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你的美感(1 / 1)

你看过阿诗玛石岩吗?云南昆明石林中的阿诗玛石岩,不过是一座石柱。然而,当你沉浸在那充满神秘气氛的石林中时,脑海里就会出现有关阿诗玛的动人传说,耳边好像响起她那哀婉的歌声。你会感到冰冷的石柱变成了炯娜多姿的少女,石柱上的缝隙也变成了随风飘动的衣带。这个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太美了!"

你去过天安门广场吗?如果是在一个喜庆的节日,你站在天安门广场,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宽阔平坦的长安街,披上节日盛装的广场,你一定会感到**澎湃。于是,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说:"太美了!"

这种关于美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感。所谓美感,就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的时候,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情绪体验。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引起人的美感呢?这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美感不像道德感和理智感那样容易说清楚。如螃蟹并不美,而齐白石笔下的螃蟹却很美,有人用"长得像驴"来丑化别人的形象,而老画家黄胄笔下的驴却能给人以美感。人们不仅能对自然景色、文艺作品、建筑物和工艺品产生美感,而且对言谈举止、思想行为、风度仪表等也能产生美感。人们经常赞美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钦佩那些舍生忘死的人民英雄,歌颂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这有一种美感体验。不过,这种情感是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的综合表现。可见,美感的含义是复杂的,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有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味道。

尽管美感不好意会,对成功的作用还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说,美感是成功的催化剂,这话是有道理的。美感能激起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使青少年较早地走上成才之路。所以说,美感对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人们对美的欣赏,可以激起探求奥秘的浓厚兴趣。古代奇人徐霞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一生用了28年游遍了祖国名川大山。大自然的美,引发了他探求奥秘追求真知的雄心壮志。他在雁**山寻"**";在潇水溯源;在"禅龙"洞探险……终于写下了奇文《徐霞客游记》这部地理考察著作。当我们读到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时,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象,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大自然的了解,增加了知识。

美感还有对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能促使智力活动产生更大的效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酷爱文学,他曾说:"搞数学的人,整天和数学公式打交道,大脑容易疲劳,生活比较枯燥……研究数学疲倦了,就拿出《唐诗选》、《陆游诗选》等翻阅诵读一阵,顿时觉得心旷神,再接着写数学论文,思路就开阔多了,写起来也顺手。"可见,科学家"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美感,无疑会丰富想象,激发敏锐的感受力,开发创造的契机。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锷曾说,他揭示生命之谜,提出遗传密码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欣赏自然美时引起的联想。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也借助了哲学的思索和艺术的修养。他常常弹起贝多芬的乐曲,更喜爱莫扎特、巴赫、海顿的作品。他从音乐中获得灵感,让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他说:"音乐和物理领域里的研究工作,虽不属于同一个族系,但彼此之间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力求反映出来未知的东西,在这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此酷爱艺术的科学巨匠大有人在,他们对美感与创造思维的联系,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与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相比较,艺术家、作家、作曲家、表演家的成功,还在于他能对自己所创造的角色,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果说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的创造感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理智感,而美感是附属因素的话,那么,在作家、作曲家、演员的创造感中,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美感。唐朝宰相郑肇擅长作诗,有人问他有什么新作,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这里怎么能够得到。"灞桥是当时送离亲友的地方。他的意思是说,只有触景生情,才能诗如泉涌。贝多芬的爱情,使他创作了第四、五、六这三部交响曲。他虽然没能与未婚妻苔莱斯·特·勃伦丝结合,但他一直爱着她,称她为"不朽的爱人",曾写了六曲"献给遥远的爱人"的歌。

美感在任何人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美感有陶冶与滋润品格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别的东西所不具备的。所以有人说,最不幸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个人置身于只知崇拜金钱不懂美为何物的环境中。这种错误的教育到头来使人养成了唯利是图的习惯,至于高贵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在他的生命里便无法找到地位。所谓完美的生命,一定是为美感所激发所丰富的生命。美的东西往往能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力量。所以,美的东西能使人的头脑更为清新,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和保持,并促进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一个爱美的人,他的生命中自然会洋溢更多的美的光彩。美好的思想与美好的观念,都会显露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当中。

人人都可以获得高尚的美感,而美的陶冶,并不在外表的美,而重在心灵。爱美之心,爱美的情操与能力,其重要性会比培养智力增长知识还重要。

由此可见,我们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都离不开美感的陶冶。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美感情趣和审美能力。我们要在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的活动中,自觉地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技能,培养自己的美感。

培养美感,需要针对美感的不同形态采取相应的对策。

我们先来谈优美感及其培养。优美感是一种无忧无惧平静而和谐的美感。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春山如笑、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欢声笑语、喜庆家宴、怡然自得的生活美;小夜曲、摇篮曲、轻音乐的音乐美,等等,都属于优美。通常,秀丽的姿容,轻盈的动作,柔和的线条,小巧玲斑的器物,婀娜多姿的体态,娇嫩的质地等等,都是优美的事物。对这些事物的体验所产生的和谐的情感,就是优美感。

那么,怎样培养和获得优美感呢?朱自清说过,欣赏是情感的操练。欣赏日月星辰,放眼大千景象,可以使我们眼耳身心获得真切的自然美的感受,撩拨诗一般的热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发我们体会作者笔锋所蕴含的情感,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受到优美情感的熏陶。在欣赏中,要善于发现优美的事物,还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殊性,因为优美总是体现在个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发现事物中那些似乎司空见惯的特殊点,从特殊点上挖掘优美,感受优美。所以说,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审美修养,把握多种艺术的审美特性,从而发现优美的事物,体验到优美的情感。

接下来再说壮美感及其培养。壮美是一种庄严的美、抗争的美。如惊涛骇浪、雷电风雨,它们不仅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匀衡,也使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某种不平衡。赤手空拳与手持利刃的歹徒搏斗,勇猛杀敌打击侵略者的战斗。这些高尚的行为,同样使人们在震惊中感受到美。悲剧艺术,使人在悲哀、痛苦以至流泪的同时,享受着美的愉悦,所以说,壮美的事物能引发人们的愉悦感、钦慕感、崇敬感和同情、惋借、感奋之情,这就是壮美感。

那么,怎样培养和获得壮美感呢?英国著名的美学家柏克说:"任何东西只要能提高一个人对自己的估价,都会引起对身心非常痛快的那种自豪感和胜利感。"这种自豪感和胜利感,也是一种崇高的壮美感。要培养自己崇高的壮美感,第一,要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杜甫诗歌《望岳》中有"造化钟神秀"一句,说的就是大自然中聚集了一切神奇美妙的东西。大自然会给我们增添力量,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社会生活之美,对人们的感染熏陶是强烈的。尤其是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那种美好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崇高的品德,以及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所表现出的信念、勇气、毅力、挚爱和精神,最能引导我们进入人生的审美境界,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提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获得追求美好人生的崇高感。第三,要善于鉴别生活中的美与丑。社会生活中有不少美的事物,也有不少丑的事物。对青少年来说,美丑不分的现象是培养崇高壮美感的最大障碍。比如,有人把鲁莽当勇敢,把见义勇为看成是多管闲事。这样怎能形成崇高的壮美感?所以,我们要善于在美与丑的比较中,鉴别美与丑,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情。

最后再谈谐美感及其培养。谐美感也就叫做诙谐感、喜剧感。有些美的事物滑稽而不放肆,幽默而不油滑,机智而不狡黠。比如,喜剧、漫画、讽刺小品等,常以笑为灵魂,用笑的催化剂使人忍俊不禁,从心底笑起来,从而使人体验到美感。这种美感就是谐美感。谐美感能陶冶人的性情,升华人的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引起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倾慕和追求,对丑的不体面不光彩东西的否定、憎恶和厌弃的情感。

要培养自己的谐美感,就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对生活中可笑的现象,赋予端庄的内容以轻松的形式,寓庄严于诙谐。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理想支配下,才能把丑的现象或某种思想感情,用诙谐、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要培养自己的谐美感,就应更多地欣赏富于喜剧感的艺术作品,如听相声、看喜剧表演,并反复揣摩。久而久之,你的谐美感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