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处点拨】(1 / 1)

考场上的时间是十分紧张的,要分秒必争。为此,平时在做练习时就要有意识地锻炼怎样分配考试时间。以语文考试为例,语文试卷中积累运用和阅读部分,一般要占整个考试时间的30%~40%,写作时间一般要占40%~50%,剩下的其余时间用于复查。

正确看待考时分配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是要很“抠门”地安排考试时间。总的要求是,根据分值和难易程度来进行配比,并且留有复查时间。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避重就轻,抓大放小

要让孩子明白,考场上的时间分配原则是避重就轻、抓大放小。

避重就轻,是要把解题重点放在简单、容易做的题目上。为什么?因为解答这样的题目十拿九稳能得分。只要稳扎稳打,不知不觉就能得到差不多一半分数,“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抓大放小,是要善于放弃自己做不出来的难题,把简单的先做好,拿到该拿的分。千万不要因为一个难题做不出来就郁闷半天,不但拿不到应有的分数,还会挤占后面的时间。当然,这种放弃并不是临阵脱逃,而是要“垂死挣扎”——明知做不出来,答案也不空着。

好钢用在刀刃上

避重就轻、抓大放小后,一张考卷中的基本分就已经到手了。接下来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抓紧剩余时间做剩余题目。

这种剩余题目虽然可能有难度,分值也不一定高,但是如果能做出来,就能超越同伴,使得整个考卷取得高分。

与此同时,要把一部分时间用在复查前面做过的题目上,但必须讲究重点。复查的重点主要是这3类题目:

①感觉特别容易的题目。这种题目往往会因为麻痹大意而丢分。

②似曾相识的题目。这种题目往往会一厢情愿地被认为“以前做过”,但这种概率实在很小。关键是看是否属于似是而非?

③没有把握的题目。对这种题目要重新审题,核查思路和结果。

考试时间的分配,关键在于科学和合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下3种方法来综合使用、灵活安排。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3点: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目的分数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把考试时间平均分配到每一分值中去。

例如,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满分150分,某道题目的分值为6分,那么,用于这道题目的解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20×(6÷150)=4.8分钟。

这种方法看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过程中却不一定行得通。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型的特点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根据不同题目的类型特点分配时间。

例如,Ⅰ卷以客观题为主,解题时就可以相应地少安排一点时间;Ⅱ卷以主观题为主,解题时就应当多分配一些时间。具体到Ⅰ卷、Ⅱ卷中的每道题而言,考虑时间少、书写量小的应该少花一点时间,考虑时间长、书写量大的就要多花一点时间。

让孩子按照考试题目的难度分配时间

这种方法的要求是,根据不同题目的难度分配时间。

例如,难度较小、以前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所花的时间就可以少一些;难度较大、以前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所安排的时间就应该多一点。当然,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这种“多一点”只能是相对而言,不能因为耗时过多而影响做其他题目。

以上3种方法应该综合使用,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考虑留有复查、检验时间。

当孩子在考试时发现时间来不及时,或多或少会产生紧张情绪。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对考试分数的影响很大,千万不能惊慌失措。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正常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考试途中,当孩子突然感到时间来不及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这时候,应该让孩子懂得以下应对之道:

①立刻调整紧张情绪,避免心态进一步变坏

让孩子这样试着安慰自己:“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剩下的毕竟是少数”、“我做得慢,但准确率高”、“我来不及,别人也一样”等等。

②立刻检查答题卡有没有填好

如果还没填好,要赶快填答题卡,并进行认真检查。

③迅速扫描一下还有多少题目没有做,它们的难度如何、分值大小、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在此基础上,用足所剩时间赶快“抢分”

具体技巧是:先做自己会做的、分值较大的、花费时间较少的题目;当最后时间实在来不及时,一定要讲究以下策略:与其把所剩下的几分钟时间用在做一道大题上,不如“各个击破”。

例如,假如离交卷还有15分钟了,一看还有3道大题没做,它们的分值都为10分。按照估计,这15分钟满打满算只能完成1道大题。这时候的策略是,与其把这15分钟全部用来解1道题目,得10分;还不如第1题做完了一半、需要停下来思考时,就迅速跳到第2题、第3题。由于中间“节省”了思考、停顿的时间,看似每道题目都没有做完,实质上根据分步给分,这时候的得分更多。

考试迟到后的应对之策

许多孩子考试时间不够,是因为意外原因迟到造成的。虽然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既然已经迟到了,就要赶快采取以下特殊对策:

①努力克制和减轻紧张心理,否则会对考试很不利

②进入考场后,仍然要先稳定一下情绪,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再动笔

③集中精力抓紧答题,不要再去想迟到的事,更不要怨天尤人

当孩子考试时间有多余时,无论是提前交卷还是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乃至得意洋洋,都会对考试分数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全面检查,站好最后一班岗

考试时有时间多余,不要急着交卷,更不要因为“题目太简单了”就得意洋洋,而是要抓紧时间对已经做出来的题目进行全面检查。

这主要包括:

①计算是否正确

②书写是否有误

③内容是否完整

④要点是否突出

⑤阐述是否清晰

⑥选择题答案是否正确

⑦机读卡填涂是否符合要求

⑧题号与答案是否发生错位

谨防“大意失荆州”

在进行了以上项目的各项检查后,如果还有时间,仍然不要提前交卷,应当继续耐心地检查以下项目:

①按照考卷的页码、题目顺序,逐条检查有没有漏做的题目

②检查每道题目的题干有没有看错

③检查选择题的选项有没有仔细看过、选择依据是否充分

④检查“以前做过”的题目,察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⑤检查做起来特别顺的题目,察看是否有什么遗漏的陷阱没发现

⑥检查做起来不是十分有把握的题目,再从其它角度考虑一下

⑦检查答题卡,看答题卡和考卷上的题目数量是否一致

考试时间究竟如何分配,因人而异,但也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一般而言,要坚持两条原则:既要抓紧时间,又要留有余地。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让孩子提前15~20分钟进入考场,看看周围环境,尽快调整心态、进入考试状态,摆放好文具,擦一擦眼镜。

2.在监考老师发完考卷后宣读考场规则的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答题,但可以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这时,可以让孩子一边听监考老师说明,一边看看考卷页数、共有多少道题目、整个试卷结构如何,做到胸中有数。由于这些一般总是和《考试说明》相一致的,所以非常有助于稳定情绪。

3.接下来,重点看一两道比较容易的、甚至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以便进一步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切忌看生题、难题。

4.文(理)科综合考试时,要根据学科分值和难易程度分配时间。如生物学一般安排25分钟、化学50分钟、物理60分钟,余下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或者Ⅰ卷用50分钟、Ⅱ卷用85分钟,同样余下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

5.如果是考语文,答题前可以先看看作文题目,然后对自己说一声“太好啦!这个题目太好啦!”既给自己鼓劲,又可能会在一边解题时一边激发写作灵感。留给写作文的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

6.听到报时“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大家把握好时间”时,如果有选择题没有把答案涂在机读卡上,这时候要立即涂完后再答题;如果已经把答案涂在机读卡上了,这时候要不慌不忙地继续答题。

7.离开考场时,不要与同学讨论考试答案;无论考得如何,都不要把情绪带到以后的考试中去,抓紧时间复习一下下面要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