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婚姻的主要特征,正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印记:“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男人寻求支配,女人则要服从;男人占有公共领域,女人则统治个人的家庭世界。” 1直到今天,虽然女性正在逐渐觉醒,并且试图摆脱家庭束缚、争取自身合法权益,可是她们仍然要为争取平等地位而努力。正确认识中产阶层婚姻现状,就需要从这里着手。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新好男人,介于富与非富之间
一个男人是不是好男人,100个女人会有100个答案,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好男人介于“富”与“非富”之间——读者朋友一看便知,他们恰好与中产阶层相对应。
好男人介于“富”与“非富”之间
“非富”不好吗?当然。现代婚姻,有爱情,也要有面包。如果仅仅有爱情、没有面包,当有情人饿得眼冒火花、口袋里还掏不出几个子来时,“终成眷属”很可能就是一厢情愿。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最美好的爱情,恐怕也经不起几下贫穷的**。
既然这样,那就找个有钱人吧,越“富”越好。这种想法也过于简单。俗话说:“富翁富翁,白头老翁。”妙龄少女,要想嫁给老头,看惯了他那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老态龙钟、**力不从心的样子,恐怕对方钱再多,心里也会感到恶心。
那就找个年纪轻的“富翁”,不就行了吗?那也有非常大的风险。年纪轻轻就成暴发户,谁知道他是不是靠贪污公款、走私枪支、贩卖毒品起家的呢?要是摊上这样一个郎君,这辈子恐怕就要在担心受怕中度过了。即使对方的钱来路正当,想到“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谚语,心里想想也怪可怕的。
看到这里,结论出来了:好男人介于“富”与“非富”之间——既能衣食无忧,又不是富得流油。前者表明,结婚后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保障;后者表明,结婚后还有努力向上的憧憬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中产阶层无论才华还是风流,也都处于中庸之道,最在社会上受欢迎。好男人当然不能没有才华,否则无疑是一个废物;可是也不能才华过于出众,否则在单位里恃才傲物、在家里唯我独尊,未必不是悲剧。好男人不能不风流,否则夫妻之间没情调;可是也不能太风流,否则遍地播种、开花,你肯定没有安稳日子过。
好男人不一定做官,却一定赚钱
在上述好男人中,他们并不一定做官,但却一定会赚钱。否则,他凭什么“中产”呢?当然,这种赚钱走的是正当途径,这样晚上睡觉才能高枕无忧。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这一特点尤其突出。
有人说,在政治环境方面,南方人比北方人显然不是略逊一筹,而是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在上海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中产阶层对政治的了解,就有些类似于山里人对大海的了解。他们对官大、官小的判断通常是根据车牌号码来进行的。毫无疑问,车牌号码越小、官就越大。可是,大多数中产阶层对此并不怎么敏感,他们更习惯于根据车型的豪华程度来判断款爷的“台型”。对方开过来的是什么车,远远就能望见;而看车牌,要到眼前才能看得清。
在上海,中产阶层做梦时也不会去想一夜之间当什么长、升什么官。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甚至在他们的祖祖辈辈中,都没有亲眼看到谁谁一夜升官飞黄腾达的例子。他们梦见更多的是如何花更少的钱买彩票和股票,在哪里购房置产增殖更快,以及再过多少年能住上花园洋房、开着豪华汽车、有个漂亮的老婆或兴奋刺激的外遇。
相应地,上海的中产阶层女性也并不期望丈夫某一天能坐哪把交椅。在她们眼里,局长、处长什么的不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商界领袖的妻子谈丈夫时的神采,要远远胜过政府官员的妻子 2。
敬而远之,结婚承诺三思而行
无论你是未婚还是已婚女性,面对未婚或者已婚中产男性,哪怕是你觉得无可挑剔、心仪已久的男性对你求爱,也要三思而行。
对已婚中产男性敬而远之
面对已婚中产男性离婚后和你结婚的承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甚至“三思”还不够。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
在《某种微笑》中,叙述了一个年轻女大学生的一段经历。她感到生活像一个阴森森的旋涡,日子过得非常平淡乏味,即使是男朋友对她来说也是可有可无,根本提不起劲来。在一次聚会中,她遇到了男朋友的舅舅。舅舅是一位典型的中产阶层,收入稳定而富有,不关心国家大事,有着美满婚姻,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也是一脸忧郁。
他们一见钟情。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胡乱**,而是平静地、懒懒地、甚至带一点忧愁地一步步发展。最后,女大学生不得不情绪平和地接受分离的结局。或许,这种结局并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她并不是美女海伦,可以令1000艘战舰出海;他也并不是特洛伊城,心甘情愿为她倾倒直至毁灭。一起中产阶层或者准中产阶层婚姻的拆分,不比拆分一家公司简单多少。如上所说:即使他愿意冒这个险,恐怕也付不起这种代价。
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忘记你和自己心仪的中产男人恋爱的浪漫,而仅仅把这看作是自己魅力无穷的表现;不奢望对方为了和你结婚开始漫长的离婚旅程,对双方都是一种美妙结果。甚至,面对对方的求爱,哪怕是真心求爱,最好的结果也是冲对方优雅一笑:“谢谢,我很荣幸有机会拒绝您的求爱!” 3
对未婚中产男性慎重考察
已婚中产男性离婚时有诸多麻烦,甚至他们离不起婚,那么,未婚中产男性该是理想选择了吧?没错,可是对他们也要慎重考察。
中国人最早对中产阶层的启蒙是从好莱坞电影开始的,例如讲述离婚大战的《克莱默夫妇》、讲述中年男人性幻想的《美国丽人》、讲述少妇红杏出墙的《不忠》,等等。然而奇怪的是,中国人从中看到的不是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和婚姻危机,而是他们的富裕生活图景——绿草如茵的郊区别墅、拥有不止一辆汽车、高档时装、举止优雅的男女主角……其实,能够生活中在这种图景中的人,都高居社会金字塔顶端,其中大部分是权贵和富豪,已经不能算中产阶级了 4。
未婚的中产男性,按照“中国经济学界认可的标准”,就是过去所称的“小资”。小资又是一些什么人呢?一段矫情的语言描述道:“寂寞的夜里需要来点爵士乐,要那种慵懒的、迷离的、恍惚的,最好里面夹着浓浓的感性。这样,你就可以在咖啡的浓香与雪茄的粉雾中,点燃那份早就隐藏于内心的无奈和惆怅……”看,这就是典型的小资情调生活 5。
从年龄看,这些小资都处在25~30岁之间,还没有结婚,喜欢有点小情调,爱情并不那么认真,更不愿意负什么责任。
显然,要想把自己的爱情交给他们保管一生,当然需要三思而行。
地位悬殊,富有婚姻难以幸福
通常以为,中产阶层婚姻有了物质保证,一定会美满幸福。其实婚姻美满与否,更取决于门当户对,确切地说,是指文化背景相近。如果双方地位过于悬殊,再富有的婚姻也可能难有幸福可言。
富有婚姻同样讲究门当户对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以上层社会的婚姻为例。对于未婚少女而言,最羡慕的恐怕是成为西方国家的王妃了,可以说,这是任何中产阶层婚姻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王子是真正的白马王子,无论是血统还是身份都高贵无比,如果运气好,将来还有机会成为国王,“灰姑娘”也随之成为王后。
可是她们幸福吗?整天做着这种美梦的“灰姑娘”不愿意看到,实际上,她们一个个都非常不简单,不是貌若天仙,就是才华横溢,许多情况下是两者兼备。
例如,西班牙王妃莱蒂西娅是记者世家出身,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记者。她本人毕业于马德里大学新闻系,然后直接进入国家电视台,主持晚间9点黄金档节目。
丹麦王妃玛丽·唐纳森,嫁给弗雷德里克王储前是澳大利亚一家地产经纪公司高级白领,短时间内就学会了复杂难学的丹麦语。
另一位丹麦王妃文雅丽,来自我国香港,她也是语言能力过人,精通粤语、英语、法语、德语。
日本王妃小和田雅子,毕业于哈佛大学,在日本外务省有不俗的外交业绩,能够熟练使用5种外语……
这些“灰姑娘”,其实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平民家庭 6。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朱凯教授研究:欧洲的王子们普遍喜欢花天酒地,大多有举止活泼的模特女友,以此来缓解王宫生活的沉闷,但到真正结婚时,他们反而会选择端庄稳重的成熟职业女性为妻。因为他们“必须给国民一个可靠可信的印象,他们选择的王妃有亲和力,但未来的幸福指数很难预测——当然婚礼上没有谁说这种丧气话。” 7
少年冲动难有婚姻幸福
少女向往美好生活,理所当然,但不能凭一时冲动,唯“财”是嫁。否则,必定难有幸福婚姻。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中,一位18岁的少女去表姐家里玩,遇到一位中产阶层小伙。两人虽然交谈不多,可是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她对小伙子一见钟情,认定他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奇怪的是,之后两人经常有机会不期而遇,相信缘份的她,认定这是上帝的安排。
不久,少女领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于是和一帮朋友出去喝酒庆祝。没想到,在酒吧里又遇到了他。这次,他身旁坐着一位女孩,她见到她时感觉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那天晚上她喝醉了,随后在迷迷糊糊中主动和小伙子发生了性关系。
少女想到自己家教甚严,这件事如果让家里知道非被打死不可,并且,她也非常重视自己的“第一次”。于是,她作出了一件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放弃上大学机会,跟男友私奔。
就这样,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一名年轻中产阶层。丈夫家里很有钱,不需要她上班,只要她乖乖地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20岁那年,她做了母亲。
从此,她在家里相夫教子,过起了“驼鸟生活”,对丈夫在外面做些什么一概不知。直到丈夫在外面有了女人,没有工作、没有文凭、没有私房钱的她,才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8。
顾此失彼,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上面这个例子容易看出,中产阶层婚姻中的最大隐患,在于女性无法掌握经济,更无法掌握丈夫。不是顾此失彼,就是两者尽失。
你能掌握经济吗
经济是一个家庭的根本支柱。有些妻子天真地认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太多,只要掌握了丈夫的经济,丈夫就能乖乖听话了。
有这样一位中产阶层,50岁,是某大型企业老总,家里有住房10套。除了自己住的以外,其他全部以不低的价格租了出去,每月房租当然由妻子收取。平时每月的工资包括额外奖金,也全由妻子掌控。家里有私家车两辆,第一辆被妻子抢了去,所以他又买了第二辆。
不夸张地说,他身上的现金永远不超过10元。
除了钱以外,妻子还规定他每天必须按时回家。如果要在外面逗留,必须有正当理由,她会随时打手机“查岗”:身边不能太静,也不能太吵,否则都是“异常情况” 9。
妻子满以为,这样就彻底掌握了丈夫的经济。其实她哪里懂得,丈夫身上有公家的支票、信用卡,吃喝玩乐可以到处签单,根本不用付现金;甚至不用他出面,可以由秘书代劳。而这些公款,妻子又能怎么样呢?你可以领导丈夫,总不能领导丈夫的企业吧?
你能掌握老公吗
无论是否想通过控制经济控制丈夫,只要一沾上“控制”,就说明彼此之间缺少信任,甚至还有猜疑。这种情况下婚姻还能幸福吗?
还是拿经济来说,钱是男人在外的脸面。如果一个中产男人在外面遇到个什么事,要给老婆打电话要钱,或者找身边人的人借钱,一定会伤自尊。如果妻子想通过控制经济来控制丈夫,这种想法既可笑又可怜。女人不从根本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魅力,而是天天像探子一样跟踪、像管家婆一样吝啬,就像对待一把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就越快、最终留在手里的就越少。
更不用说,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中产男人也一样。如果你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不许他“偷偷摸摸”,他就可能越是要“偷偷摸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能得到**的快感外,还会增加一层叛逆的快感!双重快感促使他们加速离心运动 10。
即使是原来深爱妻子的丈夫,也会由于这种种控制重新审视起对方来。不比不知道,一比果然发现自己的妻子样样不如身边的女人。这不是妻子好心办坏事,把丈夫从自己手中推出去又是什么!
正确的做法是,作为女人必须给丈夫留足面子!人前我敬你一尺,背后你得敬我一丈,这才是硬道理!
1 王赳:《论英国维多利亚前期中产阶级妇女的地位》,2001年第6期江西社会科学。
2 《上海男人会选择升官还是赚钱》,2005年11月3日搜狐理财社区。
3 丛虫、晓宇:《别等了,中产男人不离婚》,2006年2月7日时尚先生。
4 郭松民:《中国的中产阶级是个伪问题》,2004年4月1日南风窗。
5 瞿玮等:《“发言”的中产而不是沉默的中产》,2005年1月22日全景网。
6 燕舞、肖华东:《“灰姑娘童话”折射了什么》,2004年9月17日新民周刊。
7 同前。
8 李元王君:《走进走出富有的婚姻》,2005年8月31日新闻晨报。
9 冰豆粥:《掌握经济VS掌握老公》,2006年1月3日搜狐理财。
10 冰豆粥:《掌握经济VS掌握老公》,2006年1月3日搜狐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