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课堂1 贯一成宝(1 / 1)

“concept”翻译成汉语就是“概念”。19世纪在东亚,特别是日本,率先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学术,把西方的许多文化用语翻译成了汉字,“概念”也是其中之一。

概念的“概”原意是指刮斗板。从前在米店里,把米倒入木质的米斗中装得满满的,然后要用一种刮斗板把上面均匀地抹平。在使用刮斗板之前,倒进米斗里的米不是正好的一升,但是用刮斗板一抹,就成了标准的一升米。所以,所谓“概念”就是把各不相同的事物“整齐划一”。“概念”最终是以“concept”当中的“con”为中心翻译而来的。

但是,把“concept”翻译为“概念”的人如果知道《论语》中“一以贯之”的意思,也许就不会用“概念”,而翻译为“一以贯之”了。因为“一以贯之”中,“划一”和“掌控”的意思兼而有之,更符合概念的原意。也就是说,“一”中有“划众成一”之意,而“贯”中含有“贯穿掌控”的意思。

孔子强调“一以贯之”的同时,西方代表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他的意识形态论强调了概念性思考的重要性。意识形态用英语讲就是“idea”。idea可以翻译为“观念”,但观念是存在于大脑之中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概念”。意识形态是看不见的本质,而眼睛看得见的千变万化都是纷繁的表面。

意识形态如果说只有一个,那么描绘出来就会有许许多多种。柏拉图把掌握了这种意识形态的人称为哲学家,也就是掌握了贯穿合一的本质和被这个本质所贯穿的纷繁表象的人,那就是哲学家。而经营者就要成为这种会概念性思考的哲学家。哲学家用柏拉图的话讲,是追求本质的人。特别是经营者,越到上层,越需要摆脱繁杂琐碎从而了解企业的本质,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具备统合企业活动的能力。

据说三星的李健熙会长工作时有一个原则:首先要明确目的。报告的目的和要决定的事项必须明确,要掌握事情的本质。不了解本质就不做任何决定,他会再三询问直到掌握本质。也就是明确事物的概念是什么。他曾经说过,“掌握目的和本质是我的职责,先看树林再看看树木是我的习惯”。据说李会长还经常对三星管理层讲述“业的概念”。但如果问起“业的概念”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都感到茫然。因为许多人对于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业”的概念都没有去深入思考过。

擅长概念性思考的人不纠结于琐碎的枝节,会通过把握本质,毫不费力地在短时间之内高效工作,并且会归纳思考被这个本质所贯穿的复杂要素。掌握本质和归纳正是概念性思考的特点。一切事物都是由具体内容集中起来而形成的,事情的成败便取决于具体细节与整体发生有机联系的程度。

具体来讲,就是由贯穿(con)和被贯穿(cept)共同组成的。正如俗语所说,“珠玉三斗,不穿不成宝”。散乱无秩序的事物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使其有机贯穿成为宝物的就是“一以贯之”的力量,也就是概念的力量。进行概念性思考的人正是了解了概念的力量。所以,李健熙会长才对CEO们讲,企业的核心力量应该贯穿在“业”的概念当中。也正因如此,我常常把CEO叫作“概念执行官(Concept Executive Officer)”。

“核心力量不是自然形成的。开发核心力量需要不断研究努力和以投资来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掌握公司追求的“业的概念”和公司的优势弱点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业”开拓的方向,发挥出适合这种“业”的公司优势,进行正确的研究和投资。”

——选自《李健熙随笔:多想想,再看世界》

正如世间万事是由贯穿的和被贯穿的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世事的成败也可说是取决于概念。贯穿的和被贯穿的是阴和阳的关系,需要相互依存、相生相成。二者应该合一,就是相互都不要孤立存在的意思。

这个含义再用更深奥的语言表现的话,就是“互为其根”。“互为其根”意为一个成为另一个的根源,也就是阴为阳之根,阳为阴之根。“互为其根”也是相生的另一种说法。本书在“概念课堂3”“概念课堂4”和“概念课堂9”中,将分别对概念与感觉的相生、语言和经验的相生以及作为象征的品牌(商标)与物质产品之间的相生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