本章以及后面相关章节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是迁移作用。

所谓迁移,就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旧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迁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比如,学了光的折射原理,射击水下目标也比较准确;学习了钢笔书法,对学习毛笔书法会有帮助。这就是正迁移。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比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三轮车比较困难;在先后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学习俄语和英语两种外国语,在语音的某些方面容易发生互相干扰。这就是负迁移。

有人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利用知识的迁移的过程。此话很有道理。学习新的知识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借助长方形面积的知识,就是利用知识的迁移。教学中用辅助问题帮助解决主要问题,也要利用知识的迁移。比如下面这个问题,如下图,主要求证的是:长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利用三角形ABC和DCA。通过知识的迁移,辅助问题的解决就帮助了主要的问题的解决。

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防止负迁移的影响,充分利用正迁移的作用。就正迁移说,一般情况下,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低,则迁移越难,不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学生虽有有关的知识经验,但不会分析新课题,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地迁移。所以,我们注意要不满足于片面孤立地解题,而是要加深对知识概括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会有助于知识的迁移。

四是定势影响。

所谓定势影响说的是什么?我们先看下面的故事。

据说牛顿特别喜欢猫,养了大大小小许多只。可是,他又嫌为猫开门关门太麻烦。于是想了个办法:在门上为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意在大猫由大洞出入,小猫由小洞出入。

你也许感到好笑了:他怎么忘了只要一个大洞,大猫小猫不就都可以出入了吗?大科学家怎么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请你先别笑。我们谁都难免犯这样的似乎低级的错误。不信,你来解决下面的问题试试。

两只小船相向而行,一只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60里;另一只从西城开向东城,每小时40里。此刻,天空中有一只鸟,与两只小船同时起程。鸟的飞行速度是每小时80里,起飞地点是东城。当它与西城始发的船相遇时,便往回飞。当它与东城的船相遇后,再返身回飞。这样一直到两船和鸟在东西城之间某处相遇为止。两城水路相隔100里。题意如下图所示。现在请你算一算,鸟在此期间共飞行了多远的路程?越快越好。准备好,开始。

你找到答案了吗?也许,你正在快速转动脑筋,也许你正在加减乘除地演算,也许你还要列方程。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中,和你一样,很多学生都开动脑筋,列方程式,抓紧计算,却很少有人直接报告结果。其实,不用任何计算,结果已经明摆着:鸟就飞行了80里。因为两船正好1小时就相遇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地列式计算?因为受了图中所示鸟要往返飞行状态的影响,我们的大脑就顺着这个思路跑了。如同牛顿给猫开两个洞,是顺着给猫进行大小归类的思路跑一样。这种顺着一种思路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作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影响?下面这个实验给我们很好地启示。

这个实验叫作“量水实验”,是心理学家陆钦斯设计的一个典型实验。这个量水实验是这样的:每个问题都是给被试三个大小不同的量杯A、B、C,被试按要求量出一定量的水。把量水的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写在表中最后一栏。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现在,你已经明白了要求?是不是愿意亲自来试试?千万别小瞧这几个题目的计算,把算式写在表中的最后一栏之后,你才会有重要发现。好,现在开始,列出算式。越快越好。

好,现在你有了自己的结果。看看你的结果和实验中别人的结果是否一样?

这个实验以好多大学生作被试,实验中被试的表现是这样的:第1题可以用B-A-2C的方法来解决,第2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第3题还可以用这个方法。在解答了前3个问题后,被试发现都可以按照B-A-2C的方法解决。于是,在解决后面的问题时,就都按B-A-2C的方法来进行。结果,解决4、5两题时确实提高了效率。但是,解决6、7两题时却没有发现简便的方法(A-B或A+B),以致解决第8题时会出现困难,甚至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A-B)。

你的情况是否大致也是这样?

这就是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的影响,它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具体说来就是,对于同一类型的问题,思维定势可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如前面的4、5两题;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思维定势会妨碍对问题的解决,如前面的6、7、8题。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在利用思维定势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要当心,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让自己少犯似乎“低级”的错误。

五是个性特点。

人的个性特点不同,对解决不同的问题有不同影响。比如,在其它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性格随从的人解决问题一般不如独立性强的人。古今中外一些有影响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个性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人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有高度的主动性;②总是用新的眼光来观察问题;③不注意事物的细枝末节,而总是抓住事物的本质;④从大局和整体上来看问题;⑤对于时代的潮流敏感:⑥不满于现状,有创造精神;⑦不为权威所束缚;⑧对新事物向往,有强烈的好奇心;⑨对工作迷恋而热衷,具有持续性。

关于个性与成功,还有很丰富的内容。本丛书将在相关专题,特别是《塑造你的性格》、《完善你的自我》等书中来详细讨论。这里就不再细说了。不过,这已经启示我们,非智力因素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开发能力,创造成功,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