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缺少的往往是一份自己独处的淡定的心,太过喧嚣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更容易迷失自我。不如像黑格尔说的那样:“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很多人喜欢三毛,喜欢她对自由的诠释。可是,为何这么多年过去,再没有出现一个像三毛一样的人?为什么她的自由只能被默默地欣赏,而无法直接效仿呢?因为我们害怕孤独,无法像她一样摆脱尘世的杂念,故而得不到她那样的自由。
我们崇拜三毛行走在撒哈拉大沙漠里的洒脱,可大部分人只敢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又有几人愿意背起简单的行囊独自去旅行呢?有人觉得我们都是这复杂世界中的一颗棋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摆布,这些包括我们的亲人、朋友、上司,甚至可能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害怕如果不接受摆布就会被排斥,我们无法承受那样的孤独,所以当三毛的心飞向自由时,我们却心甘情愿地被束缚。
也有人认为三毛很软弱,因为她的文字总是写满忧愁,她的故事里总是带着感伤。或许他说的没错。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三毛对内心孤独的一种面对与释放呢?
三毛的孤独来自于她对“自己”二字的定义。三毛说:“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因而丰富了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为——代办他人的生命。我们当不起完全为另一个生命而活——即使他人给予这份权利。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
现代的女性虽然不再像古时那样嫁夫从夫、三从四德,可大部分女人还是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来成全男人,直到伤得体无完肤,才知道什么叫“爱自己”。三毛也很爱荷西,可她从来没有因为爱荷西而失去自我,她说:“我不是荷西的‘另一半’,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完整的。”为了自己,三毛孤独地生活着。
在《稻草人手记》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只麻雀落在稻草人身上,嘲笑它“这个傻瓜,还以为自己真能守麦田呢?它不过是个不会动的草人罢了!”话落,它开始张狂地啄稻草人的帽子,而这个稻草人,像是没有感觉一般,眼睛不动地望着那一片金色的麦田,直直张着自己枯瘦的手臂,然而当晚风拍打它单薄的破衣裳时,稻草人竟露出了那不变的微笑来。三毛就像这稻草人,执着地微笑着守护内心中那片孤独的麦田。
作家司马中原说:“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烦琐,迷失而不自知。”
世人根本没有必要为三毛难过,而应该为她高兴,因为她找到了梦中的橄榄树。在流浪的路上,她随手撒拨的丝路花语,无时不在治疗着一代人的青春疾患,她的传奇经历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梦,她的作品已成为一代青年的情结。她虽死犹生。
【总结与领悟】
给自己一些孤独时光,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你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从容,越走越懂得享受人与人之间一切平凡而卑微的喜悦。当有一天,走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世上再也不会出现束缚心灵的愁苦与欲望,那份真正的生之自由,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