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调控你的兴趣循环(1 / 1)

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第一步

我怎样才能让自己有兴趣?我怎样培养自己的兴趣?不少青少年朋友关注着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个对策——调整你的兴趣循环。

了解兴趣发展的规律,是为了促进我们兴趣的发展。为了促进兴趣的发展,就需要调整我们的兴趣循环。因为,在内部心理机制上,我们的兴趣是在很多心理因素影响下循环发展的,如果是良性循环,兴趣就会越来越强,如果是恶性循环,兴趣就会越来越弱。所以,我们调整兴趣的循环,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一面是推动兴趣的良性循环,一面是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从而促进兴趣的健康发展。

下面,让我们先从推动兴趣的良性循环开始。

创造活动的成功,是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第一步。

人们总是喜欢从事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总是对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活动感兴趣。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发觉,谁如果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他总是寻找各种机会表现出来,一从事类似的活动就兴奋;如果谁在某方面缺乏技能,他便可能推说自己并不喜欢这种活动,或不喜欢相关的技能。

就拿滑冰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你喜欢滑冰,这往往意味着,你在冰上已经能站立得很稳了,至少不会因为到溜冰场去而感到难堪。谁要是穿着冰鞋还不能站立起来,那他就可能不会愿意到溜冰场去。而谁要是从未上过冰,那他对滑冰很可能是不感兴趣的。滑冰本身既可能是有趣的,也可能没意思。这取决于我们对滑冰掌握的程度。

再拿跳舞这个许多人喜爱的活动来说。如果一个人会跳舞,一旦有跳舞的机会,他往往会抢着去;如果一个人不会跳或跳得很糟,他就不会对跳舞抱特别积极的态度。

在生活中,一切都是这样。事物本身并不包含兴趣,兴趣产生于我们自身。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物,我们就喜爱它;凡是我们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往往就不喜爱它。

在学习中也是这样。许多同学对某门功课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他们这门功课学得不成功。为什么会出现“注意涣散”、“意志薄弱”、“我不愿意”、“我不能”、“我不喜欢”等等现象呢?就是因为我们达不到我们所希望的那种程度。问题就在这里。功课荒废了,功课拉下了——我们可以找到一千种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这样一个问题:达不到,因此,也就感到枯燥无味。既然感到枯燥无味,那么,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懒惰和无能为力。

平时,我们总是强调兴趣对成功的重要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兴趣→成功→兴趣→成功,这是一种情况。但只强调兴趣对成功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强调兴趣对成功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成功对兴趣的重要作用。成功→兴趣→成功→兴趣,也是一种情况。应该说,成功与兴趣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成功对兴趣的培养的意义更为深远和重要。

强调成功对兴趣的作用,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的兴趣虽然遗传方面的因素,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兴趣是人们后天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伴随其它认识活动而逐渐形成的。有人也许会问:到底先有兴趣后有成功,还是先有成功后有兴趣?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分析。如果成功指的是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居里夫人发现铀元素,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话,那当然应当说是兴趣在先,成功在后。如果成功指的是小孩子刚刚学会了骑童车,学生上课能够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作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则可以说成功在先,兴趣在后。这更加符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事实上,即使是巨大的成功,像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一样,也往往是由一系列小的成功逐渐积累而成的。

在生活中,由成功引发兴趣的例子有很多。科学调查也一再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成正比,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取得更大成功,学习成功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和兴趣。

有一个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分到教育科研部门工作。由于他大学的专业是英语,所以,分到单位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为选择科研课题烦恼。单位让搞的课题他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与英语有关的课题,又与单位的课题方向不一致。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一个单位委派的课题。开始,他是硬着头皮去搞的,为了完成任务,他不得不去图书馆查资料,组织召开各种座谈会,编写研究用的调查问卷,撰写阶段性科研论文。在他即将完成这项任务时,他觉得他越来越喜欢单位交办的这项科研任务,认为它很有科研价值,到最后,他竟决定以此做为他今后的科研方向。现在,再也见不到他从前那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的样子了,他变得很有自信。看到他今天这个样子,谁又能说他这一切,不是他事业的成功所带给他的呢?

由此说来,当你觉得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找到成功。所以,尽最大可能给自己创造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因为这是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第一步。

你也许说,我哪里有成功?其实,成功更多的是一种感受,是一种成功感。比如心理咨询中有这样的同学,明明考试在班里前10名,还是感到很失败。结果让自己学习起来整天在痛苦中挣扎,哪里还有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许多时候应该学会降低自我期望值。这样,许多的时候你都会体验到成功。于是,你的兴趣也就开始了良性循环。

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第二步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第二步。

兴趣是人内在的一种倾向性。某种兴趣的形成,自然有一定的外部诱因,而这些诱因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引起了人的活动,并通过活动触发了愉快的情绪体验,于是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这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反复作用,使兴趣不断地发展并得到巩固。

我们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对学习的情绪体验。只有当我们感到知识的丰富、智慧的增长给自己带来喜悦和幸福时,体验到掌握精神财富带来的欢快和满足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使求知欲保持较强的内驱力,越学越感不足,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兴趣。

同样是读书,体会却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有的人则认为“读书之乐乐无穷”。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写了一首《四时读书乐》的诗:赞颂春天是“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是“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凤”;秋天是“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寻明月霜天高”;冬天是“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浸透着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和所体验到的无限欢乐。这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作用。

具体说来,能够促进我们学习兴趣的积极情感体验,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感。

人们在学习和科学发现中所产生的美感,是产生进一步兴趣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凡是美的东西,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追求。对于那些善于欣赏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美的科学家来说,科学的内在的美,比文学艺术的美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一个物理学家曾说过:“我们物理学家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大自然是和谐、简洁和美妙的,是能够被人的智慧所发现和欣赏的。没有这种信念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理学家。”“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如果大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大自然是简洁、对称、和谐、系统的。正是它的这些特性,给人以无穷无尽的美感。

整个生物界存在着100亿种蛋白质,人类曾困惑于这数目众多的蛋白质的千变万化。但是实际上,这100亿种蛋白质,都是由20多种简单的氨基酸所组成的。由于这20多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连接方式和数目的不同,有的再加上一些辅助因子,就组成了所有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并形成了它们的性质与功能。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繁多和复杂的东西,竟是这样简单与和谐!

元素周期律没有发现以前,人们觉得各种各样的元素是难以捉摸的。一旦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各种各样的元素整整齐齐地排进一张表格以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大自然原来是这样的和谐与对称,这样的富于规律性,这样的巧妙!正是大自然这种内在的美妙,给科学家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美感,无限地乐趣。

大自然常使人感慨万千。比如,目前如果想人工合成蛋白质,即使有众多造诣高深的化学家,在设备完善的实验室里,也需要数月以至数年,才能合成一种蛋白质。然而,在一个活细胞里,一个蛋白质分子只需几秒钟就能合成。更使化学家惊奇的是,成百上千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就像在同一个反应瓶中那样同时进行合成,而且合成的速度和量都恰到好处。大自然就像一个永恒的迷,吸引着我们去研究它。爱因斯坦说得好:“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的是我们的观察和能力所及。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科学是美的,只要我们认真去体会,就会发现科学中的定理、规律、公式、实验、学说等,都能给人以美感。相对论、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们所具有的简洁、优美使人叹为观止。

每一个大科学家对科学都有着敏锐的美感。爱因斯坦深信宇宙是简单、和谐、完美的。每当他判断一个科学的理论,他自己的或是别人的,他都会问自己,如果他是上帝的话,他是否会像上帝那样去创造宇宙。这表明爱因斯坦信仰宇宙中有一种最终的简单性和美。这番话是值得玩味的。人们普遍认为,假说最重要的是要能符合实验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而狄拉克却说:“方程中所具有的完美性比它们符合实验更重要。”

正是由于大自然的内在的美,由于它的简单、和谐、系统、对称、严密、巧妙,使人们对它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产生了深深的激动和陶醉感、神秘感,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这是兴趣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指出。要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取得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兴趣源泉。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他认为,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与现象;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即不积极触及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兴趣,这种需要就会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

二是自尊心和荣誉感。

能够从学习活动从或的美感是最好的。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美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到的,即使有机会欣赏,也未必真正体会得到。就青少年来说就更是如此。如果将欣赏这种科学的内在的美,做为一种内在的奖赏的话,起码在青少年阶段并不起主要作用。以往我们总是犯这样一个错误:将从许多伟大科学家身上总结出的经验,直接应用到我们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身上。

在总结科学家成功的经验时,人们往往这样写道:他们从小就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比如,珍妮·古道尔5岁就对动物园中的黑猩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幻想有一天能到非洲去研究他们;居里夫人从童年时代就有探险家的好奇心;瓦特小时候看到新奇的东西就拆开来瞧一瞧;爱迪生孩提时曾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拆卸等等,而且他们的这种兴趣保持一生稳定,最终导致伟大的发明和科学发现。正常人虽然也有好奇心,也爱问为什么,也曾拆卸过各种东西,但往往没有他们那么强烈,即使强烈,往往也没有引起大人们的重视,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还刚刚萌芽就被埋没了。

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情形却往往不同了。比如,人和数学相遇了,可是并没有产生爱……因为有一种力量,虽然不像仇人那样势不两立,但却同样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在妨碍着人们:人不喜爱数学,认识不到它的美,而数学也不喜爱人。记分册上的不及格表明了这一点。

其实人的行为,还靠另外一种内在的奖赏——自尊心和荣誉感去推动。而科学的活动,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可以为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提供最广阔的舞台。一般来说,某个行业,某项工作,你比别做得好,你就会产生兴趣。如果你作文写得很好,你就会乐于上作文课,如果你跑100米的成绩是领先,你就会乐于参加学校运动会上的100米赛。

由于做得好,得到了别人的赞许和尊重,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产生了荣誉感,你就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促使你进一步努力做得更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产生了兴趣。

三是理智感和道德感。

学习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干,有决心有毅力,勤奋工作,总可以取得成绩,得到乐趣。贝弗里奇说过,科学“最大的酬报是新发现带来的激动”。正如许多科学家所证明的,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它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情上的鼓舞和极大的幸福与满足。不仅是新事实的发现,而且对一个普遍规律的突然领悟,都能造成同样的狂喜。这是理智感的作用。发现牛痘接种法的詹纳,曾经得意洋洋地写道:“我想到我命里注定要使世界从一种最大灾难中解脱出来时……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快乐,以至有时沉醉于某种梦幻之中。”这是道德感的作用。科学发现,由于对世界做出了贡献而给人以强烈的自豪感和道德感,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这就是许许多多科学家对科学有如此兴趣的原因。

四是探索的**。

情感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思维的伴随者和思维活动的结果,它们也是思维的合作者。情感是产生于大脑的许多思想的创造者。一种思想并不总是由另外一种思想产生出来的,而是在意志和感情的作用下产生的,尤其是创造性思想。

不妨做这样一个小实验。给一个小学生和电脑同时出一道相同的问题。这道题目并不很复杂,但无论电脑还是小学生,都从未算过,甚至类似的题也未算过。

电脑是怎么运算的呢?它先把或多或少类似的问题的所有计算规则都查对一遍,它发现,没有一条规则适合这道题。于是,它拒绝演算,因为它只会按照人们给它的规则去演算。

那个小学生呢?他也很快发现这是一道从未见过的新题。不过,他还是继续思考下去。他缺乏信息和知识,他不知道演算步骤。电脑如果缺乏信息,它就停止工作。一个人如果缺乏信息,那么,他就开始表现出急躁。这时,恰恰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感情”的东西。他焦急、激动,用心思考,努力去寻找答案。突然,经过一系列努力之后,他找到了这个答案。他喜笑颜开了。他的头脑里并没有发生什么神秘的事,什么奇迹,只不过是由于情绪激动,在孩子的脑海里,没有直接联系的思想突然联接在一起,使他想出了答案。

可是,为什么有些同学年复一年地学习,却不曾有任何感受呢?那是因为他们只是做出学习的样子而已。他们只是如同电脑一样记住一些规则,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运用这些规律,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却一次也没有产生过自己的思想,而且,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脑力劳动。离开心灵的劳动,离开伴有感情的思维,便谈不上脑力劳动。如果带着一种苦闷的心情去学习,那只能白白浪费时间。

如果我们不给自己提出问题,不去寻求,不去设法找到答案,而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条条,那就不会有探索,不会有激动。没有激动便没有探索,没有探索便没有激动。探索和激动,探索和感情休戚相关,相互依存。没有心灵**,也就谈不上学习,即使学习,也不过装装样子而已。因此,要注意在你学习过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有自觉的意识,有了意识,才能谈到控制,学会创造学习中**出现的条件。

如上,我们看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怎样推动兴趣的良性循环的。为了你的兴趣,让自己带着一份积极的情感去开始学习活动吧。

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第三步

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第三步靠什么呢?

美国有一位外科医生非常善于给人作整容手术,他能奇迹般地把最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但是,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他的患者中,有些人的手术虽然做得很成功,他们还是不满意,总是觉得手术并没有成功,觉得还是像从前一样的丑陋。

于是,这位外科医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与丑,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人本来的相貌如何,还在于他如何看待自己。

这里就引申出了有关兴趣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成功并不能总是导致我们良好的自我形象的建立,还取决于你是否能对自己做出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有了积极的自我评价,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就是说,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第三步,靠的就是积极的自我评价。

一般说来,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优秀,常常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喜欢,成为同学崇拜的偶像,他因此会对自己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再去学习的时候,他就会有自信心。有自信心的人,无论前进的道路有什么困难,他也会有勇气去克服。而这种自信心,是对学习产生兴趣的首要前提。

相反,如果在学习之前就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把自己看成不是学习的材料,在心理上先放弃了,就什么也学不好,自然也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成绩差,不是他们的智商不高,不是他们脑子不聪明,而是他们的自信心不高。就是说,他们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

问题在于,这样缺乏积极自我评价人并不少。有人曾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每个班级中,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对自己不满意,他们觉得,他们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这些“别人”又是谁呢?班里90%的同学比别人差,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感觉,并不符合实际。

我们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内容是:期末考试之后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吗?结果距大多数人感到不满意,感到满意者不足5%,说明大型考试之后的满意度普遍不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年高考之后,不论考了多少分,很少有满意者,似乎高考永远没有赢家一样。

这都是消极自我评价作怪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内心对自我的认知,取决于三种因素:我们活动的成果;我们所敬重的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们本人正确评价自己成就的程度。如果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中,哪怕有一个出了毛病,那么,整个“自我形象”都会严重受损,在生活中我们就会开始遇到各种各样巨大的困难。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在这三个因素中,哪怕只有一个因素是有利的,那么,其它两个因素的反作用力也会减弱。由此看来,也许我们不能把握活动结果,不能把握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能够也应该努力去把握自我评价,学会给自己以积极的评价。

为了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破除过高的自我期望,以一颗平常心善待自己,善于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比如,读完了一本书,应该为又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感到高兴;想到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应该为自己的智慧闪光而兴奋;完成了一项任务,更应该为自己的成功而陶醉。善于自我欣赏,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也就逐渐增强自信心,由此,你对于工作和学习的兴趣就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至此,我们可以把上述一步步推动兴趣良性循环的心理机制做一个小结:先是做事情获得成功,由此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继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产生或增强;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功,产生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更积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进一步增强。

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第一步

前面,我们知道了兴趣一步步进入良性循环的心理机制。这个过程如果反过来,那么,兴趣就会一步步进入了恶性循环:先是做事情失败了,由此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继而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就会减弱或消失;继而遭遇更大的失败,产生更消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更消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进一步减弱直到彻底消失。

现在,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

爱因斯但曾经说过:“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他不饿的时候,如果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我们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如果你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再强迫你去学习或强调学生的责任感,什么数学有用呀,语文用处大呀,外语必不可少呀,无论重复多少次不学习是可耻的,还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兴趣进入了恶性循环的魔力圈。

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彻底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怎样摆脱?基本的原理自然很明显:首先是想办法让自己获得成功,就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就产生了,增强了;进而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就有了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更积极的自我评价,于是兴趣进一步增强了。于是,也就摆脱了兴趣的恶性循环。

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基本原理是容易理解的,具体的对策也肯定是有的。但是,又绝对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如果一个学生落到苦闷和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魔力圈中,应该怎么办?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好说歹说也不见效,无论你说什么,他们照样我行我素,就是不学。学习重要性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可他们为什么就是不学,就是不开窍呢?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孩子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爱学不学吧。对他们就这样放弃了。

不错,图书馆、书店里有各种各样教青少年如何学习的书。这些书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书籍都是写给那些想学习的同学的。对于那些厌学人,根本不想学习的人,想离开学校的人,在这些书中往往找不到答案,他们一样地感到迷茫,一样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那么,假如你恰好真地陷入了兴趣恶性循环的魔力圈,该怎样才能一步步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呢?

我们先看下图,这是兴趣循环的一个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兴趣的良性循环,还是兴趣的恶性循环,既然是循环,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然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于是,我们就发现了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一个基本对策。这个基本对策就是“逐步扭转法”。这可以说是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第一步。

按照逐步扭转法,我们就不要试图一下子就让兴趣的循环发生彻底转变,一下子彻底排除一个困难,一下子取得大的成功,而是从很小的成功开始,逐渐地使魔力圈向良性的方向转动,使你的兴趣逐渐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同时跟着一点点地转动,整体地逐步地形成或增强了兴趣,这就使兴趣有恶性循环渐入了良性循环。

如果你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想尽全力去彻底排除一个困难是无益的,它们都是强者,它们互相支持。应该同步地逐步地解决问题,一点一点地把恶性循环扭向相反的方向。

比如,开始你在学习上偷了一点儿懒,做得比应该做的就少了一些,兴趣就减少了一些,学习困难就增大了一些;于是,成效更小了,兴趣更小了;于是,学得更少了,兴趣全没有了,最后一切都完了。这是兴趣的恶性循环。

现在,我们采取逐步扭转法来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如果能多学一点儿,就能有最初的小小的成绩,这样,就能又增加一点儿对学习的兴趣;兴趣多一点,就多学一些,多一些成效,多一些兴趣;于是,再多学一些,又多一些成效,再多一些兴趣,到最后就会满怀兴趣地学习。就这样,把魔力圈扭向相反的方向,最终让兴趣走上了良性循环。

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第二步

有了一个总的对策,接下来,就是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第二步。

有些同学所以对学习没兴趣,关键就在于头脑中有一个消极的自我,根本不认为自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其实,这是一个被扭曲了的错误而有害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对什么感兴趣,兴趣是后天养成的。而且,也并不是说一个人对什么绝对没有兴趣,有的只是兴趣的多寡和强弱而已。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对事物发生兴趣,也可以迫使自己对某项工作产生兴趣。在最初阶段,我们只需要一点点兴趣,只要一点点,至少我们先努力强迫自己不去厌恶,以后我们会把这兴趣逐渐提高。如果我们内心里认为活动是有趣的,那么,这个活动就会使我们觉得是有趣的。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一是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有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的自我暗示。

所谓无意的自我暗示,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之间给自己的暗示,因其无意,所以我们常把它忽略过去。比如,在马戏场里,小丑一出场,虽然他一句话还没说,可是我们就已经高兴起来,因为我们事先在头脑中已经假定一定会有趣,虽然这种假定是无意识的。再如,摆一块三丈长、九寸宽的本板在地面上,每个人都能在木板上走,脚不至于踏地。假如把这块木板悬在两个塔顶上,一般人走不上几步就会跌下。这就是无意的自我暗示。走悬空的木板时我们会无意中自我暗示说:“这多么危险,我会跌落下去的!”这个跌落的观念太牢固地占住心头,便最终影响了行为动作。同样的道理,心里自认为悲哀苦恼的人,十之八九就实在是悲哀苦恼。心里自以为快乐的人,就实在是快乐。这也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初次登台演说的人常预先念着:“我从来没有演说过,这次上台要害怕呀!”登台时他果然心跳腿颤,一个字也说不出。打败仗的人草木皆兵,越是想着恐惧,就越是觉得恐惧。有人说,情感是传染的。所谓传染就是互相暗示。送葬的人岂有个个都是悲从中来,但是,心里原来很平淡的人,看见人家都带着愁容惨貌,往往也不由自主地觉得悲伤。这都是生活中无意自我心理暗示的例子。

再回到我们的学习上来。觉得自己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往往行动上不去主动学它,观念上认为自己学不好,情感上讨厌它。这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心理暗示。当然,心理暗示也是有条件的,正是这些条件才构成了一种倾向性。如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可能是因为某一次或几次考试失败了,就怀疑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喜欢它。但是,这并不一定肯定说明你的数学能力不行,你天生就不喜欢它。打败仗的人草木皆兵,因为他刚吃了败仗,又是在战场上,有接连吃败仗的可能性。但时,这并不意味着敌人马上就会出现,也并不意味着敌人一出现我们还会吃败仗。这就提醒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有意识地调控无意的自我暗示,让它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自我暗示了。

一种是有意的自我暗示。

一个学生接连失败,无意识中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这是无意的自我暗示。但是,并不能因几次失败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加以暗示:“我是有能力的,我能行。”拿破仑面对比自己多出几倍的敌人,站在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上,自信他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即使失败了,他仍然对自己说:“是俄罗斯的冬天,而不是俄罗斯人把我们打败的。”这都是有意地自我暗示。可见,有意地自我暗示,使我们自己可以调控的心理暗示,因而,往往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是他人暗示。

所谓他人暗示,也就是他人对自己的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常常由有权威的人发出,然后,通过被试接受成为自我暗示而发生作用。

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他暗示的典型例子。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以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然后随机抽出20%的儿童,告诉任课老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一年半后,他们把这些抽出的儿童与其他儿童进行对比,发现他们的智商水平高于其他儿童,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这一现象,一般认为是教师期待的结果。由于这些教师对这些随机抽出的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极大的期望,便会不知不觉地给予良好激励或更多的指导,儿童也由此做出反应,表现出补充和加强教师期望的行为,其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便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专家的评价对老师是一种暗示,老师又会对学生有所暗示,最后学生接受了来自权威人物老师的暗示,形成了自我暗示,于是,就朝着暗示的发祥发展了。

不论是自我暗示还是他人暗示,对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果。所以,从效果的角度说,又可以分为消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两种。

消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相当厉害的。

国外有人以就要执行的死刑犯作被试,对自愿参加的被试,告知他们在特殊的装置情境下,以给他们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实验目的是看人体能够经受抽多少血。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的抽血的声音。结果到了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就终结了。其实实验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的结果。

同样,积极的心理暗示也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创造奇迹。

有一个人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百药无效。医生检查,发现此人患的是“疑病症”。

后来,一位心理医生接受了他的求治。心理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征。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注射一支,保证三天康复。打针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所谓“特效药”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积极心理暗示以及由此引起的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有些危重病人,就是靠积极的心理暗示恢复健康的。

了解了心理暗示的作用,我们就找到了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策略——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你想让自己对学习充满兴趣的话,那就经常不断地这样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我是个喜欢学习的人,我对学习会有兴趣的,我已经感到了学习的兴趣……”在每次准备学习之前,至少这样反复默诵10遍。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学习原来并不是那么枯燥,自己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地生长起来了。

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第三步

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等于是让自己做好了积极的心理准备,从心理上准备迎接兴趣的到来。这是摆脱兴趣恶性循环的第二步。接下来的第三步策略是,在动作行为上拿出感兴趣的样子,表示对兴趣的真诚欢迎。这样的外部动作的反应,会进一步强化内在心理的反应。于是,兴趣就会被逐渐强化。

为什么外部行为上拿出感兴趣的样子,会让认真的越来越感到有兴趣呢?

这得从人的内部情绪状态与外部行为动作的关系说起。

人们一般都认为先有情绪,后有动作。比如,由于害怕就跑开,也就是先“怕”后“跑”,由于发愁才哭泣,也就是先“愁”后“哭”,由于生气才打人,也就是先“怒”后“斗”。但是,美国的一个叫做詹姆士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说法不对。

1884年,詹姆士提出:情绪的心理状态,不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相反,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的原因。就是说,应该是先“跑”后“怕”,先“哭”后“愁”,先“斗”后“怒”。他用生动的事例说:当你看到一只老虎,听到它的吼叫时,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眼耳等感官传导大脑皮层,使你产生对老虎的认识,于是,你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会吃人。而后,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你的肌肉即横纹肌就会收缩,同时有心跳、呼吸加快等反应,于是就“跑”。这种生理变化再传回到大脑时,就产生了一种主观体验,即“怕”。丹麦的一个叫兰格的人,1885年也提出这种看法。所以,这种学说就称之为“詹姆士~兰格学说”。后来的研究表明,生理变化,也就是内脏和横纹肌的变化,不是情绪的决定因素,但是,情绪的内容确实与内脏和横纹肌的变化有关系,情绪的内容是从内脏和横纹肌反馈回大脑的信息。

这个理论至少说明,人的感情和动作是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的。在人的身上,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生理与心理往往互为因果,交互作用。有时候人的外部行为会制约着内部情绪。

不信,现在我们不妨一起做一个小小的练习。

请跟我做:先稍稍调整一下自己,使自己平静一些。好,现在请你把嘴角上翘,尽力上翘。好。请尽力保持较长时间,1秒,5秒,30秒,好!不管你刚才索然无味也好,百无聊赖也罢,现在,保你从心里乐起来了。

这就是外部行为动作对内部情绪的影响。

根据外部行为可以反作用于内部情绪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用来摆脱兴趣的恶性循环了。在你每次坐下来学习之前,从行为上拿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端坐书桌旁边,面带笑容,精神振作,心绪安宁,注意集中。每次都坚持这样做,拿出满怀兴趣的样子,逐渐地直到形成习惯,你就真地会发现自己对学习原来非常有兴趣。

当然,光是心里策略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行动上稍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比平时更细心一些,花的时间更多一些,争取做得更好一些。如果你总是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感到兴趣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强烈。

更为重要是,经过如上一系列的心理策略,你的学习会多少有一些成功。一旦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你的兴趣也就真正地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