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解意】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曼里很喜欢钓鱼和打猎。他对美好生活的概念就是带着鱼竿和猎枪,走到森林里去。在那儿劳累一两天之后,再走回来,虽然全身污泥,但他很愉快。
曼里希望随时能享受到这种美好的生活,但唯一的烦恼就是他作为一位保险业务的推销员,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了。有一天他极不乐意地离开了他所喜爱的鲈鱼湖,回到了办公室。这时他产生了一种不着边际的想法:假定有一些人住在荒野的地方,而这些人又需要保险,那么,他就能在野外开展工作。真的,曼里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野外从事修建阿拉斯加铁路的劳动,他们住在分散的工段房子里,绵延在800公里长的铁路线上。如果向这些人兜售保险单又怎样呢?
曼里在有了这个主意的那一天就制定了一个计划。他在请教了一位旅行代理人之后,就开始打行李包。他不中断他的准备工作,以免怀疑悄悄地溜来恐吓他,要他相信他的想法可能是轻率的,可能要失败。为了使他的想法不因有缺陷而被搁置下来,他立即乘船到了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
曼里在铁路沿线往返了好多次,人们称他为“徒步斯威兹”。他非常受这些孤独家庭的欢迎,他向人们推销保险单,还免费给人理发,向那些只吃速食品的单身汉教授烹饪术。所有的时候,他都是做自然惬意的事,也是做他所想要做的事:踏遍群山,打猎、钓鱼——如他所说,“过着斯威兹式的生活!”
在寿险业务方面,有一种特殊的荣誉,是给那些在一年中能售出一百多万美元保险业务的人,这叫作“百万美元英雄”。在曼里的故事中,值得注意的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曼里前往阿拉斯加的荒野,走无人愿意走的路,还成交了百万美元的业务。这一年他在这种“百万美元英雄”中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释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总是有一些喜欢拖拉的人,他们面对机会总是犹豫不决,让机会白白地错过,仿佛在等待“最好的时机”。他们天天在考虑、在分析、在迟疑、在判断,迟迟下不了决心,总是优柔寡断,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之后,又时常更改,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抓怕死,放怕飞。终于决定实施了,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拖拉、不行动,告诉自己“明天再说”、“以后再说”、“下次再做”。即使采取了行动也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这样的人,会永远一事无成,终生与失败为伍。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没有什么习惯能够比拖拉更使人懈怠。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变得一事无成。它还是人生的最大杀手,让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忙乱不堪,让人失去与他人合作的机遇,更让人失去在工作和事业上成功的机会,从而让失败一直伴随着自己,让自己一事无成。
【小语】
一件事情想到了就要赶快去做,千万不要犹豫不定,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想到百分之百再去做的话,那么你就要落于人后了。有些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而是我们不想做。只要我们肯再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实在有许多未曾使用的潜在的本领。
要使做事有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尽管去做,边做边想。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随时都有新的成绩:问题随手解决,事务即可办妥。这种爽快的感觉,会使你觉得生活充实,而心情爽快。
我国传统教育,家庭教子弟写字,无论有什么事打扰,也不准把一个字只写一半。即使这个字写错了,准备涂掉重写,也要把它写完再涂。这正是教人不忽视任何小事的最好的起点。在日常小事上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将来做事才不会轻易半途而废。因此,无论大事小事,既然已经开始,就应勇往直前地把它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