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中产阶层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媒体宣传,尤其是广告的作用功不可没。其实,既然是广告,就难免有夸大事实、以偏概全的“艺术”。要真正了解中产阶层特征,还必须回到现实中来。
针对中产阶层特征,可以采取以下4项应对措施:
选对职业,让中产者成为阶级
“选对职业,让中产者成为阶级”这句话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而言的:前者的角度是个人,后者的角度是政府。
让中产者形成阶级
广告中经常看到的典型中产阶层形象是:主角基本上是男性;手托一杯咖啡;人到中年;身体有些微微发福;妻子年轻美丽;儿子(他们几乎不可能生女儿)奶油潇洒;全家当然是住在别墅里,不是在驾车出游就是出入高档场所……广告,本来并不具备意识形态,可是广告主(多是跨国企业)却是有意识形态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销他们的商品。
一跨入21世纪门槛,似乎就有太多的人突然发觉汽车、房产对于一个家庭的“极端”重要性。看多了这样的广告,潜意识中就有了汽车、房产是中产阶层家庭两大标志的概念。
不用政府号召,所有手上有点闲钱的中国人,似乎都把目光投向了房产、汽车,有的甚至还提前购买了别墅。首先是汽车 1的档次、数量,成了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外在标志;其次是房产,包括房产的数量、面积、坐落、档次,更是反映一个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的直接指标。
说穿了就是,既有私家车又有宽敞、漂亮的住宅,说明这个家庭有钱;私家车、住宅越高档,就越有钱;如果两者之间有其一,也还凑合;如果外出要骑自行车,又住在贫民区,对不起,即使家中存款百万,也还是穷人,至少在别人的眼光中如此。
请注意,这正和判断中产阶层的标准、类型相吻合。这也是广告宣传的直接效果,符合中产阶层概念在我国萌芽的时代背景。
在从过去的“平均主义”、“大家穷”,经过28年改革开放,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迅速置办了汽车、房产的时候,就表明他们突然“中产”起来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国宪法第一次庄严承诺“保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那个曾经被我们长期摒弃甚至视为罪恶的“中产阶层”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和日常生活中。
可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形成一个“阶级”了吗?
中国目前的中产阶层中,中产者和暴发户混杂,其中的中产者有望将来组成中产阶层,而暴发户不行、也不应该形成阶级。
因为暴发户的特点在于“乱中取胜”,一旦政策稳定,没有继续敛财的机会,挥金如土的他们很快就会入不敷出,从暴发户变成“报废”户。暴发户一旦形成“阶级”,哼,对不起,社会和谐就别提了。
而中产阶层的富裕是一个稳定概念,这种富裕和稳定,有赖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政治清明、社会公平。也只有在此基础上,中产者才能形成阶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进步。
选对职业是关键
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两大依据:一是财富,二是职业。或者说,有的主要依据收入,有的主要依据职业。
例如,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对中国中产阶层的明确定义是:人均年收入2.5万~3万元、家庭年收入7.5万~10万元;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纳入陆学艺主编的《2004:中国社会形势分配与预测》一书中的调查报告则认为,划分中产阶层有4大标准,排在第一位的是职业 2。
这两种观点看起来相互矛盾,其实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问题的,前者是经济学角度,后者是社会学角度,两者当然难免有碰撞。
毫无疑问,收入和职业是紧密相连的。
对于个人来说,要想进入中产阶层,最关键的是要选对职业。更明确地说,要选择那些知识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特别技能、从事国家行政管理和企事业单位技术管理的职业。
选对职业,才能更好地进入中产阶层;进入中产阶层,会有利于成为社会稳定的推进器。
仅仅还在10多年前,当我们听到有人说“中国的希望在于中产阶层的崛起”时,都不免感到惊讶。何出此言呢?原来,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发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像马克思、列宁预言的那样“腐朽”下去,反而相当稳定,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
由此他们大胆设想:如果中国也有这样一个中产阶层,社会稳定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个观点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因为过去一提到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大家都希望成为“无产”阶级,即使是有产者,也会跟卢俊义学,恨不得散尽家财,目的就是为了消灭私有制。可是这种“均贫富”的结果是大家都穷,而穷是社会不安定的最大根源。
中国真正的中产阶层(老中产阶层)是在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之后,从老中产阶层走向新中产阶层,中产阶层比重越来越大,社会也越来越稳定 3。
寻找机会,步步踏准中产节拍
选对职业,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步步踏准节拍,才能顺利进入中产阶层。
下面以孙先生的奋斗经历,来说明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孙先生是江苏人,在大学里学的是金融专业。1996年,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行情,因为要完成一篇论文,他来到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进行调研。当他站在营业部,看到显示屏上一只只股票封死在涨停板上,全场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时,他受到了极大的情绪感染,算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股市魅力。
1997年下半年,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商贸区一家汽车贸易公司工作,月收入3000元。
瞄准机会踏入股票市场
由于大学里学的是金融专业,又有前面一段市场调研经历,所以他平时格外留意证券市场行情。可是那时候股票行情并不好,他从单位附近的一家证券营业部看到,每天来的人很少。
2000年末,孙先生预感到新的一轮市场行情即将到来,于是他把自己已经积攒下来的10万元资金全部杀入二级股票市场,选择一家龙头企业股全线买入。果然,2001年上半年行情爆发,他的10万元资金迅速增值到了30万元。这时候他见好就收,迅速变成现金、撤离了股票市场。
投资房产市场,收益成倍增长
手中有了这30万元现金干什么呢?这时候孙先生已经在上海工作了3年多,亲眼目睹上海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他认为,投资房产市场必定会有足够获利空间。
通过实地考察,他把目标定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世纪公园板块,把30万元现金全部用作首期付款,通过银行贷款,购买了2套100平方米面积、价值50万元的住房,然后把它们租出去。
由于这2套住房都位于高级白领居住区,离地铁站较近,所以房租较高,每个月收取的房租正好用来归还银行贷款。现在,这2套房屋已经全部升值到100万元以上。
终于进入中产阶层
现在,28岁的孙先生在单位里已经升为业务主管,月工资7000多元。除了拥有2套价值百万元的房产以外,他把平时的积蓄全部用于稳健的基金投资,已经拥有20万元货币市场基金,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中产阶层 4。
丰富内涵,不要代言中等收入
在我国,中产阶层被称为“中等收入群体”。一般认为,称呼“中等收入群体”是为了避讳“阶级”一词。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
在了解了中产阶层的特征后,希望进入中产阶层的人们,应当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质量,进入真正的“中产阶层”,而不是“中等收入群体”。
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
以法国为例,法国中产阶级不仅拥有稳定社会的财富,还有良好的教育、自由的意志、普遍的社会关怀。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上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并不是因为他们口袋中的钱财。
这就是说,如果仅仅因为口袋中的钱财而成为中产阶层的,他们至多不过是中等收入群体。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目前的中产阶层,严格地说真的还只能称之为“中等收入群体”,因为它缺乏中产阶层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一定的知识资本和社会关怀。
如果有人非要把“中等收入群体”称之为“中产阶层”,那无疑就是“去精神化”、“去知识化”,从而使得中产阶层沦落为一种拜物教。
如果非要这样做,那么只要提倡“致富”就行了,用不着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再讨论受教育与教育是否平等诸多问题了。无疑,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 5。
文化品味和格调决定社会阶层
明白了上述道理,要想成为真正的中产阶层,就不能仅仅追求经济致富(虽然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成为“经济富翁”的同时,更要成为“精神富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质量。
说得更直接和媚俗一些,就是要有一些中产阶层品味、格调,更像中产阶层一些。
以英国为例,英国人具有传统的贵族情节,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会把贵族的一举一动引为学习楷模。不但是中产阶级,一切向上流社会努力、奋斗的人,都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贵族的言谈举止,生怕自己的粗野行为被别人瞧不起。
可以说,统治英国社会的工具不仅有政治、经济,还有文化、意识形态。如果你仅仅在经济上“富起来”了,在其他方面一团糟,那你就永远进不了中产阶级。每个人都会鄙视你,视你为垃圾。
正如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所说,一个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调,就能决定其所属社会阶层,而这些品味、格调只能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例如包括一个人的穿着、家里的摆设、房子的样式和格局、开什么车、车里的装饰、平时爱喝什么、用什么杯子喝、喜欢什么休闲和运动方式、看什么电视和书、怎么说话、说什么话等等 6。
这就是说,中产阶层作为“阶级”,就应该有这个阶级的“烙印”——各种各样的文化标准——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有产无产、剥削被剥削、压迫被压迫等标准。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一个人仅仅有钱还无法提高社会地位,更重要的在于文化品味和生活格调。如果你没有文化品味和生活格调,就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相反,有了文化品味和生活格调,即使没钱,至少也有“绅士派头”。
制度安排,要能激励潜能发挥
无论是中产阶层的形成还是特征,都和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好的社会制度应当有利于中产阶层的形成、便于扩展百姓的生活权利空间。只有这样的社会制度,才能激励百姓千方百计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个人致富推动社会进步。
好的制度能够激励中产阶层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教授易宪容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不在于民众的知识教育水平、个人能力以及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制度。好的制度可以使穷人变富,坏的制度下即使富人也会变穷 7。
以瑞典为例,这是世界上中产阶级队伍最庞大的国家之一,中产阶级比重达55%,主观认同率更是高达80%。这主要归功于瑞典的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比较合理,他们没有很穷的人,也没有很富的人。虽然人均收入水平很高,可是却没有多少世界级富豪;至于大街上偶尔有几个乞丐,也大多是吸毒成瘾者,怨不得社会。
2002年,瑞典男性平均年收入30.5万瑞典克朗 8;女性因为有些人从事非全日制工作,所以平均年收入为23.5万克朗,相当于男性的77%。由于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很高,每家每户只要有一个人全日制工作,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水平。瑞典人平均年消费水平为11.08万克郎,85%的家庭拥有小轿车、75%有电脑、50%有郊外私人别墅、70%的家庭每年出国度假旅游 9。
主观上要能培育中产阶层
以德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对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对科学以及经济进步充满信心。
受这种思想的鼓舞,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既不同于美国式的自由主义、又不同于前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基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提出,要为新时代再造政府,要使政府与公民社会(社区、私人、自愿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培育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所有这些,都对推动中产阶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德国中产阶级崛起的思想基础。
行动上要能扩大中产阶层
扩大中产阶层队伍,不但要有思想基础,更要有相应运动。
例如在德国和瑞典,这种运动主要包括工人运动和政党运动。工人尤其是其中的白领,通过运动向雇主索取部分剩余价值,从而使得分配更合理;政治派别在争取执政的过程中,会部分吸纳工人运动的某些主张,从而有利于提高中产阶级比重、建立和谐社会。
在瑞典有一个“个人投资基金”,法律规定,资本家必须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交给工人集体的基金会,用它来购买本企业股份。随着时间推移,工人集体基金会的钱越来越多,购买本企业的股份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成为本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而到了这时候,就会由工人来选举自己的代表当董事长,从而实行“基金社会主义”。
可以说,这是瑞典中产阶级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度上要能铸造中产阶层
在德国,“第三条道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内容,就是被称为“劫富济贫”的福利制度。从过去的“福利国家”到现在的“福利社会”,通过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尽量在人力资本上进行投资,而不是直接提供经济资助。
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为普通百姓提供一般性医疗服务、失业保障、其他社会需要,既促进了中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又能克服由福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
除此以外,德国的“第三条道路”既不主张经济放任自由,也不主张采取国家干预政策,而是提高宏观经济稳定性。这些,都为中产阶级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教育上要能提高中产阶层教养
中产阶级生活品味和格调,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瑞典、德国这种中产阶级比重很大的国家,教育和培训,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提高中产阶级教养方面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第三条道路”认为,教育投资是政府的重中之重,是机会再分配的重要基础。在德国,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技术、最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具有全球顶尖的商学院和技术学校)、最有效的经济体系,而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为造就中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军;而且,这种中产阶级非常有教养,富而且贵 10!
1 这里的汽车,当然是指用于代步的私家车,不包括用于生产运输的工具车。
2 《中产阶层划分标准起争议:财富与职业的碰撞》,2004年4月5日中国经营报。
3 除此以外还不得不一提的是,社会稳定与否,与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先进有密切关系,并不是有了中产阶级就可以万事皆休了的。
4 《步步踏准:28岁跨入中产阶层》,2005年9月20日中国证券报。
5 徐友渔、熊培云:《中产阶层≠中等收入》,2005年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6 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译者前言。
7 《谁是中国的中产阶级》,2005年2月23日青年参考。
8 税前,下同。他们的个人所得税率平均大约为30%。
9 杨宜勇:《海外中产阶级启示》,2004年7月15日中国经济网。
10 本节参考了杨宜勇的《海外中产阶级启示》,2004年7月15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