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论语·颜渊》
【解意】
子贡向孔子问交友的原则。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就算了,不要再自取其辱。”
三国时代,当袁绍已经打定主意,铁定了心要讨伐曹操的时候,田丰却不知进退,死谏袁绍不可以对曹操用兵,并且还指出了袁绍的一连串弱点。
袁绍对众文武说:“我很久之前就打算进兵许都,讨伐曹操,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现在正好赶上春暖花开的时机,恰是出兵的大好时机!”于是就与众文武商议破曹之策。
当时田丰还没有等到众人开口,就立即劝谏道:“前一时期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许都很空虚,那个时候咱们没去袭击许都,已经错过用兵良机。如今徐州已被曹操拿下了,曹军的士气正盛,咱们可不要轻敌啊!不如再好好观察一段时间,等发现了漏洞再乘机夺取。”
袁绍眨巴眨巴眼睛说:“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其实袁绍考虑什么呢,他并没有考虑田丰的建议,而是在考虑如何才能够反击田丰,他扭头的时候一下子就看到了坐在旁边的刘备,心想刘备的家眷在曹操手里,他肯定赞成我攻打曹操,于是便问刘备说:“田丰劝我固守,你有什么看法?”
刘备说:“曹操是个欺君的恶贼,明公您如果不出兵讨伐他,恐怕是有失大义于天下啊。”袁绍一听马上就表扬刘备道:“你说得太好了。”当即就准备部署用兵之事。
田丰一看自己的良苦用心没有获得认可,立马又再一次规谏。可是袁绍没有等到他说完就勃然大怒,说:“你这等文弱书生就是轻视和害怕用兵,这是害我失去大义啊!”
田丰一听袁绍已完全拒绝了他的建议,还是不肯善罢甘休,进而捶胸顿足地说:“你如果不听我的建议,出兵必败无疑!”袁绍听完之后大怒,当时就想把他杀了。经过刘备劝止才没有杀他,把他囚于狱中。
田丰的意见真的是非常中肯的,本来田丰也是为其江山社稷着想,可是由于袁绍主意已定。对于反复的阻谏,袁绍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是最后终于不堪忍受,便下令将田丰关入大牢听候发落。
后来战局果然如田丰所料,袁绍战败而归。当田丰听到狱卒兴冲冲跑来告诉他:“我军大败而回,主公定会记起先生先见之明而重用先生。”田丰却叹道:“吾命休矣,因为袁绍外宽而内忌,一定会羞于见我,必杀而后快。”袁绍回来后真的就把田丰给杀了。
【释用】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孔子回答:“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另外,孔子也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也。”意思是说:应该和朋友谈的话,但是却不同他谈,这样做会失掉朋友。
我们可以细想一下,这两句话其实是我们处理大部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朋友之间就是这个道理,夫妻之间难道不也还是这个道理吗?作为老师,用之来处理师生关系,同样也是非常适用的。
孔子与学生交谈的时候,从来都是温文尔雅,非常谦和的。所以师生之道便是朋友之道。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性的主体,“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这就是对个体的尊重。要想让一个人能够真正地进步或改正错误,要靠个体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别人强制措施。看到朋友做得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
【小语】
孔子的“中庸”是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是“殊途同归”;是处理事情时的分寸感,“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现如今,企业领导者进行管理决策就更应该体现热爱和追求“共赢”的模式。
在中国文化当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才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了错误相互纠正,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勉励,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但是规过劝善,也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一起共事的朋友,我们更应该注意。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实不可为,只好明智地走开,走了以后,起码还能保持朋友的感情。如若不然,恐怕以后连朋友都无法做了。