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处点拨】(1 / 1)

考场上适当的紧张,能够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高思维张力;但是,当紧张发展成为怯场时,就会大大降低应考能力。

发生考试怯场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进入考场后,过度的紧张会使脑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紊乱。

正确看待考试怯场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发生考试怯场的情形,与孩子考前的物质准备做得不够有关。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对稳定考试情绪会有很大帮助。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考前一天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考试准备工作宜早宜严。学习上是如此,物质上也是如此。

在考试前一天,就要将考试时必须携带的证件、文具准备妥当,以免到时候忘带或漏带,造成额外紧张;要提前熟悉到达考场的路线,做好交通、乘车方面的准备等。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考试时忘带东西怎么办

提前准备工作虽然重要,可是实践表明,每年的中高考仍然有忘了带东西的情况出现。这时候要记住以下对策:

①如果忘了带《准考证》,一方面要赶快通知父母寻找,找到后立刻送到考场上去;另一方面,要仔细回想可能遗留在哪些地方,并马上向监考老师报告。如果实在找不到,监考老师会向考场领导汇报情况,补办《临时准考证》的。

②如果忘了带铅笔、橡皮之类的文具,千万不要回家去取。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让父母送到考场,或者向其他人借用,或者临时购买;如果已经坐在考场上了,可以向监考老师提出求助。

③如果发现钢笔没墨水了、圆珠笔写不出了,不能离开座位,而应请监考老师帮助添加同色墨水,或者借用同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

④如果忘了带手表,可以向监考老师借用,或者请求监考老师每隔一段时间报一下时,提醒一下自己。

进入考场后,首先做做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心理。考试途中一旦发生怯场现象,也可以做做深呼吸,这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一进考场就做的深呼吸

这时候做深呼吸,目的在于主动调节情绪,主要形式有两种:

①虚静法

两眼轻轻闭合,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去除杂念,心里反复默念“镇——静——”。当感到已经没有紧张情绪时,就告停止。

②坐禅呼吸法

轻轻闭目养神,去除一切杂念,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丹田用力把气慢慢吐出来(腹式呼吸)。反复进行,直至心情平静为止。

考试怯场时做的深呼吸

这时候做深呼吸,目的在于缓和紧张心理,主要形式也有两种:

①吸氧法

暂时放下笔,双手平放在双腿上,做深呼吸3~10次。吸气要长、但不能急,呼气要慢。

②定神呼吸法

深且缓慢地吸一口气,屏住呼吸4~5秒钟,再缓缓吐出,以调动呼吸系统肌群的运动,从而带动整个身体肌肉骨骼的松弛。

发生考试怯场时,要暂时停止答卷,闭目休息一会儿,排除掉心中杂念,然后继续做题。这是一种经验之谈。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内紧外松

内紧外松,是排除心中杂念、调整考试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所谓“内紧”,是指高度集中注意力,加速神经联系,使得思维处于异常积极状态;所谓“外松”,是指清新愉快、放得开,以免紧张过度而致怯场。

一旦感到考试怯场时,可以用1分钟时间“鸣天鼓”,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双肘支在桌子上,头部略低,闭上双目,两手掌心紧紧按住两侧耳孔,然后用两手中间3根手指轻击后头枕骨,敲击20~30下,这对清醒头脑、镇定情绪有明显效果。

消除干扰

有些考试怯场是由外界干扰引起的,这时候的闭目养神能够起到消除干扰的作用。最常见的情形和对策分别是:

①如果监考老师总是在你身旁走来走去,而且声响很大;或者就站在你身边,盯着你的试卷看,这时你可以向监考老师举手,明确提出你的要求。如果你仍然感到焦虑不安,可以闭目养神1分钟,同时心里默想:“我考我的试,其他事情与我无关。”

②如果在考场外碰到记者要采访你,要不要接受采访应该视心情而定。如果你正好“有话要说”,那就不妨说出你的真实想法来,也许这会给你带来一个好心情;如果你觉得“无话可说”,不想交流,那就婉言谢绝。无论如何,过后你都不能再想这件事,以免分散注意力。如果进入考场后还会想起这件事,那就闭目养神1分钟。

③如果在考场上有摄像机镜头悄悄对着你,“熟视无睹”是最好策略。如果你猛一抬头发现了,有些紧张,甚至吓一跳,也属人之常情,但很快就要忘掉这件事。如果忘不掉,那就闭目养神1分钟。

④如果考场上有人提前交卷、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发出习惯性动作造成的声响,最好的办法是完全不予理睬。针对后两种情形,还可以向监考老师举手示意,帮助消除影响,同时闭目养神1分钟。

进入考场前,父母要用具体、简短、肯定的暗示语,通过听觉渠道、言语渠道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这有助于消除孩子的怯场心理。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暗示孩子“一定能考好”

这主要包括:

①暗示语一定要具体、简短和肯定,如“请你相信自己,你早就准备好了,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

②对孩子说“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模拟考试都已经考过几次了,还不是课本上和老师讲的那一套?”“这些东西你都已经学过了,即使再难,也难不到哪里去”等等。

③让孩子进入考场后心里默念“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这同样有助于稳定情绪、提高信心、消除紧张不安。

打好开头第一仗

俗话说,“怯场怯场,最怕头场”。中高考的第一场考试通常是语文。语文考卷的题目多、卷子多(有Ⅰ卷,Ⅱ卷)、时间长(2.5小时)、分量重,为什么把它安排在第一场考呢?原来,这是有用意的——语文是一门比较平缓的学科,不容易大起大落,也就是说,不容易对以后接踵而至的考试造成很大情绪波动。

整个考试科目的排序是这样,单独一门学科考试也是如此。

在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刻动手解题,而是要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摸题型。然后,选择从一两个稳操胜券的题目做起,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这种旗开得胜的心理状态,非常有助于消除考试怯场。

发生考试怯场后,要让孩子学会兴奋转移,默默回想过去考试中的一些愉快情形,帮助化险为夷。这种回想,场景越逼真效果越好。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通过回想创造自我期待

在考场上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回想过去在考试中曾经有过的愉快情景。现在的孩子久经百“考”,哪怕成绩再差,也总会有几次愉快经历。这种回想,场景越逼真,消除怯场的效果就越好。一边回想,一边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我也一定会轻轻松松通过的!”

与其说这是一种盲目的、不现实的乐观,不如说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期待。这样一来,心情真的会舒畅起来,注意力也不知不觉集中了。

设立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许多怯场是自卑造成的。要么是原来成绩确实不太好,要么是原来成绩还好、可是总达不到自我设定的高目标,未战先败。

这时候,引导孩子设立取得考试分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同样有助于消除怯场。

从近几年中高考情况来看,题目难易程度一般是相对稳定的,难度系数一般在0.6~0.7之间。这就是说,中高考题目虽然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能答上的,但也并不是都答不上的。

以高考数学考卷为例,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在中等偏下的孩子来说,高考目标可以设立在120分左右。这就是说,考试时首先要争取把“该得”的120分拿到手。在此基础上,多得1分就“赚”1分。

这种“现实”目标非常有助于克服焦虑情绪。相反,如果你的目标是满分150分,哪一分都不肯丢,思想顾虑重重,心绪焦急不安,到最后恐怕连这120分的任务也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