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的答题技巧,至少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考试总分20分。例如,要想得到高考试卷中的“加分”,就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
从1999年开始,每年高考试卷第Ⅱ卷中的主观性试题,就都有一些“加分”规定。这种“加分”,体现了高考对自主性、能动性学习的支持,对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奖励,是高考试题开放性改革的一个方面,而且可以预见,将来的分值比重会越来越大。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这些“加分”,并多多益善呢?从最近几年来的高考单科试卷(尤其是政治)、各种综合能力测试卷看,要想得到这些加分,就必须掌握以下解题技巧:
1.答题时恰当运用党和政府最新出台的理论、方针、政策
例如,某年高考政治考卷中有一题为“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端,你认为如何治理?”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若考生能答出法与德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制定网法,提倡网德,促使网络建设健康发展,可酌情加2~3分”。
2.答题时恰当运用新观念、新知识、新名词
例如,某年高考政治考卷中有一辨析题为“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规定:“考生若答出答案中加点部分的内容——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与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可酌情加2~3分。”“可持续发展”正是当年的新名词。
3.答题时恰当地把教材和材料结合起来,而不是盲目照抄
例如,某年高考政治考卷中有一题为“根据表一和表二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和途径”,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规定:“笼统照搬教材上‘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结论”、“笼统照搬‘发展乡镇企业’的结论”,不加分。
4.答题时内容要超出应该掌握的一般知识和认识水平
例如,某年广东省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有一题为“与汽车生产强国相比,我国汽车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全国100多家汽车企业的年总产量尚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等等。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调整汽车工业结构?”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规定:“考生答题若涉及利用价格、税收等调整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利益格局的关系可加2分。”
5.答题时内容要超出教材规定的观点,具有一定创造性
例如,某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有一题为“从认识论角度看,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一直到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规定:“若答出‘人的认识过程受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可酌情加分”。
6.答题时要善于跨学科、综合地组织答案
例如,某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有一题为“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数的20%,而其能源消耗却占世界总能耗的80%。在2000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加强汽车尾气控制,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烟尘减排义务,会议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你认为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何在?”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中规定有两种答案,如果回答时两种答案均有涉及,则可以在该题满分(6分)的基础上再加2分(以上内容参考了《如何去获得高考中的“加分”》一文,刊于2003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