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迈得大容易跌跟头(1 / 1)

庞氏骗局 严行方 753 字 1个月前

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或项目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最理想的状态是稳扎稳打、步步向前,迈小步、不停步,而不是忽紧忽慢,更不是踉踉跄跄。如果步子迈得过大,就势必会因为过于冒进而容易跌跟头。

为什么会步子突然迈得大?这既可能有内在因素,也可能有外部因素。从前者看,可能是对自己过去的表现不满足,今后要快马加鞭赶超某人某国;从后者看,可能是国内或国际大环境“催人奋进”造成的。

庞氏骗局中有许多就是这样来的:不是利用这些急躁的人、激进的项目急于求成而“下药”,就是由于形势变化太快来不及转弯折戟沙场。但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民间所说的“想发财,必倒霉!”

某房地产开发商老板为人低调、克己勤勉,白手起家,终于在2011年建成一楼盘。虽然房地产开发盈利丰厚,可是由于他都是借的高利贷,所以19亿元本金这时候利滚利已翻至40亿元,即使把楼盘全部卖出也不过10多亿元,而当时房地产市场又在看涨,所以他不惜捂盘,决定等价格涨涨再出手,这样就又“一切圆通”了。

可是没想到,当他精装修完工后,房价开始下跌,他更舍不得卖了。房价天天下跌,利息天天向上,剪刀差越来越大,全部卖出也不到40多亿元的一个零头了,讨债队伍每天堵在门口,唯有崩盘一条路。更令人心寒的是,前来哭丧着脸讨债的几百个人不是兄弟就是同学,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亲朋好友,全都把他们拉下了水。

像这种借高利贷的“民间融资”太多了。这些企业家之所以会走上庞氏骗局之路,一方面是急于把企业做大、不惜承诺越来越高的利率四处融资,有激进冒险意识而无风险概念,以为“借到就是赚到”,只要把钱交给我,就能让你赚更多的钱。这些人一开始是认真的,并没想骗人,但到后来实在转不下去时就开始了半真半假,到最后变成彻底蒙人。

而这些企业家的行为,一定与当时的宏观环境紧密相连。就以上面这位老板为例,他开发该项目时正好遇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在拯救经济、我国也推出了4万亿元规模的救市计划。银行挨家挨户地上门拜访、哭求企业借钱,这在历史上可从来没有过;而这时候许多企业稍微整理点资料交个差,就能从银行手上把贷款拿了。银行完成了政治任务,企业也有钱去铺开新的样子,似乎双方皆大欢喜。

而到了2009年7月,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了,至少对金融危机的恐惧感已过,所以政府要开始收紧信贷了。内部风一吹,上证综合指数立刻从2009年8月4日的最高点3478点跌到9月1日的最低点2640点,不到一个月猛跌24%。一方面,银根收紧了,地方政府为配套4万亿元计划铺开的18万亿元基建摊子却不能就这样烂尾,正坐等资金呢;另一方面,这时候又因为信贷总量控制、信贷额度按季下达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那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民间融资了。于是,各种融资平台和诱人利率纷纷出笼。

这本是政府分散信贷资金风险的一招,可民间只知道哪里利率高往哪里去,这比自己搞实业更赚钱。结果,就使得基建和房地产开发规模越搞越大,因为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只有这两个行业能够承受得起。而接下来便是政府出台一轮轮政策,开始并不断清理影子银行和融资平台;在国外,则是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热钱开始回流美国。两面夹攻,使得融资平台晕头转向,许多不得不就这样沦为旁氏骗局。包括那些卷钱跑路的,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父债子还”,一些地方不把你这个家族的男丁全部逼死,这事情肯定就不会完。[1]

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因“大跃进”而栽大跟头,最后还落得个骗子的下场,这又何必呢!

[1]江风扬:《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崩盘样本》,新浪网,201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