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络文化的形成时间并不长,可是网络文化的一些病态却非一朝一夕,说是与生俱来也不为过。更令人惊叹的是,网络文化的一些病相有蔓延之势。
应当看到,由于网络的使用者主要是年轻一代。所以,不良网络文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但会影响年轻一代人,而且还会刺激网络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
网络色情吓坏了家长
网络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看。
2000年1月24日,北京市首届青少年科普网络冬令营在肃杀寒风中开营。原计划招生60多名营员,可实际上只有20多人报名,让主办者感到另一种寒意。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出于对网络色情的恐惧而阻止孩子报名。
这些10来岁的中小学生参加冬令营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专家辅导下学习制作个人网页、收发邮件、进行网上交流和对抗。在5天的冬令营结束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还要求优秀营员参加2000年《北京科普之窗》网站和《学生科技网》的科普活动。
作为北京市科协第一次举办的网络冬令营活动,主办单位对此很重视。在此以前已经和几十所学校进行联系,咨询活动也火爆一时。但是由于家长顾虑重重,没想到最终报名者会这么少。
一位家长的话很有代表性:“孩子有机会学习网络知识当然重要,但是一定要由大人陪着,否则学坏了怎么办?”
格调不高的网名
网名本来是网民给自己所取的虚拟名字,取什么、怎么取,似乎都是个人的私事。然而,既然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代称,根据“名如其人”的说法,人们有理由相信,取什么样的网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网民的情趣和格调。
然而,绝大多数网民给自己所取的网名,都是格调不高的。甚至已经到了好坏不辨、以丑为美、肉麻当有趣的地步。
这是网络文化病态的一种症状。
例如,有些网民似乎有一种“自虐”倾向,所起的网名总是一些“天生杀人狂”、“性虐者”、“我是婊子我怕谁”之类的东西。已经脱离了“名不惊人誓不休”的范畴,走上了与“文明”背道而驰的另一条道路。
出口成脏的聊天
网络聊天由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不戴面具,本来应该是一种可以赤诚相待、彼此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方式,然而事实上网络聊天室已经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在。
例如,在人气高昂的聊天室里,满眼所见、满耳所闻的不是黄色笑话就是污言秽语。追腥逐臭,成为其中许多人的嗜好。
诸如此类的聊天活动,不但不会释放心理压力,增添生活乐趣,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许多网络犯罪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抢注网名搞恶作剧
既然网名可以真真假假,那么,一旦自己的真名实姓被他人假冒上网、以假乱真,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2002年10月,南京大学的高同学就遇到这样一件烦心事。他的姓名被别人冒用上网注册ID后,在网上发表了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为了不引起误解,高同学发现后马上在网上跟帖解释,可是越解释越解释不清,到后来干脆都不敢上网了。因为如果一旦发生政治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还是“眼不见为净”。
据了解,这种抢注真实姓名的恶作剧屡见不鲜。在南京某大学,甚至发生了一个班级全班同学的姓名都被别人抢注的严重事件。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中一些同学不得不花5元钱的代价,去“购买”用自己真实姓名注册的ID。一些同学为了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只好“先下手为强”,自己“抢注”自己的姓名。还有一些恶作剧者干脆抢注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的姓名,以领导的口吻发布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
“流氓”成了网络偶像
流氓——下流的男人,在任何朝代都不是一种褒奖。可是到了网络上,“流氓兔”却是受人欢迎的搞怪专家!
真是不可思议,连社会上那些“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小混混都觉得有些冤。因为他们虽然有些泼皮、无赖程度还不够深,就有人称他们是“流氓”。可是“流氓兔”比他们更胜一筹,却不知道为什么讨人喜欢。
“流氓兔”出生于1999年5月8日,说穿了是一个网络动画角色。它经常携带着马桶和马桶搋子,拥有懒、馋、奸、滑、武功高强等特点,喜欢吃胡萝卜,喜欢去星巴克咖啡厅……虽然它从来不开演唱会,可是其风头却一点也不比F4差,甚至还匍匐在少女的吊带背心上。
事实上,“流氓兔”只是一个演员,它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价值观完全崩溃这样一种轻松,流露出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点耍小聪明、沾小便宜的影子。
网络上也产“算命先生”
“单凭你的电话号码……即知吉凶及自己运数”,这样的鬼话你会相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然而,这却是网站上出现的一条条“算命广告”。
种种迹象表明,代表高科技的网络也和古老而迷信的“算命先生”紧密结合在一起。
2002年3月,根本不相信迷信的陈先生进入网络短信中心后发现,只要在网易网站注册,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用手机接收短信息,从而知道自己的命运“吉凶”。其收费标准是“每条1元,每次1元。”
陈先生随后又登录到其他网站,同样发现它们的短信服务内容里有诸如此类的东西。
例如,在某个著名网站里有一个“神秘占卜地带”。其中既有“职场”指南,也有“财运”预测。
另一个网站分类更加专业,从“手机问卦”、“济公解签”、“周公解梦”到求签、看典故、问签,条例清晰、环环相扣。只不过有言在先:每步都收1元钱。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济公”、“周公”本来都是一些传说中的人物,对网络更是为闻所未闻,怎么可能上网设摊为现代人指点迷津呢?
“自杀网站”居然都冒出来了
网络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只要有需要,就会出现相应的网站提供服务。
2000年12月12日一名韩国青年请求他人将自己杀死,13日又有2名韩国青年在一家旅馆服毒自杀。这两起事件都与“自杀网站”有关,极大地震惊了韩国社会。
在韩国一共有36家“自杀网站”。它们声称,开办网站的目的是为了劝阻想自杀的人不要放弃生的希望,并且愿意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听起来,这种网站功能与心理咨询没有多大区别。然而事实上,根据韩国监察机关掌握的情况,其中有多家网站发布的内容专门以**网民自杀为主!上述3名青年正是在上了这些网站后选择结束生命的。
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关闭“自杀网站”,因为它是“煽动自杀冲动的一个起爆剂”、“对一些失意青年的自杀念头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是“真正的杀人犯”。
但是韩国检察机关认为,通过“自杀网站”**他人自杀,这是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案例。虽然不排除有“助人自杀”的嫌疑,但是“自杀网站”并没有直接杀人。要从法律上来解决这个问题,还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
明星助阵打击网络盗版
网上音乐盗版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为了利用明星效应打击网络盗版行为,2002年9月,美国唱片业协会、美国作曲家作者和出版商协会、美国电视电台艺术家联盟、Broadcast Music Inc.公司等机构,联合起用了包括美少女歌手小甜甜布莱尼、著名盲人歌手斯蒂维·旺德(Stevie Wonder)在内的众明星拍摄广告,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大肆宣传,目的在于呼吁消费者停止从网上非法下载音乐的行为。
因为他们相信,从2000年到2001年美国音乐产业的CD销售量下滑5%,2002年上半年再度下滑7%,其主要原因就是网上非法盗版惹的祸。
将计就计,免费为新人作宣传
既然对于网上免费下载音乐无能为力,一些“聪明”的唱片公司便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机会免费为自己推出新人做宣传。
这是一招真正的歪打正着。因为他们从此发现,盗版盛行的网络上给唱片公司带来的不仅有威胁,而且还有机会。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渠道,有意选择一些明日之星的MP3格式作品,为他们提前打知名度。
Epitonic.com(http://www.epitonic.com)是目前这方面做得最好的网站。它搜集了2000位艺人所创作的4000首歌,风格从主流的hip-hop到比较陌生的“新达达(neo-dada)”应有尽有。其中不乏名气较小的乐团,专门提供他们每张唱片的一两首歌曲供网民下载。
业内人士认为,唱片公司坚决保卫旗下艺人的版权当然是必须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歌迷借此发现新的乐团、从而去选择购买唱片,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除了Epitonic.com,其他免费提供合法下载的网站还有MTV.com(www.mtv.com/music/downloads/)、Rolling Stone.com(rollingstone.com/dds/default.asp)、Launch.com(launch.yahoo.com/downloads/)等。
游戏市场的职业玩家培训
在重庆市江北区一座普通写字楼里,中国电信全民网络公司为了动员遍布大街小巷的网吧的积极性,推出了培训“职业玩家”的创举。
2002年8月16日,国内第一款全3D引擎网络游戏《科洛斯之暗黑魔影》在重庆正式发布,9月正式推向市场并开始收费。全民网络公司作为其重庆总代理,决定放手一搏。
根据计划,全民网络公司首先从自己的直销商客户中选择10多家经营良好、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网吧,参与这款游戏的新品发布。然后,通过广告招募100~150家网吧作为“中国首批职业玩家孵化场。”
“孵化场”的招募条件包括:不但是正规合法的网吧,而且要在所在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必须在网吧的所有电脑上安装科洛斯游戏;至少提名5位职业玩家候选人等。
“职业玩家”的条件包括:年龄在16岁以上,重庆市人,必须在重庆市的服务器上进行游戏;必须有孵化场提名推荐,活动结束时角色在一定等级以上;在平时游戏中相当于一名游戏管理员角色,能够在游戏中帮助别人。
很显然,培训“职业玩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网吧与销售商之间建立桥梁。
看来,网络游戏的队伍还将不断庞大,因为有人在推波助澜。
电脑办公族中流行“失写症”
电脑的普及应用,使得不少写字楼里的白领患上了“电脑失写症”,各大医院已经接待了不少这样的病人。
所谓“电脑失写症”,是指由于长期与电脑亲密接触而造成的“鼠标手”、“键盘腕”、“颈背痛”、“皮肤病”、“屏幕脸”等等电脑病。也包括“书写急躁、字迹潦草、难以书写”等症状。特别是对平时不大常用的生僻词,有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用拼音或英语来代替。
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李存江大夫,在分析其原因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电脑使用者面对电脑、长期连续地利用键盘敲字,这种单调而重复的刺激,使得大脑皮层对手写汉字动作产生了暂时的遗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精神压力大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患者往往患有心理疾病。
“电脑失写症”在电脑普及率高的国家更常见,在我国还只是刚刚出现。
要克服这种现象,在操作时适当使用“手写笔”,以避免单纯键盘操作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与此同时,要通过适当休息来放松精神和心理压力,必要时可以辅助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